雲技術會不會代替芯片和操作系統?

量化之狐


從事軟件開發多年,現在無論大小設備幾乎都離不開芯片和操作系統,當然很多單片機本身不帶操作系統,從手機到電腦,到家裡的電視幾乎都離不開芯片和操作系統,而且芯片有CPU,有顯卡的,針對不同的領域又不同的芯片,雲技術加強了運算能力以及整合能力,使得系統利用率更高,但本質上還是離不開芯片和操作系統,反而講對於芯片和操作系統的要求更高了,根本沒有所謂的取代這一概念。

就拿阿里雲作為案例來闡述這一觀點,阿里雲現在佔據國內市場絕對的第一位,而且現在的佔有率還在提升,阿里云為了提升性能和穩定性專門自己研發了系統,在阿里雲真正的成熟之前王堅所揹負的壓力也是非常巨大,畢竟現在大多數做計算機直接從開源社區拿到源碼之後,然後進行一番深層次的定製,現在全球前幾位的雲計算幾乎都是自主研發的框架,創新才是佔領行業頭端的唯一辦法,拿來主義只能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如同現在國內程序員大部分的工作是從開源社區拿到源碼完成應用功能,但真正體現自主創新的產品還得靠自我研發。

阿里雲自己設計的飛天系統已經表現出非常強勁的戰鬥力,由於完全自主研發後續加入新的功能都會非常迅速這也是阿里云為什麼在國內比競爭對手跑得快的原因。而且雲技術對於傳統的數據庫也是有一定衝擊,前些日子甲骨文公司從國內裁員,無論編制出多少好聽的理由主要原因還是在國內業務下降,雲技術也是未來非常大的一種趨勢,相當於花很少的一部分錢就能享受雲服務,對於很多企業來講省了很多資金,如果企業自己搞雲服務器,排除硬件成本人員的維護成本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還得專門維護網絡安全,這些都會顯得比較麻煩,所以大多數企業都會買一套雲服務來,雲技術就是把硬件資源根據客戶的需求分享出來,做到數據備份和共享的作用,背後除了操作系統之外就是數據的互通機制和數據共享機制,不單單是一個操作系統那麼簡單的事情了。

所以雲技術對於操作系統的依賴性變得更強,為了雲計算有些操作系統還需要專門訂製,沒有基礎的操作系統根本玩不轉,說到雲技術對於芯片的依賴,普通的芯片可能都很難滿足雲技術的要求,服務器端的要求會更加高一些,而且很多服務器屬於硬件貢獻的,一個主機可能掛載了很多用戶在使用,無形之中還節省了資源,算是科技的一大進步。雲技術還能促進芯片和操作系統的發展,根本沒有取代這門一回事。

目前國內對於芯片和操作系統積累時間還不夠強,這是因為這一巨大的短板導致美國總是用這種方式打壓國內企業,芯片主要難在兩個點設計和生產技術,國內芯片設計這塊已經距離國際不遠了,但在芯片的光刻技術上差距還是非常巨大,核心技術在荷蘭人手中。操作系統已經不完全是技術層面的問題了,主要還是生態鏈的建立過程,這需要歷史機遇。

希望能幫到你。


大學生編程指南


可以肯定的說,雲技術並不能代替芯片和操作系統,但是雲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終端設備對芯片性能的要求。

雲技術並不能代替芯片和操作系統,因為雲是依賴芯片、操作系統和網絡組成的一種將數據的計算、儲存、處理和共享統一起來的託管技術。雲技術實現的基礎還是芯片和操作系統,信息技術時代可以說是建立在集成電路的基礎上的,如果沒有集成電路可以說不會有操作系統、不會有互聯網、更不會有云技術。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的話,由於雲可以將數據的計算、存儲、處理統一到遠程的雲端上進行,然後通過網絡下發的各個終端設備中,這樣終端設備就無需進行數據的計算和處理,僅僅需要對數據進行收集和顯示即可。當前的移動終端設備總是在看CPU和GPU的性能,應為有太多的數據需要處理和計算,這個數據的處理和計算才是最佔用CPU性能的地方,如果這些可以交給雲端進行,那麼終端設備的數據處理和計算能力將可以大大降低。

總提來說,雲不是萬能的,他需要運行的基礎(芯片、系統和網絡),但是他可以代替終端設備的一部分功能,降低終端設備對芯片的要求。


keinYe


這個怎麼回答呢?

先看看芯片和操作系統的關係。芯片是硬件,操作系統就是管理和驅動芯片來工作的。把芯片比喻為人的身體,操作系統就是驅動身體動起來。醫學上講的各種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就有類似於此。比喻比較牽強。


技術是指在廣域網或局域網內將硬件、軟件、網絡等系列資源統一起來,實現數據的計算、儲存、處理和共享的一種託管技術。

它還是跑在操作系統層面上的。是跑在大量強勁的硬件設備,操作系統作為後盾支撐。沒有這些。雲計算,雲技術只能是空談。

假如化為三層結構,芯片屬於硬件為-底層,操作系統為系統-中層,雲技術為應用-上層。當然計算機分層分級太複雜了。這裡就不細談了。

所以,不是一個層面上的,不具備可替代性。


互聯網上的小蜘蛛


首先雲技術本身也需要芯片和操作系統,只不過這個芯片和操作系統不需要由我們個人來安裝和使用,由雲端的服務器承載了這部分角色作用。

隨著5g的發展,寬帶和網絡速度的不斷增加,有可能出現雲技術代替本地硬件,在雲端完成運算等各種功能,移動終端只成為一種單純的顯示。這種技術在局域網內其實使用的已經比較普遍。只是要完全代替全社會的互聯網應用,在可預見的時間內,不太可能。


傾聽花開


目前為止還沒有有任何一家的系統可以一統所有平臺,比如Windows下能運行的軟件在liunx系統環境正常情況下是無法運行的,但是如果在雲服務器裡搭建所有系統的運行環境,用戶操作不同的系統通過網絡連接到雲服務器即可實現運行同一個軟件。(因為雲服務器已經搭載好所有系統的運行環境)所以如果後期沒有系統能一統所有平臺的話,雲技術肯定是突破的方向。至於芯片屬於物理硬件,可以承載著各種通信技術。所以我認為任何時候都無法取代芯片,只是芯片隨著技術更新而不斷的進化,可能後期名稱與形態會發生各異的變化而已。


IT搞事熊


芯片作為現代計算機技術的硬件基礎,哪怕是雲技術也是需要其作為基礎的!沒有芯片雲技術就不可能建立起來!實際上雲技術也是電腦主機,不過性能更強悍,地位更中心而已!


在有了芯片基礎後,操作系統也是必不可少的!操作系統作為管理芯片等資源的一種軟件,存在的意義和芯片一樣的重要!如果沒有操作系統為我們管理硬件,提供美妙的圖形界面和人類使用的言語等,那將是一件很麻煩的事,你可能得用一屋子的打孔紙帶來告訴電腦,你需要知道3×5=?的結果!

雲技術也是需要操作系統的,不過不是一般我們接觸的罷了!所以你為什麼要取代他們?


風來了156


趨勢上說,雲端處理的份額會越來越大,終端處理器的份額會越來越小,至於最後到什麼程度,只有時間知道。

瀑布先生


一個上層應用,一個底層架構,怎麼替代?

好比汽車導航會不會替代汽車發動機,你說呢?


Adair品科技


完全有可能,等量子計算機研發成功,再加上雲計算,再加5g,我相信手機和計算機都會被革命!所有的計算和傳輸都是實時傳輸瞬間完成,以後的終端設備都是隻是個接收和輸入設備,不需要有什麼芯片,存儲,操作系統之類的!以後的終端設備如手機會便宜得像白菜!


我不是傳說215248368


雲技術不會替代芯片和操作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