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的洞府中,蘊藏著怎樣的文化淵源?

從先秦的神話故事開始,到明清時期的志怪小說,洞府文化在古代的神話文學中一直貫穿其中。中國人對於洞府文化情有獨鍾,尤其是《西遊記》中的洞府更是將古代的神奇文化描繪的淋漓盡致。

“洞府”這個詞是源自南朝沈約寫的《善館碑》:“或藏形洞府,或棲志靈嶽。”

吳承恩在《西遊記》中描繪出了一個個美妙的神奇世界,這個世界中,除了那些神通廣大神魔妖鬼之外,還有就是那些光怪陸離的神奇世界。在《西遊記》所描繪的世界中,一座座神仙洞府,更是人們所向往的地方。

《西遊記》的洞府中,蘊藏著怎樣的文化淵源?

《西遊記》中的洞府

《西遊記》中我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孫悟空的“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了。除了水簾洞之外還有很多神奇的洞府,比如說是菩提老祖的“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鎮元子的“萬壽山福地,五莊觀洞天”;如來佛祖的“雷音古剎”。除了這些仙佛的神奇洞府之外,還有那些妖魔的洞府。比如說是黃眉老祖的“小雷音寺”;蜘蛛精的“盤絲洞”;白毛老鼠精的“陷空山無底洞”。除了這些陸地上的洞府之外,還有一些水裡的洞府,其中出現最多的就是四海龍宮了。

除了這些陽間的洞府之外,還有就是冥府。

沿著《西遊記》的筆觸,在這個神奇的世界中,我們看到了許多神奇的空間,比如是天上的天宮,地下的冥府;不在三界內,跳出五行外的高人洞府;任職天宮佛界的神仙居所;縱橫人間的妖魔所在等等。在吳承恩的筆下,一幅幅動人的場景都在我們眼前呈現。《西遊記》聚集了歷代洞府描繪的精華,集古代神話小說之大成,讓神奇的妖魔洞府在我們眼前呈現。

《西遊記》的洞府中,蘊藏著怎樣的文化淵源?

從洞府中看出“神魔一體”

其實在《西遊記》的描寫中,作者認為妖魔和神仙是一體的。妖魔上天可以為仙成神,神仙下界也能稱妖做魔。神仙和妖怪之間並沒有很大的實際性差別。

小說中出現的四十八個妖魔鬼怪中,有十七個就有著仙佛的後臺。他們要麼本來是天宮、佛境的守護者,因私慾而下界成魔。比如說是黃眉大王,他是彌勒佛的童子;再比如說是金角銀角,他們是老君的童子;還有九頭獅子,他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騎;通天河的靈感大王是觀世音的家裡的金魚等等。

神魔之間的差別不是很大,尤其是從他們居住的地方來看,就是我們本文所說的“洞府”,妖魔和神仙的居住的地方其實並沒有什麼差距。即便是吳承恩盡力描繪出妖魔所在的洞府是一個陰森詭異之所在,然而在一些描繪中卻顯露出妖魔之所和神仙洞府並沒有什麼差距。

《西遊記》的洞府中,蘊藏著怎樣的文化淵源?

妖魔和神仙的目的是一樣的,他們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脫離凡胎、得道成仙,長生不死。妖魔和神仙的洞府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在於受到了環境和資源的限制。從另一方面來看,一個妖魔的洞府也能夠看出他自己的道行。比如說是在一個清幽的環境中,就算是沒有成仙成神,也能夠得到神仙的青睞;如果你的洞府是一個陰森詭異之所在,就算遇到了真神,人家也只會將其打殺。

比如說是黑風洞的熊羆,菩薩見到他的洞府後說了一句“這業畜佔了這座山洞,卻是也有些道分”。或許正是因此菩薩才將黑熊精納入麾下。一個小妖,就因為洞府有靈氣,就被點撥成仙,洞府在妖魔成仙之路上,或許能夠看出一個求仙問道者的道心。

那麼這種神仙洞府的說法,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西遊記》的洞府中,蘊藏著怎樣的文化淵源?

洞府文化溯源

洞穴崇拜

《周易》中有: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一宮室。

在最開始,洞府的是上古先民為了躲避天災和猛獸的棲身之所在。洞穴內部暗淡的光線和獨立的空間,可以為遠古先民提供一個更好的居所,保障了自身的安全。洞穴成為人類生存結構的最佳途徑,也是保障人類存或的一個必要條件。

正是因此,我們現在的土葬之法,就是源自對先民這種生活的追憶。洞穴被賦予了神靈的作用,古人在人死之後會埋葬在洞穴中,還會在屍體旁邊撒上一些赤鐵礦,用這種方式來祈求亡者獲得新生。

也是由於這種靈魂不滅的傳統和洞穴生活的本能,讓我們逐漸產生了洞穴崇拜。這種洞穴崇拜表現在很多方面,人們在小說中描繪的洞府文化只是洞穴崇拜中其中之一。

《西遊記》的洞府中,蘊藏著怎樣的文化淵源?

道家的洞天福地

洞府文化的另一個成因便是道家洞天福地的影響。“洞天福地”在道家中指的是神仙、道士的居所,道家將之分為是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

“洞穴通仙”之意雖然只是道教信徒的一個幻想,但是洞穴也並不是一無是處。對於早期的道教徒來說,洞穴還有著許多實用價值,比如說是為道家煉丹提供原材料、在深山老林中有很多的珍惜藥材等等。現代科學也證明,洞穴居住有治療一些疾病的功能,比如說是洞穴中恆溼、恆溫、洞中岩石有許多人體所需的有益元素,用來烹茶飲用對身體很好等等。

還有一種是取寓意,洞者,通也。“洞天”的意思,也是通天的意思。在古代人的想法中,洞穴是凡人修煉之所在,進入洞穴修煉則是人們羽化登仙的第一步。道家的這種思想,通過不斷的演變,在人們的觀念中變得根深蒂固,由此也就影響到了文學作品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