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相是從立春開始的是嗎?各地說法不一?

仙峰遊俠2015


屬相是從屬於地支的,我國民間還流行一種干支歷,以干支紀年月日時,紀年干支是以交立春節為終始的,所以年屬相也是以交立春為終始的。認為是以陰曆正月初一至臘月三十止的說法是不對的,是對干支歷與陰曆混為一體了。陰曆年的始終才是從正月初一起到臘月除夕夜止,而以干支紀年的終始卻不是以陰曆為準,而是以二十四節氣的立春節為終始的。二十四節氣是依陽曆而制定的,使用二十四節氣是以立春為始的,干支紀年紀月的終始是嚴格遵循二十四節氣的終始的,屬相依附於地支,支變屬相變,所以年屬相也是以立春為終始的,不是以陰曆為終始的。很有一些人弄不清曆法常識,陰曆陽曆,新曆舊曆,公曆農曆干支歷分辨不清所至。

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定出來,地球繞太陽一週,就是一個迴歸年,用時約為365天又四分一日,這就是干支年也即是屬相年的長度時間。陰曆是以月亮繞地球一週為一月,用時約29天半多,陰曆反是反映了月亮的朔望圓缺盈虧過程,重在月,初一必是朔,十五就是望。陽曆重的是年,反映的是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冷熱寒暑的變化。我國使用的農曆,就是陰陽合曆,二十四節氣就是依據太陽運行規律而製造出來的,不是以陰曆創制的,節氣反映的是陽曆特點。我國除了使用陰陽合曆的農曆外,還喜歡用干支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因而又形成了一種干支歷。干支歷是嚴格依從立春節為終始這一法則來排列輪換的。屬相從屬於地支,支變屬相變,所以年屬相也必與立春節為終始,不是以陰曆年為終始。

古今中外大約有40多種曆法,基本上分為陽曆、陰曆,陰陽曆三大類,目前大多數國家採用的公曆,就來自陽曆的改造。在我國夏朝時就有夏曆,就開始使用陰陽曆了,之後又創制了農曆一一陰陽合曆,及干支歷。我國曆法起源很早,春秋時期,就首創了十九年七閏法,就知道了一年有365天又四分一日。





樹德漢碩


屬相是從立春開始的

十二生肖屬相是從十二地支而來的

十二地支: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對應十二生肖:

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生肖的變化會隨著地支的變化而變化。

十二地支來自干支歷

干支歷是古代的紀年曆,是通過觀察太陽運動來制定的,也是古代的陽曆。裡面包括了十天干、十二地支、二十四節氣、十二建星。

干支歷是由天干地支組成的,用來紀年的成為年柱、用來紀月的稱為月柱、紀日的稱為日柱、紀時的稱為時柱,四柱有四天干、四地支,共計八個字,所以也稱為四柱八字。

四柱八字的年月是根據二十四節氣來變化的

今年是己亥年,下一個立春是是二零二零年的正月十一日,在立春前,都是屬於今年己亥年的日子,立春後才是屬於二零二零年庚子年的日子。

我們所開的日子,所計算的四柱八字,都是以立春為界限,立春前是前一年,立春後是後一天。

今年是己亥年,十二生肖對應屬豬,在二零二零年正月十一日之前,我們所開的八字年柱都是以己亥年豬年開頭,而不是去用庚子年鼠年開頭。

如果是按照農曆正月初一來分界生肖屬相的話,初一前是豬、初一後是鼠。在正月十一前我們的年柱又是己亥年,那就是己亥年對應鼠年了,就不符合十二生肖對應十二地支的理論了。

如果非要從初一開始算生肖的話,就必須推翻十二地支對應十二生肖這個理論,這樣才有可能解釋二零二零年正月十一前己亥年屬鼠,而不是屬豬。

你好,我是多魚,風水界的小學生。

...


黃多魚先生


中國黃曆以立春確定生肖。  

“農曆”是漢代開始使用的“太陰曆”,新年是以立春為界的,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生肖以立春為準。六甲記年中天干為: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10個,地支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個。這樣有點複雜,於是古人想到用動物來表達地支,這就是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生肖是我國六甲記年中特有,應該從立春的那天算起。  

傳統的命理學、占卜學等均以“立春”作為生肖計算的依據!包括現在的民間占卜先生也一直沿用傳統的生肖定法。因為生肖本與地支同源,不能以當前的春節來定。   

也有人為方便,直接按春節定屬相,所以傳統漸漸被許多人遺忘,於是關於生肖的界定產生了不少爭議。問卷調查顯示,以立春定生肖這一傳統在民間沿用和遺忘的人數各半。當然了,若剛好出生在“爭議”日期,亦可憑個人喜好去定。至於生肖究竟是從立春開始算,還是從正月初一開始算,在民間以及民俗學專家中都有很大的爭議!


讀書是福


立春,二十四節氣之一。二十四節氣根據太陽年劃分,一個太陽年約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365.2422)天。

曆法年必須取整數。純太陽曆,如公曆,平年365天,閏年366天。

中國古代曆法(農曆)為太陽曆與月亮歷合曆,俗稱陰陽合曆。平年十二個月三百五十四天,閏年十三個月三百八十三天。十九年七閏,平均約一個太陽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

農曆以干支紀年。干支紀年,一個週期的第一年為“甲子”年,第二年為“乙丑”年,依次類推,六十為一循環,週而復始。如1947為農曆丁亥年,六十年後2007同為農曆丁亥年;1948為農曆戊子年,2008同為農曆戊子年。

干支紀年,以農曆正月初一為一年之始,而不是以立春為一年之始。如1984年的農曆臘月二十五立春,不能說它就是一年之始。立春在農曆中的位置是不固定的,有時一個年有兩個立春,不能過兩個新年。有時一個年無立春,也得過新年。


有話少說


曆法年不等於太陽年。

太陽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365.2422)天,非整數。

立春,二十四節氣之一。一個太陽年劃分二十四節氣,兩個節氣之間十五天多一些,非整數。

曆法年必須取整數。純太陽曆,如公曆,平年365天,閏年366天。

中國農曆為太陽曆與月亮歷合曆,俗稱陰陽合曆。平年十二個月三百五十四天,閏年十三個月三百八十三天。十九年七閏,平均為一個太陽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

農曆採用干支紀年,六十甲子,整數。六十甲子配十二生肖,六十除以十二,各五個生肖年。如,乙亥、丁亥、己亥、辛亥、癸亥,皆屬豬。因此,十二屬相以天干地支計,而不是以立春計。

歷史上,農曆的一年之始正月是不同的,如,現在的農曆以“寅”為正月,以此為標準,秦代曆法以十月為正月,周曆以十一月為正月。不管以哪個月為正月,正月初一即一年之始。

立春,在曆法上的日子是不固定的,有的年有兩個立春,不能說過兩個年。有的年無立春,這個年還得過。

所以,十二生肖,不是以“立春”日為標準,而是以曆法年正月初一為標準。


趙日金141


十二屬相,是我國民俗文化的珍貴符號。據考證,早在先秦時期我國已經有了較為完整的生肖系統,數千年來在我國民間經久不衰,而進入現代人們將立春和春節分開之後,屬相該如何計算就成了人們討論的熱點,那麼今天的二十四節氣就為你介紹,關於屬相按立春還是春節計算的幾種說法。

農曆算法:生肖年從正月初一開始

  以除夕為分界點,也就是人們說的農曆新年(大年初一)為起點計算生肖的方法出現比較晚,最早記載出現在北宋,現在很多人比較認同這個算法,而不少民俗專家也認為,屬相不應該按二十四節氣來算,畢竟春節是農曆新年的開始,也是農曆生肖年的開始,屬相自然應從正月初一算起。

  干支紀年法:應從每年的2月4日立春算起

  相對於民俗專家的說法,一些天文研究者則認為,新的生肖年應該從立春開始算起。據介紹,生肖以立春為標準的方法起始於商周時代,當前民間使用的黃曆和傳統的命理學、占卜學等民俗學,也均以“立春”節氣作為生肖計算的依據,例如命理學要看一個人的生辰八字,那就必須嚴格地從立春日算起。

  研究者們指出,在我國古代是使用天干地支來記錄年、月、日的。十二生肖的說法,包括十二時辰的概念,是天干地支紀年法中才有的,是一套和農曆不一樣的系統。干支紀年法是以太陽為參照,天干地支的交替以每年的立春為開始,比如馬年是甲午年,而羊年是乙未年,而且按照干支紀年法,每一年的長度都在365.25天左右。

  大多數人不知屬相能從立春起算

  那麼說了半天,屬相究竟按立春還是春節算起呢?按照現實中的情況,大多數人,尤其是年輕父母們是不知屬相還有從立春算起的說法的,基本認為屬相應該是從春節算起,而有趣的是,如果從春節算起,就出現了有的年份“無春”,有的年份“兩頭春”,這又是特殊的歷法現象了,可見我國曆法的知識確實是繁複而多彩的。


笑看今古繁華


屬相的分界線是每年的立春,是正確的。有很多人認為屬相的分界線是除夕零點,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看風捲殘雲


“立春”是農曆也是陽曆,“初一”是陰曆。如果預測命運(算命)兩種都得用上。

生日的年、月用農曆立春;生日的日、時用陰曆初一開始。所說陽曆陰曆合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