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城市中,哪個城市綜合經濟實力最強?為什麼?

互金圈


嚴格的說,西部城市沒有綜合經濟實力很強的城市,非要選的話,那就是成都了。

GDP大戶重慶、成都是依託於龐大的人口基數,重慶3100萬人口,成都1650萬人口。

綜合經濟是總數與人均都很看重的,雖然重慶成都都是GDP十強城市,但各項人均經濟數據排名都是很靠後的。

首先看下GDP,由於2019年最終數據尚未出爐,我們暫以2018年數據為參考。

重慶GDP總量高居各市第五,僅次於北上廣深,但是看看人均GDP一欄,重慶的數值連一線平均值的一半都達不到,比深圳的零頭都差很多,位於所有城市100名開外。

成都的人均GDP是西部三強中最高的,但比起臨近排名的這些城市也是相差甚遠,位居所有城市第45位。

西安人均值介於重慶和成都之間,但總量比起成渝要低很多。

所以從GDP層面來說,成都算是西部各市當中數據最均衡的一個。

下邊再看下人均收入,這是最能夠體現民眾硬實力的數據。

在主要城市人均收入數據排名中不難看出,西部三強的名次是比較靠後的,而且這還僅僅是“主要城市”,如果以2017年330個地級市州完整排名來看,名次最好的成都也只排在42位,最低的重慶已經排在了100名之外。

綜合來說,成都GDP總量前十,西部第二,人均收入和人均GDP都是40名開外,但也已經是三強當中最好名次。

最後再看看公共預算收入。

在公共預算收入20強榜單當中,重慶高居第四,比GDP排名還提升一位,而成都則比GDP排名更低。不過成都是以重慶53%的人口完成了重慶62%的公共預算,人均貢獻還是明顯高出一籌。西安則沒能進入20強名單。

至此,西部三強的特點也很明確了,重慶地盤大、人口多,所有總量數據都佔優,但成都則是總量穩居第二,人均遙遙領先。那麼既然是談綜合經濟,成都這樣人均都是第一,總量都是第二的城市的自然就是最強綜合經濟之城。此外成都的各項經濟增速在西部也是最快的。


城市發展報告


西部的城市,還算值得拿出來說道的也就是幾個省會,成都、西安、重慶、貴陽、昆明、南寧這些幾個,蘭州、銀川這些確切的說屬於西北去了,簡單的看一下各個城市的GDP總量和人均:

2018年的數據:

成都 GDP總量為 15342.77億元 人均GDP是 94782 元

西安 GDP總量為 8349.86億元 人均GDP是 85114 元

重慶 GDP總量為 20363.19億元 人均GDP是 65933元

貴陽 GDP總量為 3798.45億元 人均GDP是 78449 元

昆明 GDP總量為 5206.90 億元 人均GDP是 76387元

△成都高新區

這些數據如果從總的GDP體量來看,可以看出來,貴陽的體量最小,而重慶的體量最大,但是重慶的人口是按照整個直轄市來算的,相當於省一級,如果只算主城區的話,重慶不會有那麼高。

如果按照人均GDP來看,人均最高的是成都,體量上其實成都也已經很大了,人均上面,西南地區的排序大致是:成都>貴陽>昆明>重慶。

△貴陽花果園

綜合來看,其實成都還是綜合實力很強的,其次就是西安,體量雖然和成都差距不小,但是人均上面,已經算是同一個量級了,可以說,成都綜合實力方面還是首屈一指的,其次是西安。

下一個梯隊的,就是重慶、貴陽和昆明瞭,人均方面,貴陽略佔上風,但是貴陽就是人口太少,2018年末,貴陽的常住人口也才488萬左右,而重慶2018年全市的常住人口達到了3101.79萬人,昆明的也不少,昆明的人口2018年末常住人口是685萬人。

△重慶朝天門

可以想象,如果貴陽能夠有重慶,哪怕是有昆明這麼大的人口規模,那麼貴陽的GDP體量一定不止是現在這樣,成都的體量,其實也有一部分因素是因為人口,2018年末成都的常住人口達到了1633萬人,這樣大的人口規模,可想而知,難怪成都綜合實力那麼強,人多力量大,基數大,那麼裡面的精英和人才也就更多。

其他的西部城市,比如南寧、蘭州、銀川、拉薩、烏魯木齊等,和西南地區的成渝雲貴對比,還是有所不同的,西部其實西南這一塊還算是比較富庶的,特別是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古代就一直很繁榮,現在,整個西南地區的經濟實力如果整體的視角看下去,未來的潛力還是很大的。


貴陽小數據


首先,這些城市我都去過。我來說一說。

1,人口。最多的是成都,最少的是貴陽,雖然貴陽人口少,但是集中,像花果園就有20萬,集中才會經濟發達。加上貴陽這麼高的人均GDP,貴陽的人均消費特別高,來過的人都知道貴陽人很富裕,每個本地人幾套房,成都,昆明,重慶有嗎?

2,城市。貴陽有地鐵,高鐵通每個地州市,這麼多高速路,全國來看,格局僅次於北京上海廣州。

3,環境。避暑之都不是吹的,環境特別好,公交車發達,城市車水馬龍。到處是花園,雖然會小一點。每個小區都有廣場。西部最宜居,不接受反駁。

4,經濟。大數據全國第一,以後都是高科技時代,貴陽引領時代潮流,超過深圳也不是夢想,最多10年。

5,文化。貴陽人熱情好客,素質高,口碑好,你去一下花果園就知道了,商業發達,到處是白領,雙子塔裡多少高學歷的人。

對了,貴陽有2個沃爾瑪個萬達。這些世界500強企業入住貴陽已經說明了貴陽的實力。現在貴陽房價1萬5。性價比非常高。有貴州大學,211大學,全國前一百。還有貴州省醫院,貴州省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兩所大醫院,教育醫療十分方便。歡迎大家到貴陽。最後一句話。

再過一十年,貴陽塞江南,西部誰最富,只有花果園。耶✌🏻。



IVQforever


我國西部地區的省份幾乎都是省會“一城獨大”,GDP是全省絕對的老大,論綜合經濟實力,重慶、成都毫無疑問領跑西部,它們是西部地區僅有的兩個“萬億俱樂部”城市,而西安則處於第二檔,GDP超過8000億元,很快也會突破萬億;其它城市的GDP均低於6000億,無法與重慶、成都和西安相提並論。

那麼重慶和成都誰的經濟實力更強?從數據來看,重慶要比成都強很多,2018年重慶GDP突破2萬億,達到20363.2億元,位居全國第五;而成都GDP則為15342.8億元,位居全國第八,與重慶有著5000億左右的差距。

但我們也要知道,重慶和成都的體量也是差距較大的。重慶面積約8.24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過3100萬,而成都面積只有1.43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00多萬,因此重慶GDP雖然比成都高,但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它的體量優勢支撐起來的,重慶的發展水平是不如成都的,重慶的主城區GDP也是低於成都的。

總而言之,西部城市綜合經濟實力最強的兩個城市分別是重慶和成都,兩者各有優勢,它們都是國家中心城市,成渝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產業比較發達,綜合經濟發展領跑西部城市。


錦繡中源


西部城市中,有代表性的是就是成都,重慶、昆明、貴陽、西安和蘭州。

比較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我們主要從人口,GDP,科研水平,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公共交通等方面入手。

1、人口

一個城市的實力,經濟的發展,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口,離開了人,啥也不是。咱看看2018年國家統計局數據。(說明包括市轄區、縣)

成都1633萬、重慶3101萬、西安1000萬、昆明643萬、貴陽432萬、蘭州361萬。顯然,重慶人口最多,因為重慶是直轄市,下轄的區縣太多了,其主城區僅僅900萬上下。

2、GDP

同樣是2018年數據,重慶同比增加6%,成都8%,昆明10%,貴陽10%,蘭州5.2%,西安8.2%。同比增速最快的是昆明和貴陽,都超過的10%,也是全國增長速度最快的城市,蘭州最差僅僅為5.2%。

3、科研水平

衡量一個地區的科研水平,最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當地的高等院校,這點西安是當值無愧的龍頭,其985和211院校最多,其次是成都,重慶,其餘三個地方不相上下。

4、基礎設施建設

在這6個城市中,成都無疑的基礎設施建設最好的城市,其公交和地鐵四通八達,同樣地形的西安可就差遠了。重慶、貴陽地形相同,但是重慶同樣比貴陽好多了。依次排序為成都、重慶、西安、昆明、貴陽和蘭州。

粗略的比較一下,綜合勢力最強還是成都,最差蘭州。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溯源歸一


重慶經濟實力在西部最強。

在西部城市中,進入了一線或者新一線城市的,只有成都、重慶、西安三座。像其他省會城市,比如昆明、貴陽、蘭州都還只是二線城市。

成都、重慶、西安這三個城市均已入圍國家中心城市,在西部地區乃至在全國地區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如成都的科技產業、重慶的汽車產業、西安的航空產業,在全國有很大的影響力。

如果論綜合經濟實力(只談經濟,不涉及其他)的話,毫無疑問重慶是最強的。重慶是我國中西部地區最大的工業城市。經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三線建設,重慶的工業尤其是重工業,在全國來說非常知名。

在經濟規模上,重慶遠遠領先於其他西部城市。2018年該市的GDP就突破了2萬億元。2019年重慶市GDP達到了2.36萬億元。這個規模已經極度逼近位居四大城市之列的廣州。2020年,重慶市的GDP就將取代廣州,位居全國所有城市第4位。

在經濟發展水平差不多的情況下,規模就是影響力,規模就是實力。比如,日本和德國人均GDP都是在4萬美元左右,但日本的GDP總量比德國高出了1萬億美元,日本的經濟實力也確實比德國更強。這一點從兩國的世界500強企業數量就可以看得出來。德國只有30多家500強企業,日本卻有50多家。

重慶在汽車、裝備製造、電子等產業方面有很強的實力,擁有長安汽車、重慶機床、西南鋁業等多家全國知名企業。這幾年重慶市的電子產業發展也非常迅速,沿海地區不少電子加工企業轉移到了重慶地區。2018年的時候,重慶的電子產業年產值就超過了6000億元。其中,手機的產量超過了3億臺。

(重慶生產的嘉陵摩托車,在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風靡一時)

西部地區其他城市的經濟規模和重慶相比較小的多。就是成都最多綜合實力要強於重慶的城市,GDP規模也要比重慶低了不少,大概有5000億。因此在經濟實力上,成都是不如重慶的。


財經知識局


隨著西部大開發的不斷深入,最近幾年我國西部省份發展都很猛,西部很多城市的經濟實力也迅速上升。

不過從整體來說,目前在西部各省份當中,實力排名比較靠前的也就那麼幾個城市,分別是成都,重慶,西安,昆明,南寧,貴陽,烏魯木齊和蘭州。

在這幾個西部頭部城市當中,具體哪個城市的綜合經濟實力最強,我們只需要通過簡單地對比數據就知道。

1、GDP對比

2018年西部一些主要城市GDP排名大概如下。

重慶20263.2億元,成都15342.8億元,西安8349.9億元,昆明5206.9億元,南寧4480億元,貴陽3798.5億元,烏魯木齊3060.1億元,蘭州2732.9億元。

可以看出在西部主要城市當中,重慶的GDP是比較高的,比第2名的成都多出了將近5000億元,但是重慶市更像是一個省份,這樣單獨比沒有多大的意義,我覺得對比一下人均GDP會更有價值一些。

2、人均GDP對比。

在2018年西部主要城市人均GDP排名當中,陝西榆林以11.3萬元排在所有西部城市的第1位,而在我們前面所列舉的這些西部主要城市當中,成都的人均GDP是9.56萬元,烏魯木齊人均GDP是9萬元,西安人均GDP是8.75萬元,貴陽人均GDP是8萬元,昆明人均GDP是7.88萬元,蘭州人均GDP是6.92萬元,重慶人均GDP是6.62萬元,南寧人均GDP是6.26萬元。

可以看出,雖然重慶的GDP總量比較大,但人均GDP在這些主要城市當中的排名卻比較靠後,而成都的人均GDP則是相對比較高的。

3、財政收入對比

2018年西部一些主要城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高到低大概如下,重慶2265億元,成都1424.2億元,西安684.71億元,昆明595.6億元,烏魯木齊458.28億元,貴陽市411.34億元,南寧358.95億元,蘭州253.32億元。

4、上市公司數量對比

截止2019年第1季度末,西部一些主要城市上市公司數量排名大概如下,成都88家,重慶46家,烏魯木齊33家,昆明23家,貴陽20家,蘭州20家,南寧14家。

5、人均存款對比

截至2018年西部一些主要城市存款總額以及人均存款具體數據如下:

蘭州住戶存款總額3268.3億元,人均存款8.7萬;西安住戶存款總額8466億元,人均存款8.47萬;烏魯木齊住戶存款餘額2871.11億元,人均存款8.18萬;成都住戶存款總額13141億元,人均存款8.05萬;昆明住戶存款餘額4882.29億,人均存款7.25萬;貴陽住戶存款總額2853.94億元,人均存款5.84萬;重慶住戶存款總額15907億元,人均存款5.15萬;南寧住戶存款餘額3542.83億元,人均存款4.68萬;

通過對比以上各項數據之後,我們可以看出重慶在總理絕對值上基本上都處於西部主要城市當中的首位,但是到了平均值的時候,重慶的人均數據就不那麼好看了。

而雖然成都很多數據的總量規模比不上成都,但是在人均數據上很多項目都排在西部主要城市的前2位。

綜合各項因素之後,我個人認為目前成都才是西部綜合經濟實力最強的一個城市。


貸款教授


本人西安,就地形地域來看西安相對地形狹小,不要搞成特大型城市。就現在來說人口已經過於多了。要控制人口,西安不應該去掙經濟總量,要講質量,含金量。發展國家戰略支柱產業,發展旅遊業,科教,醫療。不要和東部城市拼經濟總量,也不要搞成西部老大。要生態平衡。別掉入大城市陷阱,要成為老虎,非大象。


有感就發su27


綜合經濟主要看兩個參數,GDP和人口!

  • GDP分第一、第二、第三生產總值!
  • 第一主要指農牧漁林,這是一個城市基礎,產值雖不太,但客觀反應城市最基礎能力
  • 白巖松有一次評論,最有用的東西都便宜,但要命!昂貴的東西,價格高,實用性差!
  • 第二產業主要指工業,核心是生產,同樣要看是基礎工業,還是高端加工業。
  • 基礎工業GDP加成少,高端工業GDP加成多,但實力差很大!
  • 俄羅斯與韓國比,基礎工業雄厚,電子產業差,GDP一樣誰強大!
  • 第三產業主要指服務、消費、旅遊、房地產!這一項戶籍人口和流動人口對GDP影響較大!
  • 戶籍人口,家中主婦做飯沒有GDP加成,住自己家同樣沒有!流動人口,在飯館吃飯,租房子住旅店都有GDP加成!
  • 第三產業同等的情況下,戶籍人口比流動人口實力強!
  • 平均GDP同樣要看非常住流動人口,雖沒有統計在常住人口中,但每日出入不間斷,徑流量很大!旅遊城市要相應降低用常住人口計算的平均值!

先看GDP

  • 西部均是省會獨大,沒有強勢第二城市!
  • 下表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小數位捨去!
  • 2018年主要城市GDP
  • 西部依次是:
  • 重慶,20363億
  • 成都,15343億
  • 西安,8350億
  • 昆明,5207億
  • 南寧,4027億
  • 貴陽,3798億
  • 烏魯木齊,3100億
  • 蘭州,2733億
  • 重工業城市,重慶、成都、西安、蘭州

再看人口

  • 分戶籍和流動人口
  • 多數數據為各省統計局數據,差距較大,依此計算的人均GDP沒有意義!
  • 2019年,中科院、國家衛健委流動人口服務中心等機構發表數據,後面數據來源於此報告!
  • 流動人口
  • 成都,437萬
  • 昆明,219萬
  • 重慶,167萬
  • 南寧,130萬
  • 西安,126萬
  • 貴陽,120萬
  • 烏魯木齊,110萬
  • 蘭州,59萬
  • 戶籍人口
  • 重慶,3403萬
  • 成都,1476萬
  • 西安,986萬
  • 南寧,770萬
  • 昆明,571萬
  • 貴陽,418萬
  • 蘭州,328萬
  • 烏魯木齊,222萬
  • 中間其他城市戶籍人口雖多,不再羅列!
  • 熱力圖下的主城人口
  • 烏市
  • 蘭州
  • 西安--咸陽
  • 成都
  • 重慶
  • 貴陽--遵義
  • 南寧
  • 柳州
  • 昆明

綜合以上數據

  • 經濟實力最強的是:重慶市
  • 經濟活力最強的是:成都市
  • 人口徑流動量被怱略的是:西安市
  • 西安市徑量人口估計在1500萬以上
  • 本次人口核查變化比最大的是:南寧市
  • 主城區人口不高,城鎮化率低

天佑中華紫氣東來


西部各城市中,真正算得上經濟強市的也就重慶、成都和西安,其餘城市和三城相比還是有不少差距。那麼重慶、成都和西安哪個城市綜合實力最強呢?從目前三城的發展現狀來看,成都各方面比較均衡,經濟質量明顯高於重慶和西安,意味著成都的綜合實力更強。

衡量地區綜合實力的因素有許多,包括GDP、財政金融、居民收入水平、交通樞紐、科教文衛、城市影響力和建成區面積等眾多指標。其中,GDP和財政金融又是凸顯城市經濟實力的重要依據。

一、GDP

生產總值(GDP)能代表某個地區的整體經濟規模。但無法反映出地區生產水平的高低和產業優勢,總量高未必質量也高啊。而人均GDP則能反映出地區GDP質量和產業優勢。很簡單,生產一萬臺手機和一萬雙襪子所產生的人均GDP顯然不是一回事。

從2018年來看,重慶和成都經濟規模顯然比西安更為龐大,在中國經濟版圖中的位次更靠前。哪怕是說上天,相差7000億以上的GDP差距在這裡,意味著西安和前二者的確有差距。綜合總量和人均來看,成都更為均衡,規模和質量都上來了,而重慶則僅有規模,質量明顯不如成都、西安。

二、財政金融

財政收入和金融存款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座城市真正的實力。地區財政收入越高,越能反映出境內經濟、經營活動的活躍程度。而金融存款則代表城市的吸金能力和資本活力。從另一方面來看,城市建設本身所需要投入的資金,發展公共事業,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市政建設/綠化都需要用到錢。財政收入越高,相應支出越高,則城市建設與發展水平越高。

重慶的財政收入較高,但地區的金融存款比1600萬人的成都還少,說明西南區域的500強、大型企業更多的還是將成都作為區域中心,而將資本存放於成都,意味著成都更受資本青睞。西安則明顯不在一個量級。

三、居民收入水平

衡量地區居民收入水平通常用當地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來表示。數字越大越能反映當地居民的整體生活越高。而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通常是用來作為下一年度的當地社保最高與最低繳費基數。這兩項數字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區居民收入水平和經濟實力。

四、交通樞紐

成都的雙流國際機場僅次於北上廣,擁有國內第四的國際國內航線網絡。2021年完工的天府國際機場又讓其成為國內第三個雙4F級國際機場的城市。

在鐵路方面:成都以總車次719趟名列第一。地鐵里程雖然不如重慶,然而車站數更密集。整體而言,成都的交通更為發達,城市聯通性和樞紐性更強。但西安鐵路站場規模更龐大,包括現有的西安北和新修的西安東。隨著西北地區八縱八橫的完善,鐵路實力還會進一步加強。

五、科教文衛

這點公認的西安西部第一,成都次之,重慶的科教文衛實力則和直轄市地位不匹配。不過成都的高新技術企業更多,衛生與醫療方面也要強於西安。但西安勝在文化、教育及科研水平。

六、城市影響力

成都是西南大區中心,各種大型企業總部聚集地,中國口岸城市。駐蓉領事館19家,僅次於上海和廣州。說明成都的對外交流與聯絡更為活躍,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更強。在各種國際、國內城市榜單中,位次相比重慶和西安更靠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三個城市間的實力座次。


整體而言,在這三城當中,成都各方面的發展更為均衡,無論綜合實力或是經濟實力明顯要強於重慶和西安。作為中西部地區一城獨大的省會,背靠8000萬人的四川省,集中傾斜各種來自國家、省內的優勢資源與政策、規劃。其發展後勁也遠不是省內人口更少的西安,及地理條件更復雜的重慶可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