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史國良(釋慧禪)

史國良,1956年生,中國當代著名人物畫家;國家一級畫家,中國美協會員,中央美院及首都師大美術系客座教授,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作品《刻經》榮獲第23屆蒙特卡羅國際現代藝術大獎賽"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大獎",為此又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榮譽嘉獎。

他是中國畫壇人物寫實畫派的代表人物。“文革”後第一次招考碩士專業研究生,他報考了中央美院,並被錄取。曾師從黃胄、李可染、葉淺予等人。1980年從美院畢業後,執教於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1989年,史國良移居北美,後於1995年在美國西來寺剃度出家。於2010年還俗。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從家到畫僧的嬗變,可不是一件輕鬆灑脫的事情。只有受過“三壇大戒”,才可成為正式的出家人。1995年,他在在美國西來寺出家。1996年正式受戒,那是一個盛大的法會。剃度儀式在1996年9月27日舉行,和史國良同來自美國、澳大利亞、印度、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141名男眾和女眾一起剃度受戒。

史國良雙手合十跪在地上。自從下定出家的決心,他一直處在一種亢奮之中,以殉道者的心情體味著獻身的勇敢和悲壯。然而,現實的僧侶生涯把他的浪漫和幻想徹底地擊碎了。他已經意識到自己為了實現畫僧的理想將要付出何等的代價。

戒場上,黃幡飄舞,香菸繚繞,法器齊鳴。法鍾“咣咣”,每一聲都讓他全身的肌肉震顫;法鼓“咚咚”,每一下都像敲在他的頭頂上;法號“嗚嗚”,他覺得自己的心一片一片地破碎了。

這也是一個他與塵世告別的儀式。從此以後,那個年輕的教授史國良、大畫家史國良、名人史國良不復存在了,他變成了慧禪和尚,置身於小沙彌的隊伍中,長伴著青燈、古佛、暮鼓、晨鐘。

可塵世中,還有多少他無法扯斷的牽掛,2010年5月,史國良還俗,後履行系列手續,進入文化部下屬的國家畫院任專業畫家,並定居於北京。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如何看待自己最初出家的選擇?

|史國良:對我自己,這是很重要的生命體驗,也深刻影響我的藝術創作。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經歷前者,復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的心大不一樣了。為什麼說出國後的人更愛國?可能也是這個道理。

您怎麼看書法與繪畫的關係?

| 史國良:我認為書畫同源的觀點很重要,強調筆墨,對傳統繪畫來說非常重要的。尤其大寫意花鳥畫家,他們的書法必須好。篆刻的金石味也跟書畫有關係。

但是對寫實人物畫來說,就有點不同,寫實人物畫跟傳統繪畫不一樣,它以造型為主,傳統為輔。向傳統學習筆墨書法,我無可厚非。但怎麼學有前提,即使掌握好了筆墨,也不一定會畫素描造型,也不一定會畫寫實人物,但是掌握了素描以後,就可以學傳統書法。把兩方面糅合起來,二者能否轉換,取決於個人悟性,體現在他對傳統筆墨、對造型認識的深淺。寫實繪畫由兩個體系結合,既要強調造型,又要強調筆墨,這裡有很大難度。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八個壯勞力 197×197cm 1980年 參加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展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空門 200×200cm 1987年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刻經 97×197cm 1989年

作品《刻經 》97×197cm ,1989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榮獲嘉獎,獲第23屆蒙特卡羅國際現代藝術大獎賽“聯合國”科技文組織大獎。

現在很多人不怎麼畫寫實人物畫,甚至有邊緣化的跡象。

|史國良:這都跟上面提到的難度及潮流有關。既要求造型過硬,筆墨要好,還要講故事,還要體現生活,這難倒了很多人,導致畫寫實人物的人越來越少,說起來,也挺可惜的。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1975年在三師美術班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1981年史國良(中)在扣林山戰場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在軍藝,帶學生去寫生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1993年一家子在溫哥華

我覺得前輩畫家,在這方面做得都不錯,就是傳統造型能力很硬,然後結合起來能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受,但現在的畫家在這方面越來越弱,甚至基本消失了。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雷陣雨 150×200cm 1990年

這方面的討論,業界似乎也並不多?

|史國良:理論家們在這方面討論得比較少,他們一味強調筆墨,只站在傳統中國畫的角度,用文人畫的思維方式來要求整個中國畫創作,那就有問題了。寫實中國畫與書法的關係跟文人畫大有不同,當代的中國畫也不一樣。所以,一味強調必須書法,不解釋清楚的話,就會有很多問題,不但幫不上中國畫的忙,還會搗亂。就像吳冠中說的“筆墨等於零”,容易引起軒然大波,並群起而攻之。有了紮實的造型能力以後,再學習傳統筆墨,學習書法,我覺得非常好。

禮佛圖組畫 1994年

禮佛圖之一 150×400cm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禮佛圖之一》局部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禮佛圖之二 150×400cm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國畫水平的高低,取決於書法功底嗎?

|史國良:山水畫的好壞當然跟書法有關係了,因為它跟花鳥畫一樣,屬於傳統的表現方法。像黃賓虹以前的畫家都強調這方面,但是李可染這方面比黃賓虹要高,因為李可染加進了焦點透視、素描,藏得很巧妙,實際上它裡面的骨架都是素描。他用了很多焦點透視的方法把一流的筆墨功夫、一流的書法悄悄跟這個透視結合起來。很多人沒發現到這一點,只是強調他吸收西畫影響,我認為李可染在這方面的探索,對山水畫來說是一個里程碑,也是對傳統山水花鳥畫的突破。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剃度出家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史國良在西藏

黃賓虹的作品只是追求傳統筆墨,難度就這麼大,下功夫就是了,但李可染不是,他解決的問題包括造型與筆墨的糅合,散點透視跟焦點透視的轉換,同時題材方面又表現了生活,這些方面,他是做得最完美的。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祈福 150×150cm 1994年


您跟蔣兆和、黃胄和周思聰幾位學習的時候,他們有談過書法的作用嗎?

|史國良:都談到過,包括葉淺予先生都談過書法的作用。但人物畫家寫書法總不如山水花鳥等專門以書法為主、以書法入畫的這些老先生們。畫人物畫的人,書法會稍微弱一點,我覺得這是正常的,因為他們不光要照顧到書法筆墨的韻味,還要照顧到造型、解剖透視,還要把它們倆結合起來,還要找到合適的點,所以,比傳統繪畫技法、傳統筆墨難得多。他要把傳統的筆墨作為一個有機的銜接,包括方增先先生,在眾多的人物畫家裡面,我覺得方增先先生字寫得很好,因為他以前跟王個簃學過花鳥畫和書法,所以,他就把書法放在繪畫裡面。但我們發現,太過於強調書法韻味的時候,造型方面就會受到影響,所以它是相輔相成的,怎麼吸收,吸收多少,我覺得合適就行。所以,用花鳥山水文人畫的筆墨來要求寫實人物畫,就不公平,而且會造成很多誤導。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在西藏街頭寫生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在大昭寺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和藏民在一起


山水、花鳥、人物這幾大類,寫實、寫意、當代……每個板塊都有不同的要求,從技術上到審美上到理論上,都有它們自己的要求,都有自己的規則,所以不能用單方面的規則來要求所有的畫種,這也會產生一種誤導。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大昭寺 150×150cm 1995年

您覺得導致不少畫家忽視書法作用的原因是什麼?

|史國良:就像寫實人物畫很少畫速寫一樣,畫速寫的人越來越少,原因很多,太難太辛苦,要花很多時間,不一定馬上見效都是原因。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在學校為學生上課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在榮寶齋畫院為學生授課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在母校為學生上課

第二,很多人都是剛入門,他們還沒體會到書法跟繪畫的關係,只是從理論上這麼說,真正體會到這一點的人,嚐到甜頭的人很少。即使現在很多專業畫家已經是功成名就了,但是書法依然是很差的。我經常問他們:你們練了多少字?他們的回答是,幾乎很少人練字,包括畫花鳥山水題材的。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母親的心願 150×150cm 1996年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西藏人物寫生組畫 1996年

現在院校都開始注意到書法的重要性,您覺得目前哪個院校做得比較好?

|史國良:像浙江美院(現中國美院)就特別重視,他們畢業的很多學生,不管是畫山水花鳥,還是畫人物,好像都在書法方面要求得比較嚴格,尤其山水花鳥。但就其他的省市來說,我覺得大部分還是比較水。花鳥山水題材的畫家書法都是比較水的,人物題材則更甭說了。尤其進入到這麼一個信息時代,各種媒體、電腦、噴繪、照相機、手機、放大器等現代化器材都可以達到他們所要達到的效果。所以,人們逐漸減少了對書法的興趣。這涉及幾個問題:一個是時間問題,練習得少,而且難;第二就是認識上的缺失;第三,認識上存在誤區,有人認為畫人物畫不用練書法或者書法沒那麼重要,這是很嚴重的問題。不管是畫山水花鳥人物,我覺得少不了書法,尤其宣紙加水墨這種效果,需要強調的是筆意,因此,書法體現的韻味是不能替代的。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在弘一法師舍利塔前燃香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被聘為中國教育電視臺藝術顧問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2001年香港榮寶齋史國良畫展

書法是傳統寶庫裡面,可以說是分量最重的一塊,這對所有的畫家都是開放的,就看自己能取多少。我還發現一個問題比較奇怪,就是畫油畫的人往往書法比畫國畫的人還好,比如像朱乃正先生的書法就特別好,還有錢紹武、陳丹青等等,他們有一種文化自覺,有意識地去練習書法。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巧手 197×97cm 1999年

反過來,其實畫家不重視書法會有什麼問題?

|史國良:不重視書法或者不要書法,我覺得這是很糟糕的,中國畫就變味了。中國畫的精神就沒有了。如果是寫意的,沒有書法的功底,沒有筆墨功夫的畫,肯定水!


中國畫的用筆用墨、宣紙都是中國畫的特色,一幅中國畫一定要有筆墨趣味,齊白石的荷花、芭蕉,或者黃胄的驢,其實都是放大版的繪畫與書法關係密切的代表。尤其徐蔣體系,書法尤其重要,要有機融合起來。作為山水花鳥畫家,更要寫書法,把書法線條韻味、用筆,跟自己所表現的內容結合起來。

史國良 | 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精神就沒了

大白貓 120×97cm 2000年

畫家如何提高書法水平?

|史國良:首先是一種文化自覺,不是被動的。要自己認識到書法對繪畫的重要性。練習書法的方式就是臨碑臨帖,首先以臨摹為主,研究書法的結構用筆,然後,要把它再跟畫結合起來,尤其寫實人物畫要跟造型結合起來,這是一種文化自覺。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練習書法是很辛苦的事,索然無味。我平常寫書法,都是越寫越有興趣,帶著享受的狀態去寫的。書法每天最好能有一張,但要有分析有研究,有體驗有體會。

在我的繪畫作品裡,如果仔細看的話,我早期的繪畫書法筆墨方面是下了功夫的。儘管現在用了很多顏色,但你仔細琢磨琢磨,如果能看進去的話,還能看出些書法用筆影子。在那個年代,業內對我的筆墨還是有一定程度的肯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