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苦”從何而來嗎?


你知道“苦”從何而來嗎?

佛學是關於宇宙人生的智慧,學佛的目的是為了探究終極智慧,也就是對宇宙人生的終極規律的理解。除了“色即是空”這個概念外,佛學裡還有一個重要概念——苦。

正所謂“苦海無涯”,苦,好像是糾纏我們一生的東西,是我們凡人無法逃避的厄運。佛陀在幾千年前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我們之所以苦,是因為“執著”,或者說“苦”就是不滿足。有人考證過,佛教原典中的“苦”,更準確的翻譯應該是“不滿足”。

不滿足,也就是我們說的慾壑難填,慾望本身永遠得不到滿足,或者說快樂本身就是短暫的,正因為短暫所以我們追求,因為一直追求,我們就陷入了“苦”的境地。


你知道“苦”從何而來嗎?

機制

這其實和我們人類的生理機制是有關的。快樂是短暫的,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進化心理學告訴我們:如果對基因傳播有利,我們就會感到快樂,下次就還會去做;如果不利於基因傳播,你就會感受到痛苦,下次就不會這麼做。只有讓你的快樂不長久,你才有動力去追求快樂,才會為了生存和傳播基因而一直努力奮鬥。這就導致快樂是短暫的,不滿足是長期的,所以人生是“苦”的。

根據腦科學的研究,大腦處理事情的機制是:接收信息、分析信息、採取行動。限制快樂的過程發生在接收信息這一步。

所謂的接收信息,就是大腦把外界的光、電、聲、觸覺等信息轉化為大腦神經元電信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主要靠神經元裡的離子通道的運動形成電信號,離子通道的形成又主要取決於離子受到刺激的程度差。也就是說,外界刺激的強度並不影響快樂的接收過程,強度的變化才是。就像電磁波必須靠變化的電場產生變化的磁場,變化的磁場產生變化的電場,源源不斷,生生不息。

這個過程的重點在於變化,而不在於強度。


你知道“苦”從何而來嗎?

這個過程也符合經濟學裡的“邊際效用遞減原理”:餓了兩天的人,吃第一個饅頭會覺得這是人間美味,吃第二個饅頭的時候會依然開心,可吃到第10個饅頭的時候,那將是一種煎熬,是一種折磨。同樣都是饅頭,對大腦的刺激卻不一樣,根本就在於刺激的變化量上不一樣。吃前面幾個饅頭是快樂的,可吃到第10個的時候就是痛苦。所以說快樂是短暫的,要想再次快樂,要不就去吃更美味的食物,要不,就再餓上兩天,同樣的饅頭又可以是人間美味。

從一開始我們就陷入了自然選擇的彀中,自然選擇根本不在乎我們是否快樂,它只是把快樂當作誘餌,來使我們完成基因傳播的目標。進化設定我們的快樂必須短暫,因此我們永遠得不到滿足,所以佛說,人生充滿了苦。

方法

那怎樣才能脫離苦海呢?嚴格的說,我們永遠也脫離不了,只能通過自身的努力降低“苦”的程度。或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踐行:


你知道“苦”從何而來嗎?

一是降低自己的慾望。正所謂無欲則剛,冷靜下來思考,會發現很多時候那些想要的東西,對我們來說並沒有那麼迫切,那麼剛需。比如那款最新的手機,在買之前,我們設想了很多場景,光想想都覺得幸福,可實際買來之後,還是依然如故:微信拿來支付,短信拿來接收驗證碼。快樂僅僅在於買的那一瞬間,或者僅僅在買之前的那些想象中,過後又是漫長的虛無和空虛。

二是冥想。正視那些強烈的慾望和情感,不壓制它們,承認它、允許它出現,但是不受它影響。也就是精神分析學裡的“流動而不成為”,讓一切情感流動起來,但不跟隨。就像一個火車站,來來往往很多火車,但我們就是不上車,僅僅看著它們疾馳而過。很多時候,看見即療愈,苦也是如此,當我們看到慾望帶來的“快樂”時,也許就真的快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