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主力西去,徐海東留蘇區,果斷吃掉來敵,活捉2000人

1932年8月底,紅四方面軍在第四次反“圍剿”作戰中失利,紅四軍第10、11、12師和紅25軍第73師,共2萬餘人越過平漢線向西轉移。蔣氏原本對消滅紅四方面軍主力沒有完全把握,聞知其主力已經西去,大喜過望,除了命令以其嫡系部隊為主的衛立煌縱隊繼續追擊外,又令留下來的兩路雜牌軍10多萬人,分成兩個區“駐剿”。

紅四方面軍主力在從皖西向鄂東轉移時,蘇區各地方蘇維埃人員、各部隊後勤單位的工作人員和害怕被蔣軍清算的紅軍家屬2萬餘人,也都轉移了,來到尚未被蔣軍攻佔的鄂東北蘇區的鄉間。紅四方面軍主力的突然西去,讓戰士和群眾非常驚慌,迫切希望留下來的蘇區幹部能拿出一個解決辦法。

紅軍主力西去,徐海東留蘇區,果斷吃掉來敵,活捉2000人

電視劇《長征大會師》中的吳煥先

這時,先後彙集到鄂東北蘇區的有吳煥先、徐寶珊、鄭位三等人,正規紅軍只剩下紅25軍第75師的2個團和紅9軍27師的3個團。紅27師雖然是由地方部隊獨立4師升級改編而來,但在師長徐海東的指揮下,戰鬥力不輸主力部隊。

除了這5個團外,其他部隊都是各縣的獨立團、營,鄂東北遊擊司令吳煥先鑑於這些部隊番號繁多,決定先解決統一指揮的問題。

1932年11月30日,新的紅25軍在紅安縣七里坪鎮東北的檀樹崗正式成立,軍長吳煥先、政委王平章,下轄第74、75兩個師5個步兵團,另一個特務營,共7000餘人,此外還成立了7個獨立師(也稱遊擊師),負責策應主力部隊。在紅軍和游擊隊的廣泛打擊下,蔣軍只能暫時先佔著鄂東北蘇區的幾個主要城鎮,沒一個團的兵力就不敢出城,沒兩個團的兵力不敢下鄉搜剿。

1933年2月底,鑑於分區“駐剿”沒能摧毀鄂東北蘇區的紅軍,蔣氏又將原本駐信陽以北鐵路沿線的第35師調到新集縣,參與“圍剿”。第35師是馬鴻逵的部隊,1932年11月馬鴻逵回寧主政時,將該師的青壯士兵都帶走了,只剩下4000多老弱士兵,編為兩個旅四個團,交給副師長馬騰蛟指揮,所以該師的戰鬥力實際上是比較弱的。

紅軍主力西去,徐海東留蘇區,果斷吃掉來敵,活捉2000人

蔣軍第35師副師長馬騰蛟

此時,紅25軍主力5000餘人正在新集縣西南的野雞籠一帶休整,聽說第35師的第103旅205團和第104旅207團已經進佔紅安縣七里坪鎮的郭家河鄉,鑑於郭家河鄉位於鄂東北蘇區的中心地區,周圍蔣軍趕來又需要走一天的路程,吳煥先與紅74師(紅27師改稱)師長徐海東決定吃掉這股敵人。

3月5日夜,紅74師與75師在野雞籠會合,經過簡單的動員後,決定由姚家芳指揮的紅75師,先佔領郭家河東北的磨兒山制高點,一面警戒新集方向的援軍,一面切斷敵人的後退道路,徐海東指揮的戰鬥力較強的紅74師和軍部特務營則擔任攻擊任務。

3月6日凌晨,紅74師兵分兩路,由紅222團從郭家河西南攻擊,副師長兼紅220團長黃緒南帶領該團和軍部特務營迂迴到郭家河東北攻擊。紅222團秘密推進到郭家河西南的羊兒巖時,發現駐紮在該高地上的蔣軍外圍警戒部隊一個營正在集合出早操,團長程啟波當即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命部隊展開攻擊。

紅軍主力西去,徐海東留蘇區,果斷吃掉來敵,活捉2000人

電視劇《長征大會師》中的徐海東

這個營的蔣軍士兵此時大部分都是徒手狀態,在紅軍的攻擊下頓時陣腳大亂,紛紛往郭家河村潰退。在村裡的蔣軍團長不明情況,以為紅222團是紅軍的主攻部隊,沒有多想,就帶著部隊向東北方向撤,想趕緊逃回新集縣城。

撤出郭家河的蔣軍,撞到了在外頭等候的紅220團和軍部特務營的槍口上,跑在最前面的第207團團長李漢園及其衛士被當場擊斃,其餘官兵在紅軍的前後夾擊下,只能慌不擇路地改向郭家河西北方向逃竄。

這時郭家河傳出的槍聲,也吸引了附近的其他紅軍地方武裝和群眾前來參戰。向西北方向逃竄的蔣軍遭到光山獨立團的阻擊,敵人以為遇到的是紅軍正規部隊,只能又往回竄,最後被紅軍團團包圍在一片窪地裡。趕來參戰的群眾佔據了四周的山頭,紛紛揮舞著鋤頭為紅軍吶喊助威,被包圍的蔣軍被這陣勢嚇破了膽,把參戰群眾都當成了紅軍,最後全部乖乖繳械投降。

紅軍主力西去,徐海東留蘇區,果斷吃掉來敵,活捉2000人

郭家河大捷紀念碑

整個郭家河戰鬥,一共只持續了1個多小時。紅74師在師長徐海東的指揮下,以兩個團又一個營的兵力,全殲蔣軍第205、207團,擊斃第207團團長李漢園以下近百人,俘虜第205團團長馬鳴池以下2000餘人,繳獲山炮1門、迫擊炮8門、機關槍12挺、長短槍2000餘支、子彈十萬發、騾馬百匹及其他軍事物資,紅25軍自身僅傷亡30餘人,取得了紅25軍成立以來的第一個大捷。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