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死前留下遺言:若後代子孫出現高人必殺之,以免禍及全族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這本是件好事,可是若後代子孫中出了不孝不敬之人推了前人種的樹;那可就白白毀了前人為後代經營起的一番苦心了。其實在我們華夏古代存在一些可以預知將來和識人本領的奇人,比如大漢的東方朔元明時期的劉伯溫等人物身上就具有這般能力。正是有他們的測算和謀劃,才使得後人能夠依靠他們種下的樹來摘果成事。可並非所有的子孫後人都相信依從預言行事,在我們大唐時期就有位能預測善識人的大臣的後人沒有聽從他臨終前的囑咐。他明確表示過若是後代子孫中出現‘高人’,那麼必須取了他性命;不然會禍及全族令祖先不得安寧。可惜沒人相信他的這句話,得了個全族被滅的悽慘結局。這位身負奇能的大臣是誰?各位觀眾且看小編下文描述。

此人死前留下遺言:若後代子孫出現高人必殺之,以免禍及全族

隋朝末期可是天下大亂的一個時期,然處在混亂末世又怎會沒有英雄出現;對於這隋唐時期的英雄好漢相信各位都不會感到陌生。而在這些英豪壯士之中,就有一位未卜先知擅長識別能人的英雄;他就是唐朝的建朝勳貴徐茂公。當時他就是通過自己這般識人的能力,帶領秦瓊這等同過生共過死的弟兄一起投奔了秦王李世民;並且憑藉這般本事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其實李世民能夠如此器重徐茂公,除了他有極為過人的本領外;他是因為徐茂公對他忠心不二。因此,徐茂公的前景遠大最後得以官拜大唐宰相。

此人死前留下遺言:若後代子孫出現高人必殺之,以免禍及全族

唐朝的太宗皇帝可不像漢高祖以及明太祖等建朝皇帝那樣,去猜忌和弒殺有擁立之功的功臣;所以如徐茂公這樣從龍的開國臣子得到了他的善待。因此,徐茂公也是十分忠誠地跟隨和效忠太宗皇帝;拼盡所有本事為他穩定大唐的江山社稷。而徐茂公心知他是有一顆堅定地忠於大唐的心,可他的家族子孫卻未必會如他這樣忠誠地擁護大唐。於是對唐朝忠心耿耿他在彌留之際,為了不讓他的家族子孫做出叛亂大唐的事情,就把其弟喚到跟前囑咐他,若家族後代中出了‘高人’必殺之。可想而知,他當時對家族子孫是多麼的不放心;多麼怕族中有人壞了他忠心為主名聲,毀了整個家族的基業和血脈。

此人死前留下遺言:若後代子孫出現高人必殺之,以免禍及全族

然而其弟雖在徐茂公面前點頭答應的此事,可是他心裡並沒有把這件事當回事;因為在他心中覺得這只是徐茂公的危言當不得真。這樣一來,就為徐氏家族惹下了一場禍及全族的災難。其實徐茂公的這番擔憂,並非沒有原由和根據的。當初地方出現了一次叛亂,朝廷就派遣徐敬業率領大軍前去平定反賊。本來有大軍在身的徐敬業滅了這些亂軍並不是多麼困難的事情,可是他卻讓大軍在營地駐紮,自己孤身一人前去勸服亂軍投降。雖說徐敬業最後成功說服了叛軍,得到了很多人的稱讚和欽佩;但是這般放棄自身優勢選擇鋌而走險的行為存在很大的隱患。

此人死前留下遺言:若後代子孫出現高人必殺之,以免禍及全族

若是敵軍當時並不願意聽他一言,那豈不是己方軍隊要白白多耗上很多精力和時間才能擊敗叛軍;這簡直就是一筆得不償失的買賣。因此,徐茂公對其子孫徐敬業很是不看好;認為他這般自信過頭將來可能會給家族帶來大禍,除掉他家族將來才可能保全下來。可是這些僅是他心中所想,若是告知族人且不說會不會得到支持,單如此行事必定會讓家族後代子弟深感寒心。畢竟怎麼說徐敬業對家族對大唐也是立下功績的,無所憑據就表示他的自負可能會使得他有謀反的行為。那不但會破壞家族內部的團結,而且還給家族帶來滅滿門的災禍,把家族推向無盡的深淵之中。

此人死前留下遺言:若後代子孫出現高人必殺之,以免禍及全族

正是因為如此,徐茂公臨終之時才有這麼一番囑託;可惜其弟心裡並未不相信此事,只把他的囑咐當作對家族未來的憂慮罷了。等到則天女皇不顧天下之大不諱登上帝位之時,頗為自負的徐敬業果然進行了謀反。可是他的謀逆並未怎麼撼動武則天執掌天下的權勢,不僅自己落得個身死的下場,還使得家族也跟他一起受累被抄了家滅了族。最後就連徐茂公死後的墓穴也沒能逃脫這場禍事,整個墓穴都被人挖了出來,讓其骸骨暴露在荒野之上;簡直就是不讓徐茂公的亡魂得到絲毫安息。


【聲 明】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刪除內容或協商版權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