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政法服務保障“觸角”延伸到最基層最前沿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固原市65名鄉鎮政法委員積極投身抗疫一線,急抗疫所急、解群眾所盼、送群眾所需,將政法服務保障“觸角”延伸到最基層、最前沿,成為一支讓黨和人民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鐵軍,贏得了群眾讚譽。

原州區:挺身而出勇於擔當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原州區14名政法委員挺身而出、勇於擔當,奮戰在最基層、最前沿,展現了新時代政法委員的風采。

接到疫情防控指令,在張易鎮政法委員範亞寧的帶領下,各村網格員迅速轉換身份,利用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作為政法委員,範亞寧不僅要做好自己負責的3個村的疫情防控工作,還要協調派出所負責全鎮疫情防控維穩工作。面對重點地區返回人員、密切接觸者,他總是衝在前面,主動去家中採集信息,落實重點管控措施。針對個別不理解、不配合的隔離人員,他當起“勸導員”,積極溝通、耐心勸解,爭取群眾的理解與支持。

將政法服務保障“觸角”延伸到最基層最前沿 | 固原65名鄉鎮政法委員“疫”線詮釋擔當

2月20日,原州區張易鎮政法委員範亞寧(中)在村口查看登記記錄。原州區委政法委供圖

疫情防控,最重要的是瞭解真實情況。政法委員工作在基層,最瞭解轄區實際情況。鄉鎮(街道)所轄村(社區)社情複雜,每名政法委員至少負責2-4個村(社區)。他們分類施策,以網格為單位,統一管理。組織黨員、幹部及志願者,成立臨時黨支部。設立防控卡點,開展網格化、地毯式宣傳摸排,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不留空白、不留死角。按照“三分一統”“四包一”工作機制建立若干個“工作班”,對轄區住戶逐一拜訪,做到“無縫摸底,不留死角”,為摸排的重點人員提供健康檢測、心理疏導、生活幫助。擬定“三個一律”、提出“內防輸出、外防輸入”等防控措施,在推進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發動轄區單位、企業、群眾開展“獻愛心助力疫情防控”活動,樹立了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良好形象,確保疫情防控期間原州區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西吉縣:多重角色只為人民

西吉縣19名鄉鎮政法委員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積極推動各項防控工作措施落地見效。

馬蓮鄉地處葫蘆河川道區,外出務工、運輸、做生意人員較多,疫情防控任務較重。承擔內防擴散、外防輸入重要職責的疫情防控查驗點管理組和社會穩定管理組組長的重擔,責無旁貸地落到政法委員王如林的肩上。

他通過綜合分析研判,在馬蓮鄉15個村合理設置疫情防控工作查驗點21處,封堵農村便道、路口44處,有效切斷人員流動途徑,對外出進入各村人員做到可防可控。針對農村線長面廣、查驗點多、村幹部人手不夠等不利因素,充分發動群眾,向全鄉發出疫情防控工作徵集志願者倡議書,徵集黨員、群眾志願者168名,充實到防控工作執勤一線。成立15支村級巡邏隊,對村內人員聚集和進出情況進行無死角巡查。深入各村組,指導村黨支部書記對疫情防控管理網格進行細化,選好“情報員”,實行“舉報制”,落實責任到人到戶,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形成全方位“點、線、面”防控的嚴密防線。

將政法服務保障“觸角”延伸到最基層最前沿 | 固原65名鄉鎮政法委員“疫”線詮釋擔當

1月28日,西吉縣馬蓮鄉政法委員王如林檢查查驗點工作。

作為張堡塬村查驗點臨時黨支部書記,王如林帶領鄉村幹部一戶一戶查清返鄉人員情況,對居家隔離人員通過建立微信群、上門入戶等方式落實管控措施,逐戶宣傳防疫知識和禁辦紅事、簡辦白事等政策,要求村民出門戴口罩。疫情防控期間,教育引導制止張堡塬村紅事4起,督促簡辦白事1起。

戰“疫”工作開始以來,西吉縣政法系統全體幹部、鄉鎮政法委員主動作為,採取堅決果斷、科學合理、周密細緻的防控措施,協調各方力量,切實維護全縣穩定大局。全體政法幹部深入一線,積極配合村(社區)集中統籌開展工作。各鄉鎮政法委員統籌轄區綜治中心,積極與上級部門單位下派工作組、派出所、司法所對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人員動態監控、社會維穩和矛盾化解工作。作為基層政法人,他們堅持衝在一線,擔起指揮員、戰鬥員“雙角色”,自覺樹起黨員標杆,統籌綜治中心、村義務巡防隊、網格員等力量,劃片包網格,推進村級管控、信息摸排、居家隔離等重點工作落實。

督導村巡查小組宣傳引導群眾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儘可能積極備耕,確保疫情結束和春耕開始“不斷檔”;將疫情摸排和脫貧攻堅摸底相結合,在摸清返鄉人員動向的同時摸實脫貧攻堅短板漏洞,備戰脫貧;積極指導鄉鎮司法所做好普法宣傳,引導民眾學法、懂法、守法,在關鍵時刻堅決維護社會大局穩定,盡力消除化解社會矛盾;帶領基層黨組織發揮職能,不斷創新方式方法,針對各村(社區)實際出“奇招”、用“妙招”,為戰“疫”勝利提供“催化劑”,取得工作實效。

隆德縣:便民利民實字當先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隆德縣政法委員在基層防疫第一線主動作為,用初心詮釋了法律法規宣傳員、矛盾糾紛調解員、維護穩定巡查員、群眾所需代辦員、疫情防控排查員、心理撫慰諮詢員的使命,將政法服務保障“觸角”延伸到最基層、最前沿。

該縣12名政法委員充分調動政法綜治幹事、平安志願者、網格員等1108人的政法綜治力量,以村(社區)為單位,形成了精細化的網格管理模式,為疫情防控人員摸排、卡點登記、法治宣傳等重點工作夯實了群防群控、聯防聯控、嚴防嚴控的基礎。

將政法服務保障“觸角”延伸到最基層最前沿 | 固原65名鄉鎮政法委員“疫”線詮釋擔當

2月19日,隆德縣山河鄉政法委員石海明在王莊查驗點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山河鄉政法委員石海明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主動排查綜治信訪維穩、矛盾糾紛,確保全鄉社會和諧穩定。積極做好群眾網上來信來訪的答覆工作,使群眾在疫情防控期間有事必答;深入各村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對鄰里糾紛進行調解處理;及時化解群眾衝卡謾罵卡點工作人員的矛盾糾紛2起。

疫情期間,隆德縣政法委員立足職責任務,嚴格按照“125”機制要求,對排摸發現的矛盾糾紛及時妥善處置,累計排查化解矛盾糾紛120件。關停農家樂68個、鄉村文化站115個、宗教場所50個,勸導延期或取消紅白喜事193起,有效降低了聚集交叉感染的風險。對疫情防控期間干擾和影響疫情處置的違法犯罪行為,協助相關部門及時依法查處12起13人,形成了有效震懾。

針對群眾出入不便,購買生活用品難問題,政法委員及時設置水果蔬菜供應點和藥品零售代購點,讓新鮮的水果蔬菜、急需藥品等日用物資入村入戶,解決群眾日常生活需要。針對春耕物資儲備不足難題,組織村組幹部對春耕所需地膜、柴油、種子等逐戶摸底造冊,與農業農村局、石油公司等相關部門積極協調,提前儲備足夠的春耕物資,落實送油上門政策,做到疫情防控與春耕備耕兩不誤。針對群眾防控知識欠缺,利用小喇叭、微信群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不間斷為群眾轉發溫馨提示短視頻、疫情防控小知識及相關的法律法規,引導群眾不信謠、不傳謠,“宅”在家、不聚集。

涇源縣:防控治保統籌聯動

疫情發生後,涇源縣政法幹警及鄉鎮政法委員聞令而動,在“防”上做到全面覆蓋,在“控”上嚴格切斷源頭,在“治”上突出依法規範,在“保”上全力統籌聯動,全面做好防控各項措施,築牢疫情防護牆。

新民鄉政法委員禹貴喜整合鄉鎮力量,創新“8+6”模式(縣級包村科級領導+鄉級包村領導+包村幹部+第一書記+駐村幫扶隊員+網格員+志願者+“六大員”)管好村口卡點,6人小組(政法幹警、村組幹部、保潔員、護林員、黨員先鋒崗、熱心群眾)管好村組沿線。嚴密佈防,全面落實“五戶聯防”機制,充分發動網格員,及時摸清各類人群底數,配合開展信息錄入和比對。通過群防群控,使31名務工者安全有效接受居家隔離,未出現一例攜帶者。

將政法服務保障“觸角”延伸到最基層最前沿 | 固原65名鄉鎮政法委員“疫”線詮釋擔當

1月26日,涇源縣新民鄉政法委員禹貴喜入戶宣傳疫情防控知識。

大灣鄉政法委員張顧傑堅決做好“指導員”,及時規範設置各村檢查站點,成立以鄉鎮包抓領導、包村幹部和村“兩委”負責同志為骨幹,各村黨員廣泛參與的疫情防控黨員先鋒崗,嚴格執行檢查站“六大員”職責,按照內防擴散、外防輸入工作要求,嚴把進出關口,嚴格隔離措施,有效杜絕疫情傳播。同時,強化防疫工作領導指揮,指導全鄉13個行政村成立以鄉鎮包片領導為組長,包村政法幹警、村“兩委”負責人和返鄉黨員為成員的臨時黨小組,明確每名黨員在抗疫工作中的職責,確保責任到人、措施到位。

香水鎮政法委員馬世忠認真當好“四員”(戰鬥員、管控員、排查員、心理疏導員)。當好“戰鬥員”,帶領4名鎮幹部每日堅守在隔離區,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和擔當;當好“管控員”,將返鄉人員護送到集中隔離點,累計管控集中隔離人員132人,解除隔離106人,切實守好外防輸入的“安全門”;當好“排查員”,帶領村幹部組建村級檢查站7個,對包抓3個村1000餘戶群眾進行地毯式走訪排查4次,確保返鄉人員排查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當好“心理疏導員”,對集中隔離人員因隔離產生心理恐懼、情緒不穩定的情況,第一時間瞭解隔離人員的思想動態,耐心地與隔離人員談話談心,解除他們的思想顧慮。

興盛鄉政法委員馬天雲認真踐行政法委員職責,建立鄉、村、組(片區)三級網絡管理機制,實現重點人群管控鄉級領導、村幹部、村醫、警務專幹或無職黨員“四包一”責任體系;針對11個重點地區返回人員,利用三級網格進行重點管理,對於非重點地區返鄉人員以及本村其他人群,由無職黨員和村民代表負責“五戶聯保”,實現管控不留死角。組織全鄉政法綜治人員參與各村黨支部黨員工作站、黨員服務隊、卡點執勤等工作,動員宣傳,值班值守,為全鄉群眾生活需要和生命健康提供保障服務。疫情發生以來,動員群眾取消婚禮6起、從簡辦理白事8起、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4件,未出現一起因矛盾糾紛引發的治安事件。

黃花鄉政法委員韓志傑築牢“家門口”防線,主動配合沙塘查驗站工作,落實“一斷三不斷”,做到不漏一車一人。指導各村設置集中勸返點23個,勸返各類外來人員352人。組織各村利用宣傳車、大喇叭、微信群等方式,全方位宣傳疫情動態、組織防控,讓群眾在做好自身防護、配合防控的基礎上不信謠不傳謠。統籌政法力量和鄉、村、組幹部,組成三支隊伍,不分晝夜連續工作,在大摸排基礎上,面對面勸返、接送、服務外來人員81人。帶領防控組集中隔離43人,勸返39人,居家監管隔離495人。

彭陽縣:率先垂範群眾信賴

彭陽縣委政法委切實發揮12名鄉鎮政法委員作用,構築嚴防嚴控、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疫情防控鋼鐵長城,堅決打好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新集鄉政法委員文小榮在全力做好全鄉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各村的聯繫、溝通、協調基礎上,組織做好全鄉疫情防控期間易聚集人員的疏散和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全天候組織派出所、工商所、市場辦等單位形成工作專組,對新集、溝口2個街道的農貿市場、餐飲飯店以及娛樂場所開展監督檢查;集中時間對轄區各類矛盾糾紛和社會穩定情況進行“地毯式”排摸,對排摸出的13起矛盾糾紛及時進行調處和化解;分時段對轄區內社會維穩風險點、密集人員聚集、勸返點治安管理、隔離人員穩控進行監督檢查,確保疫情防控期間全鄉社會大局穩定、矛盾糾紛清零。

將政法服務保障“觸角”延伸到最基層最前沿 | 固原65名鄉鎮政法委員“疫”線詮釋擔當

3月2日,彭陽縣新集鄉政法委員文小榮查看超市物資供應情況

該縣政法委員走在前、作表率,帶領社區民警、人民調解員、治安聯防隊員、紅袖標義務巡邏員、鄉村幹部奮力抗擊在疫情最前線,紮實開展疫情宣傳、排查摸底、社會管控、春耕生產等工作,成為防疫一線防控政策“宣傳員”、疫情防控“排頭兵”、群眾信賴“主心骨”;通過疫情防控微信交流群、微信公眾平臺推送信息,向全體村民發放一封信、告知書等宣傳資料,懸掛橫幅,啟用LED顯示屏、大喇叭、流動宣傳點,製作宣傳彩車、宣傳櫥窗等形式進行全天候、全覆蓋宣傳,教育引導群眾不信謠、不傳謠、戴口罩、勤洗手、講衛生,科學規範預防疫情;制定疫情防控網格圖,建立以社區黨支部為核心,網格管理、人員管控、社會穩控、健康監控和民生保障五大體系,紮實開展政策宣傳、重點人員精準排查,分類管控,構築基層疫情防控銅牆鐵壁;組織人員在管控點開展人員、車輛登記、消毒等工作,對轄區內社會維穩風險點、人員密集場所、勸返點治安管理、隔離人員穩控進行監督檢查,並利用“互聯網+”,實行疫情期間網上信訪,安裝攝像頭實施疫情管控遠程監控。為居住人員較多的小區(村組)設置臨時蔬菜、日用品便民店,實現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開展文明居家人等活動,培育健康文明生活新風尚。

同時,堅持將疫情防控與黨建工作、脫貧攻堅、春耕生產、環境衛生整治等工作相結合,做到兩手抓、兩促進,探索出疫情期間黨員聯繫戶、幹部包抓“三類戶”扶貧管理等做法。

生命重於泰山。固原市各鄉鎮(街道)政法委員將繼續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率先垂範,紮實推進防疫工作,與全市人民攜手,共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本報記者 馬琳 通訊員 韓秉忠 本版圖片由固原市各縣區黨委政法委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