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訪古 汝州明清古橋樑之典範——泰山廟橋


汝州訪古           汝州明清古橋樑之典範——泰山廟橋


汝州訪古 汝州明清古橋樑之典範——泰山廟橋

許宗合、劉孟博/文

王學賓/攝影

泰山廟橋又稱侯灣橋,現又訛稱“小安橋”,位於汝州市區東三十里許,焦村鎮侯灣村泰山廟南,黃澗河支流魏河之上。泰山廟橋為汝州地區現存為數不多的古石橋之一,因其悠久的歷史,精美的石雕而享譽一方。早在1982年縣文物部門就曾對泰山廟橋普查報道,並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9月泰山廟橋和泰山廟一併被列為平頂山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2月泰山廟橋同泰山廟一併列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

汝州訪古           汝州明清古橋樑之典範——泰山廟橋


關於泰山廟橋的創建及建造時間,雖未見文字記述,然而已有千年歷史的泰山廟,自古便是汝東地區的繁華之地,廟旁的古道更是南北通衢的要道,想必此地很早以前便有橋樑存在,以方便人們的來往通行。

汝州訪古           汝州明清古橋樑之典範——泰山廟橋


泰山廟橋所在的魏河,為黃澗河的重要支流,發源於安溝水庫以東,朝峰頂以西的群山之中,後窯西溝、後窯東溝、南村後溝、觀堂溝、仙堂溝、清涼溝等溝壑,均為魏河的源流。魏河屬於季節河,受天氣波動較大,在未修建荒草寺水庫前,或為涓涓細流,或乾脆斷流。但每逢雨季,流域內千溝萬壑裡的洪水,便會盡數匯聚到魏河內,形成洶湧之勢,不僅阻斷南北通行,也對人民的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有史可查的大洪水就有數次,而乾隆三年的大水,更是將堅固的石橋沖壞。

汝州訪古           汝州明清古橋樑之典範——泰山廟橋


泰山廟橋自創修以來,屢遭水患,清乾隆三年(1738年)六月,天降暴雨,魏河水位驟漲,洪水漫橋而過,致使兩側引橋、券臉石、橋頭石獅子、橋欄、橋面等悉數被毀,所幸石橋主體尚存。洪水過後,新(新樂裡)聖(聖王裡)兩里居民,深感往來不便,決議重修大橋,除在河道內收集大橋遺失石構件外,四方募費以供修繕之需。適逢新任州守宋名立,下鄉巡查經過此地,在瞭解情況後,慷慨解囊,捐金若干,受其影響,好義之人也紛紛捐資相助。約至乾隆八年前後,重修後的大石橋竣工,人們鹹慶之餘,邀宋公作記一篇,以敘其經始,遂有《重修侯家灣石橋記》一文傳世。

汝州訪古           汝州明清古橋樑之典範——泰山廟橋


而民國時期的那次洪水,雖未對石橋造成較大損壞,不過其強大的破壞力,至今提起仍讓人心有餘悸。民國十八年三月二十七日,正值泰山廟古剎會,石橋兩側河灘聚集了不少的商販,雖是三月天卻悶熱無比,在暴雨傾盆後,洪峰瞬間而至,未及躲避的商販損失慘重,重達上百斤的鐵車輪,被衝到料棍張附近,直到秋季才被發現。

汝州訪古           汝州明清古橋樑之典範——泰山廟橋


泰山廟橋自乾隆八年(1743年)重修以來的270年間,一直擔負著溝通兩岸交通的重要使命,特別是1992年,焦村至趙落段縣道拓寬硬化後,通行車輛載重量增大,至2005年新橋通車前,滿載砂石、原煤、礦石的重型卡車川流不絕,新修的水泥路面數年即壞,而垂垂老矣的石橋卻安然無恙,這座古橋的堅固程度可見一斑。飽經風霜水禍的泰山廟橋,如今雖退出使用,不過其保存現狀確不容樂觀,多數石構件鬆動,亟待得到合理的修繕。

汝州訪古           汝州明清古橋樑之典範——泰山廟橋


泰山廟橋橋面長12.36米,寬6.47米;橋墩呈船形,現高出河床0.4米,寬2.1米;橋身三孔大小近似,橋洞內券由長1.7米,寬0.6米,微弧的長條石砌成,橋洞兩側鑲有雕刻精美的券臉石,券臉石寬0.53米,厚0.25米,上面刻有龍鳳、麒麟、纏枝花卉、魚、牛馬等圖案,不過仔細觀察,便會發現這批券臉石並非出自同一時期,風格古樸者應為明代遺存,雕刻較淺的或為清代修橋時補刻。在每個橋拱上方,另有口含寶珠的圓雕龍首一個,長0.5米,寬0.32米,高0.44米,另一側為圓雕龍尾,惜僅存龍首一個,龍尾兩條。此外在石橋正中鑲有浮雕三世佛造像石匾一方,這種求助佛法來保佑橋樑平安的做法,在安陽靈泉寺古橋上亦可看到,惜1997年七月十五日夜被不法分子盜走,現為今人補刻。

汝州訪古           汝州明清古橋樑之典範——泰山廟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