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戰爭中,多少小日本死於被擊沉的船上?

地對空導彈


下面就舉例說明一下,在重大戰役中,日本的傷亡情況:

珊瑚海戰役:1942年5月4日至1942年5月8日,是雙方為爭奪珊瑚海的制空權和制海權進行的戰役,是日本進而為進攻澳大利亞進行的前期戰鬥。結果日本戰敗,陣亡了1074人 。

中途島戰役:1942年6月4日至1942年6月7日,是美國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日本損失四艘航母,在戰役中慘敗,使得美國在太平洋戰爭中初步扭轉戰局。日軍陣亡了3057人陣亡,其中110名飛行人員。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1942年8月7日至1943年2月,以圍繞爭奪瓜達爾卡納爾島而進行了一系列海戰和島嶼爭奪戰,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日軍入侵瓜達爾卡納爾島時兵力約35000人,僅在戰場上傷亡的海軍就約24000多人。在瓜島的地面作戰中,日軍投入瓜島的陸軍兵力約3.6萬,戰鬥中陣亡約1.4萬人,因傷病致死或下落不明的有9000餘人,合計死亡近2.38萬人,還有1000餘人被俘。在瓜島空戰中,日軍共損失飛機892架,飛行員2362人。

菲律賓海海戰:在馬里亞納群島歷時三個月的登陸作戰中,美軍先後攻佔了塞班島、關島和提尼安島,並基本全殲了三個島的守備部隊約7萬餘人。緬甸戰場:日軍進攻徹底失敗,在開始發動進攻時約有10萬人,結果有53000多人在戰鬥中死亡或失蹤,另有20000餘人受傷。萊特灣海戰:1944年10月23日-26日爆發了萊特灣海戰,日軍參戰的海軍兵力可以說傾其所有,人員傷亡超過一萬。呂宋島戰役:1945年1月美軍在呂宋島西北面的仁牙因灣登陸,在而後的作戰中,日本陸軍第14方面軍在菲律賓被殲滅,日軍傷亡和被俘達45萬人。硫磺島戰役:日軍守備部隊陣亡22305人,被俘1083人,共計23388人。沖繩戰役:日軍傷亡11萬人,被俘9000人。此外,島上平民死亡超過10萬人。

在眾多群島的戰役中,傷亡的人數都無法統計。根據日本經濟安定本部的調查,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陸軍一共死亡1140429人,海軍一共死亡414879人。


匹諾曹jun


在太平洋戰爭中,在整個海戰中,直接因艦船被擊沉而造成的死亡佔比是很小的。艦艇上的傷亡,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在作戰中被炮彈炸死。在艦艇被擊中沉沒的過程中,並不是一個非常快速的過程,艦艇上的士兵有足夠的時間逃生。

在大規模海戰中,雙方交戰往往是兩個龐大艦隊之間的交手,其中的驅逐艦,除了正常的作戰任務之外,還有一個重要人物,就是利用高航速和小巧的體型接近己方被擊沉的艦艇,搶救落水的士兵。在海戰中,除了被困在艦艇裡出不來的和自願與艦艇同沉,基本上都會獲救。

關於因艦艇被擊沉而造成的傷亡,舉幾個例子就知道了,死亡佔比實在是太低了。大和號戰列艦,全艦滿員編制人數為2415人,因為在最後的菊水特攻任務中擔任指揮艦,艦上人員有所增多,達到了2767人。1945年4月7日遭到美國海軍艦載航空兵的圍攻後沉沒,司令官伊藤整一中將、艦長有賀幸作大佐以下2498名陣亡倖存者僅269人。

因為當時日本沒有任何戰機可以為大和號提供空中掩護,大和號行動之時完完全全是在裸奔,美軍的戰機在投完彈後,甚至還接著環繞大和號掃射,使得大和號在未沉沒就已經傷亡慘重。而大和號沉沒主要是因為自身彈藥庫的殉爆,又造成了大量人員死亡,直接因大和號沉沒死亡的艦員只佔很小一部分。

再舉一個例子,最短命的航母“信濃號”,在處女航時,艦上連同造艦人員約在內,有2515人。當“信濃號”被美軍潛艇擊中,艦長阿部俊雄大佐宣佈棄艦後,隨航的三艘驅逐艦開始轉移艦員,其中1080名被救,包括艦長阿部俊雄大佐在內有1435人喪生。

看到這些數據,可能有很多人覺得,這樣的傷亡率很高啊。其實這些傷亡中的絕大部分是因為戰時爆炸等傷害造成的死亡,再加之艦長等高級指揮官與艦艇同沉,實際上因為艦艇沉沒而來不及逃生的士兵之戰很小一部分。

而且一場海戰幾千人的傷亡本就不多,比如中途島海戰日本總共陣亡3057人,珊瑚海海戰陣亡1074人。這樣的傷亡數字實在無法和日本與美國進行的島嶼爭奪戰相比較,比如硫磺島戰役日本陣亡22,703人陣亡。一場海戰的陣亡人數,都不及一場島嶼爭奪戰的零頭。

因為沒有統計數據支持,狼君不敢肯定說。但狼君打賭,日本因為艦艇沉沒而淹死的士兵人數,肯定沒有日本在戰爭中剖腹自裁的人多。

以上為狼君個人觀點,如果您有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我討論。


狼君歷史


自1853年日本“黑船”事件後,日本逐漸打開了閉關鎖國多年的國門,很多日本有識之士開始紛紛學習西方,迅速“拖亞入歐”。受此事刺激的日本人,深知海軍對於一個島國的重要性,開始大力發展本國的海軍,近代日本的崛起離不開其海軍的功勞。

日本海軍在甲午海戰中一舉擊敗了號稱世界第七的北洋水師,從此一躍成為東亞地區的老大位置,還得到了清政府兩億兩白銀的賠償,這讓日本海軍獲得了充足的發展經費,十年之後,日本海軍更是戰勝了比自己強大好幾倍的沙皇俄國,這一下子讓日本人窮人乍富。

一戰後的日本海軍更是在華盛頓的《五國海軍條約》中獲得了相當於英美海軍的60%的比例。遠超法國、意大利等傳統歐洲國家。隨著日本海軍的強大,勢必走向了更廣闊的海洋,於是和美國海軍分佈於太平洋的海軍力量逐漸發生摩擦,但是由於美國海軍分部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因此日本海軍在太平洋相對更能集中兵力,因此處處咄咄逼人。

截止1941年珍珠港事變爆發前,日本海軍已經擁有10艘戰列艦,10艘航空母艦,38艘重型和輕型巡洋艦,112艘驅逐艦,65艘潛水艇和其它艦艇,總排水量高達106.8萬噸。是與英美並列的海軍強國了,正是由於多年來的積累,讓日本有了挑戰美國的信心。

日本偷襲珍珠港並不是日本人的頭腦發熱,這是日本海軍起家的傳統,當年日軍海軍依靠偷襲戰打敗了北洋水師和沙俄海軍艦隊,日本此時仍然希望照葫蘆畫瓢,他們自信大日本皇軍武運長久,但是嚴重低估了美國極其巨大而恐怖的生產能力,戰爭開始後,美國的兵工廠最高峰時幾乎一天一艘軍艦下水。而日本雖然拼盡全力進行軍艦生產,但是在戰爭期間一共只生產了383艘、噸位約85.8萬噸的艦隻,而且其中大量還是輕型作戰艦艇。

在日後的太平洋戰爭中,雙方差距越發明顯,日本海軍沉沒一艘就沒了,但是美國人沉沒一艘,馬上補充十艘,這就是巨大的國力差距。與日本海軍艦隊一起埋葬於大海的還有日本海軍將領,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死亡2名元帥、5名大將、56名中將、252名少將,總計將軍以上死亡315人。其他海軍士兵人數更是不計其數。



笑面小黑虎


先說日本的海軍有多厲害吧!

首先德國是比不過他的,德國的強項是坦克閃電戰,陸軍強。

明治維新後,日本是島國呀!於是他們有意識地一直在學習英國,因為英國也是一個島國!

日本人認為,英國以一個小島國家弄成了日不落帝國,日本也應該可以。

於是,日本就以舉國之力學習英國打造了一支近代化海軍,正是憑著這支海軍打敗了俄國和中國,奠定了其稱霸東亞的基礎,一下子進入了世界強國之列。

於是,更大力的發展海軍,全國的頂尖人才一直源源不斷的往艦艇上送。

後來,眾所周知,珍珠港事變起。

太平洋戰爭美日開戰!

一番絞殺之後,據戰後統計,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死亡的高級將領就高達數百人,這絕對是戰爭史上前所未有的高級將領傷亡數目字。

沒辦法,日本人愛和艦船同歸於盡,基本上日本的每一艘被擊沉的艦船上面,都有一個或者幾個故意隨船沉海的將領軍官。

至於普通的日軍士兵,更可憐了,因為日軍是有名的不把士兵當人看的軍隊。

如下:只是1943年和1944年兩年:

光萊特灣海戰,海軍人員傷亡一萬以上。

中途島海戰戰役,海軍陣亡官兵3507人,包括數十名飛行員。

然後是中途島戰役,海陸軍加在一起大概5萬人喪生。

馬爾群島戰役,日軍傷亡1.1萬人,被俘虜329人。

南太平洋海戰一戰,陣亡海軍2.5萬以上。

馬裡亞納海溝戰役日軍傷亡6.5萬人。

硫磺島戰役,日軍守備部隊陣亡22305人,被俘1083人。

沖繩戰役,日軍傷亡11萬人,被俘9000人。平民10萬就不要算了。

時間倉促,以上我寫的肯定不全,大概數目而已。

只會比這多,不會比這少。

據日本人戰後自己說,他們在整場戰爭中傷亡海軍四十多萬,真心不少了,要知道,海軍不比陸軍,基本上全是高檔人才,百中挑一才可以進入海軍學校,上去艦艇。

日本的海軍基本上等於全軍覆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