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圖/網絡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以上均是有關讀書的名人名言,可以說讀書是一個味同嚼蠟的話題了。就應試教育階段期間,那可以說是學海無涯“苦”作舟!所讀的書本堆起來,得有幾個自己的身高的高度了!可以感覺在應試教育階段,對於大部分學子來說,書讀的都有點“膩”了,所以就出現瞭如下現象:

  • 平時學習期間,有的學生希望老師,能畫重點或者直白點說就是考點,直接看考點,其他的懶得看!
  • 高考前有些學生感覺壓力大,不想學習想出去幹別的事!
  • 高考後不管考的好壞,直接撕書或試卷,作為解壓的方式......

從此書本也無形中,給一些學子們心裡留下了一個 “壞印象”,導致他們進入社會不喜歡看書,取而代之的就是 —— 手機!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其實讀書是一件享受的事情

雖然現在是互聯網信息時代,手機是可以看,但是要在自律的前提下!加上手機上大部分都是碎片信息(當然也有系統的,要麼持續關注某個媒體號,要麼這種內容要收費),不成系統,如果悟性好還可以理解其中的道理。但一般都是用碎片時間進行閱讀,加上時不時手機彈出幾條信息,因此很難靜下心來閱讀,所以難免會給人造成誤解!這樣持續下去,還是沒有真正學到東西,僅僅是打發時間。

從網上一些關於國人閱讀書本量的調查數據來看,近幾年人均每年閱讀整本書的數量僅為個位數!相比學生時代的閱讀書本量,可以說少的可憐!

但是古人曾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難道有貓膩?隨風認為:此話不假!書中真的有你想要的知識!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你想知道的大部分都可以在書中找到,只不過你沒有用心找

有的朋友可能不這麼認為:讀了十幾年的書,難道還不知道書中有什麼?隨風認為,這可能就是應試階段給留下的“壞印象”!應試階段讀的書中內容,可以說在社會大學中大部分都用不上!僅僅是打下了知識王國的基礎!還需要後期長時間進行精雕細琢,這樣才能完善你的認知世界!

但是,現實生活中大部分人的知識來源:手機,電腦,平板,公司培訓,人與人口頭溝通等等,都是一種短平快的渠道!這樣時間長了,就和喜歡讀書的朋友們拉開了差距!有句俗話說“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但是在互聯網信息時代,如果通過讀書加上合理利用網絡資源,堅持下去 —— 三年河東,三年河西!都有可能,如果趕上時機抓住了,可能時間更短!

難道,書真的這麼神奇麼?下面隨風帶你閱覽一下,書中的“黃金”和“顏如玉”!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放下以前對書本的偏見,重新認識書本

首先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前提是好的書籍,那種垃圾書籍除外!可以看看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能經久不息流傳下來的就是書本中的知識!之所以生命力這麼頑強自然有它們的道理所在!這裡就不賣關子了,主要是書本中的知識是由某個或某些人的經驗、研究、血汗、時間甚至生命的代價換取的,所以好的書籍其價值是無法衡量的!當然之所以能明碼標價售賣,是因為大量印刷,為了將其價值分享!

其次,細心的朋友會發現現在好多地方:要付費才能觀賞!例如:有些好聽的音樂以前不收費,現在要收費才能聽;頭條上專欄內容要付費才能看;有些專門的書本知識分享軟件裡面開通會員才能收聽!這些說明,知識付費時代已經來臨了!也就是說書本中的知識是可以產生價值的!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書籍是人類精神的食糧

最後,隨風給大家分享一下閱讀屬於自己的書籍的方法:去專門的書籍軟件裡看書單推薦,例如:樊登讀書app,湛廬閱讀app等,也可以在一些軟件中購買價格合適的課程,例如:今日頭條專欄,混沌大學app等,看一套課程,這樣就能有效避免碎片信息的負面影響,但關鍵還是要在於應用!至於是看書本還是看課程,那就看個人愛好了。

“活到老,學到老”,不管你是年齡處於什麼階段,書本最好不要拋棄,因為書籍是精神的食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