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不停學:中考生自測小題(三)


停課不停學:中考生自測小題(三)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補寫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2分)

(1)白頭搔更短, 。(杜甫《春望》)

(2)瀚海闌干百丈冰,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懷舊空吟聞笛賦,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4) ?黃衣使者白衫兒。(白居易《賣炭翁》)

(5) ,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賀《雁門太守行》)

(6)折戟沉沙鐵未銷, !(杜牧《赤壁》)

(7)天接雲濤連曉霧, 。(李清照《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

(8)我欲乘風歸去,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9)下視其轍, 。(《曹劌論戰》)

(10)《出師表》中寫諸葛亮臨危受命的句子是

(1)渾欲不勝簪 (2)愁雲慘淡萬里凝 (3)到鄉翻似爛柯人 (4)翩翩兩騎來是誰 (5)角聲滿天秋色裡 (6)自將磨洗認前朝 (7)星河欲轉千帆舞 (8)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9)登軾而望之 (10)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2.下列文學常識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安徙生是丹麥著名的童話作家,其作品人多以動物為主角,借動物嘲諷人性的缺點,影射社會現實,代表作有《醜小鴨》《農夫和蛇》《小美人》等。

B.我國古代科舉制中有“連中三元”的說法,“三元”分別指鄉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即“解元”“會元”“狀元”,接連在鄉試、會試、殿試中考第一名,稱為“連中三元”。

C.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筆雋永,是中國現代散文的經典作品之一。《藤野先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都是其中的作品。

D. 泰戈爾,印度詩人,著有詩集《吉檀迦利》《園丁集》等。雨果,法國作家,代表作有《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等。

A(《農夫和蛇》選自《伊素寓言》作者是伊索。)

3.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老家的祖屋是三進兩開的閩南大厝,每一進都是民國初年典型的雕樑畫棟,甚是奢① (A.zhě B.shē)麗,偏偏四周都不開窗,只有頭頂窄窄透明的一方天窗,把天的一角引誘了進來。頃刻,外面的天成了被xùn②(A.訓 B.馴)服的野馬,溫柔地把陽光直拉進屋內。在曾經父親居住過的屋子牆壁的一側,我曾經好奇地甲 (A.辨別 B.辨識)出當年他依據天光挪移做下的記號,有如一個形象至極的活鬧鐘。如今,天窗被時間淘洗得成為吉光片羽的浮影,也有開發商將此設計當作銷售的賣點,卻也少了青瓦霜露的古典意象,以及某個不眠之夜仰視星辰的孤獨心情。現代用以消遣的通信工具觸手可及地連接著乙

(A. 光怪陸離B.斑駁陸離)的世界,給人秒越萬水千山的快感,不知還有幾人有寒寺僧侶一般的耐心,在靜夜裡與一方天空對視,或靜臥著聽一場雨聲呢?

(1)為文中①處加點字選擇正確讀音,根據②處拼音選擇正確的漢字,只填序號。(2分)

①處_____②處_____

(2)從文中甲乙處選擇符合語境的詞語填入橫線,只填序號。(2分)

甲_____乙_____

(3)文中畫線句有一處語病,請將修改後的句子寫在橫線上。(2分)

原句:在曾經父親居住過的屋子牆壁的一側,我曾經好奇地甲 (A.辨別 B.辨識)出當年他依據天光挪移做下的記號。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B ②A (2)甲B(“辨別”著重表示對兩種或幾種東西加以分辨、區別;“辨識”側重對某一事物的辨認識別。)乙A(光怪陸離形容奇形怪狀,五顏六色;不同色彩雜在一起。光怪陸離可以形容事物,斑駁陸離通常形容色彩。) (3)在父親曾經居住過的屋子牆壁的一側,我曾經好奇地甲

(A.辨別 B.辨識)出當年他依據天光挪移做下的記號。(修飾詞使用不當,“曾經”應放在“父親”後邊。)

二、閱讀(70分)

(一)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4——5題。(5分)

天淨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4.對這首曲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前三句十八個字,寫了九種景物,有靜有動、有聲有色,而加在名詞前的定語則體現了詩人對那些景物的獨特感受。

B.這首小令,寫景由近到遠,感情抒發由淺入深,開頭一句“枯藤老樹昏鴉”是主旨句。

C.這是一幅秋景圖,又是一幅絕妙的秋思圖。途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經過作者精心選擇的,最能表現“秋思”。

D.這首小令用極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極豐富的意象;人與物結合,情與景交融,有一種動人心魄的力量。

5.“小橋流水人家”有怎樣的表達作用?請簡要賞析。(2分)


4.B(主旨句是最後一句“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5.以樂景寫哀情,反襯遊子的思想愁緒。(一座小橋,流水潺潺,近旁的村舍裡,炊煙裊裊,此情此景,怎麼能不引起遊子的思鄉之情?)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題。(16分)

(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乙)餘憶年少時,住西湖。每至夏日,臨湖賞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數友,觀荷於湖邊亭中。興正濃,忽有大雨傾盆而至,湖中荷花盡作飄搖之態。少時,雨過天晴,波瀾不驚,湖天一色。荷花為雨所洗,鮮妍明媚,嫋娜多姿,清麗雅緻,實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詩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餘以為妙絕。

6.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褻:__________ (2)可愛者甚蕃 蕃:__________

(3)餘以為妙絕 絕:__________ (4)便欣然忘食 欣然:__________

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B.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C.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D.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蓮之愛,同予者何人?(2分)


(2)一日,偕數友,觀荷於湖邊亭中。(2分)


9.(甲)文從字面上看是在讚美蓮花,實際上是要表達什麼?(乙)文之中說作者呈蓮花為“花中仙子”,理由是什麼?(5分)


6.(1)親近而不莊重 (2)多 (3)極,最 (4)高興的樣子

7.A

8.(1)對於蓮花的喜愛,和我一樣的還有誰呢? (2)有一天,我帶著幾個好朋友,在湖邊的亭子裡觀賞荷花。

9.(1)實際上是借讚美蓮花讚美君子的堅貞氣節,表現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2)理由是被雨洗滌過的蓮花更加明媚,如仙子般美麗動人。

譯文

我回憶年輕時,居住在西湖。每當到了夏天,去湖邊欣賞荷花,我就高興得忘了吃飯。一天,我帶著幾個好友,在湖邊的亭子中觀賞荷花,意興正濃,忽然天上有大雨傾盆而至,湖中荷花全部顯現為飄動搖擺的姿態。不一會兒,雨過天晴,湖面上波瀾不驚,湖水和天空呈現出相同的顏色,荷花被雨水所沖洗,鮮妍明媚,嫋娜多姿,清麗雅緻,實在是花中的仙子。李白詩中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我認為絕妙極了。

(六)名著閱讀,完成21-22題。(5分)

21.判斷題(正確的打“√”,錯誤的打“×”)。(3分)

(1)《西遊記》中孫悟空從菩提祖師處學到七十二變、筋斗雲等神通,又從龍宮索取如意金箍棒作為兵器,因大鬧天宮而被觀世音菩薩壓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後受如來佛祖規勸,皈依佛門,給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孫行者。(吳承恩《西遊記》)

(2)祥子生長在鄉間,失去了父母和幾畝薄地,二十歲的時候便跑到城裡來,決定拉車,他對自己起下誓言,一年半的功夫非打成自己的新車不可!可是整整三年,他湊足了一百塊戰,他最終花九十六元買到了新車, 並把買上新車的日子就算是自己已經忘了的生日!(老舍《駱駝祥子》)

(3)諾第留斯號潛艇是船長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堅固,利用風能發電。(凡爾納《海底兩萬裡》)

22.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2分)

它是非常喜歡唱歌的。它翼後的空腔裡帶有一種像鈸一樣的樂器。它還不滿足,還要在胸部安置一種響板,以增加聲音的強度。的確,有種蟬,為了滿足音樂的嗜好,犧牲了很多。因為有這種巨大的響板,使得生命器官都無處安置,只得把它們壓緊到身體最小的角落裡。當然了,要熱心委身於音樂,那麼只有縮小內部的器官,來安置樂器了。

這段話中的“它”指什麼?你讀《昆蟲記》,知道了這種昆蟲的那些知識?


21.(1)(×)(把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的是如來佛祖,規勸他西天取經的是觀世音菩薩) (2)(×)(祥子十八歲跑到城裡) (3)(×)(這艘潛艇是利用海水發電的)

22.蟬。示例:蟬是聾子,聽不到任何聲音;蟬家族的禍害是蚋;蟬通常在在乾乾的細樹上產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