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用於發電的可控核聚變大概多少年能實現?如果時間太久,目前投入大量資金是否值得?

用戶938953443692


科學有時候有偶然性,至少我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實現可控核聚變。

核聚變的意義是獲得能源的方式改變了,不是因為核聚變能產生大量能源。

你可以設想,外太空,我們沒有石油,也沒有天然氣,維持燃燒的氧氣也沒有。但是核聚變資源氘氚是有的。隨時隨地隨處都可以獲取,就像你從來不擔心沒有空氣一樣。

除了核聚變,宇宙空間還有其他能源形式,比如引力和暗物質。不過他們的利用門檻估計更高


可樂愛奶茶


可控核聚變太難了,它被能量守恆死死的控制!就好比地上的空氣飄入天空,它們要形成雨滴與閃電一樣在落入地球,如果沒有太陽的熱量地球沒有烏雲,因為熱量的蒸發形成的,沒有熱量地球就是個大冰球。

核聚變原理也是一樣,它是往外擴散,最輕的氣體撞比它重的氣體為二次爆炸,被彈射回去再次衝擊出來為第三次爆炸,一直炸到所有氣體消失為止,它有空間值計算,氣體都散開了肯定不可能自動回來再爆炸,所以又得人工重新壓縮製造新的核裂變與核聚變,因為鎖不住氣體所以無法一個週期之間的對撞所以無法實現更永久的氣體,除非我們可以製造普通地球一樣的大氣層,如果用磁力鎖住,那麼能量守恆定律對消沒有多大作用,飛起來都是個問題,產生一個超大的磁力去鎖住核聚變與核裂變,那麼磁力產生也消耗大量的燃料與能量,所以比例上是行不通的。現在核聚變核裂變只能靠壓縮慢性釋放,利用地球引力,或太陽引力做跳板飛行。

估計很多人關於利用引力做跳板估計大家不明白什麼意思,我就打個比方,人的重量站在陸地上,那麼陸地是人的跳板我們人可以在陸地上跳躍,那麼鳥類飛行利用地球大氣壓為跳板,我們看見氣體都是往天上飄,那麼這些氣體就是跳板,所以翅膀只有速度頻率達到就可以飛行,因為它有彈性空間彈性,所以叫大氣壓力飛行,到了宇宙都是引力,因為太陽系有自己的引力,銀河系有自己的引力,宇宙之間有萬能引力,我們飛行時候,核聚變爆炸推力就撞擊到引力,這時候引力形成一種波動,就是我們所說的宇宙波動,引力之間形成一種橋式間接,相當於我們的梯子在接一個梯子,那麼外來波動從間接點進行傳波或傳感到我們的太陽系,然後我們通過探測器發現這個波段,萬有引力可是個高級互聯網通訊啊,如果沒有引力存在我們不可能看見太陽系以外的波動。

所以核聚變要是可控就是永動機了,無限循環爆炸,那麼要超光速飛行必須用到反重力還有反物質力量,如果能找到光的反光子,那最好不過了,保證速度是光的2倍,加上反物質,反重力,速度是光速的好幾倍,但這都是夢想,實現哪裡容易,我覺得持續永恆動力應該屬於黑洞粒子,唯一辦法就是黑洞,高速永遠只是一炮而已,打完了可沒有了,必須要持續動力!

可控核聚變是我們人類動力最強,持續最久的動力,是可知,以上永動機,反重力,反物質都是未知,先做看見用到的,再去實現其它的!


與自然做鬥爭



光環74037448


可控核聚變已經實驗成功☯阻礙最大的是材料的耐受性達不到持久性的要求☯


嚴冬or雪


提這種問題的人,是個典型的只說不做的亻。


Wj1365055695572318


做什麼事都要有決巧,早期人類鑽木取火多難,後來人們發明了火藥造出了柴可以拎著煤爐到處跑了。掌握了核聚變技術決巧後,每個人都能懷揣反應堆到處飛了。


用戶9192181847190


不燒錢燒材料,你是等著時間一到天上掉一個下來嗎?


阿旭廈門美年


不懂,只想不到那麼高的溫度用什麼去裝它?


層林盡染177


可控核聚變是人類走出搖籃期的里程碑。人類要想星際旅行,要想開發別的行星作為人類的第二第三家園,可控核聚變是必須要做到的。所以不管多久能實現,投入多少資源個精力都是值得的。如果把可控核聚變比喻成內燃機的話,那麼人類目前只是發現了石油而已。前路漫漫,但必須一路高歌!


隔壁的隔壁君


很快實現。五十年只能普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