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在北京逛衚衕,可以試試以下這幾條

北京有許多的衚衕,有名的三百六,無名的似牛毛。雖然隨著城市的變遷,許多的衚衕都淹沒於歷史的長河中。如果北京城有龍脈,那麼諸多的衚衕就好比是毛細血管,撐起了北京城的血脈流通。可以說北京的魂在這裡,所以許多在北京和將要來北京的人都喜歡把衚衕當做遊覽計劃之一,除了耳熟能詳南鑼鼓巷、八大胡同以外,下面為大家推薦一下北京極具特色的衚衕,作為遊覽的目的地之一。


推薦:在北京逛衚衕,可以試試以下這幾條

帽兒衚衕——皇后走過的衚衕


推薦:在北京逛衚衕,可以試試以下這幾條


因為家庭居住的原因,帽兒衚衕算是在北京胡同裡最熟悉的一條。當然帽兒衚衕的出名並不因為我曾經住在過這裡。這條連接南鑼鼓巷和地安門外大街的衚衕,真正是走出過皇后的衚衕。

末代皇后婉容當年便住在帽兒衚衕35、37號,從婉容的曾祖父郭布羅長順就住在這裡,知道皇后嫁入宮中,這裡成為了承恩公府,併成為後邸。


推薦:在北京逛衚衕,可以試試以下這幾條

除了皇后外,這條衚衕還有許多值得關注的地方:

1號:文昌廟,據說現在僅存一塊劉墉題寫的御製碑

13號:這裡曾經是民國大總統馮國璋下野後賦閒居住的院子,並在這個院子裡病故

21號:梓潼廟文昌宮,修建於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供奉文昌帝君,如今前半部分是小學。

45號:曾經是清朝的提督衙門、民國的保安部,如今是中央實驗話劇院的職工宿舍。

另外衚衕中間,還有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可園。當年是清刑部侍郎文煜宅子的一部分,整個可園佈局嚴謹,山池亭榭俱全,在現存的私人園林中保存最為完好的一處。

黑芝麻胡同——這裡賣的不是湯圓

挨著帽兒衚衕不遠,就是黑芝麻胡同。一看到這個衚衕名字,第一個反應就是湯圓,一定是個很香甜的衚衕。記得當年看北京晚報劉一達的《大酒缸》裡說的清楚,其實這條衚衕的名字來源一位糊紙馬的何姓工匠所得,當然這個產品時為了祭奠死人的用品。

這條衚衕最值得一看的便是衚衕中間13號的四合院,這座院子開始的主人是當年北京城號稱四大財主之一、榮祿的叔父,刑部尚書奎俊的住所,到了民國期間,這裡入住的是外交總長顧孟餘。

這座帶花園的建築,共有五進院落,大門一間,帶雀替,兩旁有把鼓石,門內有影壁,西邊有屏門通到1座院,倒座十二間,合瓦清水脊頂。北為二門一間,亦帶雀替,兩帝有把鼓石,過廳房八間米(含二門)為七間後罩房,前進走廊。這座院落最大的特點就是,走廊的廊柱和各房的簷柱,都比《營造則例》上規定的要粗大的多。

東棉花衚衕——電影明星的搖籃


推薦:在北京逛衚衕,可以試試以下這幾條

東棉花衚衕因為中央戲劇學院在此而被許多人知道,也是莊重的老胡同多了些許的生氣。當然跟許多北京胡同一樣,這裡的歷史不僅僅是中央戲劇學院。

東棉花衚衕15號 這個院子最漂亮的就是青磚雕花大拱門,高有四米多,周身雕滿華麗的紋飾,不但高大氣派,而且頗具“洋範兒”,據說此院是一位叫做鳳山的將軍的宅邸。這位鳳山將軍就是在辛亥革命中被刺殺的那位廣州將軍。


推薦:在北京逛衚衕,可以試試以下這幾條

東棉花衚衕39號 中央戲劇學院的所在地,這裡當年是民國時期北洋政府總理靳雲鵬的宅邸。


推薦:在北京逛衚衕,可以試試以下這幾條


鐵獅子衚衕——老北京的唐寧街


推薦:在北京逛衚衕,可以試試以下這幾條

鐵獅子衚衕除了當地的老住戶外,好多人已經不知道這個名字了,雖然這裡是北京最早的衚衕之一。為了紀念抗日英雄張自忠將軍,這裡改名為張自忠路。

之所以叫做鐵獅子衚衕,原來崇禎皇帝的老丈人的府邸就在這裡,門前有一對元朝鑄造的鐵獅子,所以就叫做鐵獅子衚衕。這位老丈人仗著女婿來頭大,聲色犬馬,還把那位陳圓圓帶入京城,也算是歷史上的一段插曲吧

衚衕裡最為知名的恐怕就是鐵獅子衚衕1號的的段祺瑞制政府舊址了,這個院子名字可多了去了,從貝子府、和親王府、老恭親王府,到清陸軍海軍部、總統府、段祺瑞府、北平衛戍區司令部,到解放後的老大人大校舍。當年三一八慘案便發生再次,於是魯迅先生為了紀念犧牲的劉和珍君,寫下來那篇膾炙人口的文章。

當年孫中山先生便在衚衕中間的承公府住到病故

磚塔衚衕——北京最古老的衚衕


推薦:在北京逛衚衕,可以試試以下這幾條

目前被各位專家公認的,北京城裡歷史最悠久的衚衕就是磚塔衚衕了,元雜劇張羽煮海里便曾經提到過這個衚衕。

位於西四牌樓的磚塔衚衕,因為金元之際高僧萬松老人的葬骨塔而得名,如今這座塔還矗立著,如今這裡開闢了老北京書籍交流的正陽書局,有空可以來這裡看看書逗逗貓曬曬太陽,回憶一下曾經的北京城。

1923年,魯迅與周作人反目後,便搬到了磚塔衚衕,如今的84號院,眾所周知的《祝福》、《中國小說史略》便這裡完成

磚塔衚衕95號院,是當年鴛鴦蝴蝶派作家張恨水居住的地方,並在這裡走完了自己的人生。

另外在衚衕中部,還有一座護國關帝廟,據傳這裡當年是太監小德張的外宅,而且歷史記載的用的居然是黃色和綠色的琉璃瓦。

東交民巷——老北京的使館街


推薦:在北京逛衚衕,可以試試以下這幾條


東交民巷西起天安門廣場東路,東至崇文門內大街,全長近1.6公里(算上西交民巷,共3公里),是老北京最長的一條衚衕。

元大都的時候,這裡緊挨通惠河運糧船卸貨的地方,所以又叫江米巷。明代這裡因為是禮部和鴻臚寺所在地,到了清代這裡改名為四譯館,開始接納各國使節住在這裡。

從清末開始,這裡便成了各國列強的使館所在地,目前這裡還遺存著法國使館、奧匈使館、比利時使館、日本公使館和使館、意大利使館、英國使館、正金銀行、花旗銀行、東方匯理銀行、俄華銀行和國際俱樂部及法國兵營等二十世紀初的外國建築。

另外東交民巷甲13號,是修建於1901年的哥特式建築——聖彌厄爾教堂


推薦:在北京逛衚衕,可以試試以下這幾條

由於建築的特點,也使得這裡成為了北京城裡的網紅打卡地。

琉璃廠——文人出沒,跟著長學問


推薦:在北京逛衚衕,可以試試以下這幾條

要說舊時北京城最有文化的地方,非和平門外面琉璃廠莫屬。琉璃廠起源於清代,當時各地來京參加科舉考試的舉人大多集中住在這一帶,因此在這裡出售書籍和筆墨紙硯的店鋪較多,形成了較濃的文化氛圍

琉璃廠有許多著名老店,如槐蔭山房、茹古齋、古藝齋、瑞成齋、萃文閣、一得閣、李福壽筆莊等,還有中國最大的古舊書店中國書店,以及西琉璃廠原有的三大書局——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世界書局。而琉璃廠最著名的老店則是榮寶齋。


推薦:在北京逛衚衕,可以試試以下這幾條

另外,琉璃廠還是北京當年最熱鬧的廠甸廟會所在地。


推薦:在北京逛衚衕,可以試試以下這幾條


留學路衚衕——最有煙火氣的衚衕


推薦:在北京逛衚衕,可以試試以下這幾條

來北京玩的一般都是扎到鼓樓東四南鑼前門去找衚衕玩,但殊不知位於珠市口西大街(兩廣大街)以南,靠近北京中軸線的西南部地區的這條名為留學路的衚衕。

民國期間,留學路頗為繁華,有“小大柵欄”之稱,有酒缸、飯館、浴池、水果鋪、牛肉鋪、首飾樓、包子鋪、燒餅鋪等。歷史最為悠久的廣來油鹽店,據云開業於至元五年(1339),其時正當元朝中葉偏後。現大部析為民居。

學路南口路東第一個門為連升店,童年的侯寶林住不起租賃的房屋,就在此店生活,每天租費三枚銅板。中國相聲“狀元”的悲慘生活,是舊中國百姓生活的縮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