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事不順的人,往往踩了這6個“陷阱”,意識到,定要合理躲避

常聽到有人感慨:我這人天生命不好,做什麼都不順。殊不知,福禍無門,惟人自召,所謂的福分與災禍並非上天註定,而是你平日的一言一行,所作所為所招納的。


是福是禍,全然在於你的為人處世,就像《太上感應篇》中所言: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諸事不順的人,往往踩了這6個“陷阱”,意識到,定要合理躲避

唯有正視自我,端正自我,方有機會改變自我的運勢。

正如,晚清時期的重臣曾國藩,年輕時鬱郁不得志,多次科考未中,初入官場屢屢碰壁,後來進行自我反省,總結出了人生六大戒律,並且嚴格遵守,往後的仕途可以說是來了個大反轉,十年7次升遷,官至二品,成為國家肱股之臣。

不得不說,曾老的人生六戒,也是他人生轉折的一個助力點。當你諸事不順,或者不想倒黴時,不妨對照著一看,看看自己是否踩了這6個“陷阱”。

諸事不順的人,往往踩了這6個“陷阱”,意識到,定要合理躲避

曾國藩

第一戒:久利之事無為,眾爭之地勿往


極具誘惑性的事情不要去做,誘惑的背後往往帶著陷阱,任何事情都不會像表面那般簡單,定要保持清醒和理智,合理認識、分析眼前事。


大家哄搶爭奪的地方不要前往,再有價值的東西,都會因為人多而貶值,除非你有十足的把握,否則只會成為炮灰。


戒投機心理,戒從眾心理

諸事不順的人,往往踩了這6個“陷阱”,意識到,定要合理躲避

第二戒: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切莫因旁人道德上的小瑕疵就全盤否定這個人好,也莫因與旁人的小矛盾就忘卻旁人曾給你的恩惠。


要全面的看待一個人,包容他的缺點和瑕疵,才能結交到真正的朋友,倘若是因為一點小事就撕破臉皮,得理不饒人,你的人緣會越來越差。


戒斤斤計較,戒小肚雞腸。

諸事不順的人,往往踩了這6個“陷阱”,意識到,定要合理躲避

第三戒:說人之短乃護己之短,誇己之長乃忌人之長


背後說人的缺點和弱點,往往是為了掩飾自身的缺點和弱點;人前炫耀自己的優點,往往是為了虛榮心作祟,嫉妒別人罷了。


損人利己,這樣的行徑,往往會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得不償失。況且隔牆有耳,被他人傳出去,會給自己招惹不必要的災禍。


與人交談時,戒損人戒利己,這兩種話不要多說,管住嘴,才能不惹是生非。

諸事不順的人,往往踩了這6個“陷阱”,意識到,定要合理躲避

第四戒: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


面對好處,唯有懂得合理分配,共享利益,才能抓住人心,穩住江山;謀劃事情時,幾個主心骨一起商議即可,切莫眾人共商議,人口不一,難以顧全不說,還會洩露機密。


與人共事時,戒獨吞利益,戒眾人共議


第五戒: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普通人起點低,在沒有做出成績的時候,最應戒除的就是懶散、懈怠的毛病,保持勤勉,事必躬親,才能成事的希望;


高起點的人,比如有天賦、有才華之人,最應該戒除的是狂傲、蠻橫的毛病,保持謙虛和謹慎,否則很容易摔跟頭。

諸事不順的人,往往踩了這6個“陷阱”,意識到,定要合理躲避

普通人戒除懶惰,有才之人戒除狂傲。


第六戒: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想要取得大的成就,首先要有豐富的閱歷和經驗,才華和學歷只是輔助作用;想要成就大事業,僅僅人為拼搏謀劃還不夠,還有看天意,瞅準時機和形勢下手,才有希望。


戒紙上談兵,戒盲目行動


記住曾國藩這人生六戒,合理規避這6點,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順。


諸事不順的人,往往踩了這6個“陷阱”,意識到,定要合理躲避

書法名家 馮濤老師 手寫真跡 《人生六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