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兴旺和福气,取决于二件事



家庭是我们温馨的港湾,我们每个人都出身于自己的家庭,不管家庭贫穷还是富有,家庭都是生养我们的地方。在我们的内心中,家庭有着特殊的地位。

我们从小就立下了志向,希望自己早日成才,将来能够光耀门楣,这个门楣就是自己的家门。当我们出门在外拼搏奋斗的时候,不管再苦再累,只要回到家中,见到亲人的面容,就能洗去纤尘,感觉到家庭的温暖。

所以南怀瑾大师才说:“家人围坐,灯火可亲。”很多普通的家庭,未必有数之不尽的财富,但是只要一家人和睦的生活在一起,就连灯火都会透露出温馨和幸福。

曾国藩也在家书中告诫家族子弟:“子孙向学则家门兴,家庭和睦则福运来。”子孙向学、家庭和睦就是曾国藩这位老祖宗的忠告:一个家庭的福气,往往取决于这二件事。

家庭兴旺和福气,取决于二件事


一、子孙向学

在世俗的看法中,我们如何去评定一个家庭是否有福气,很多人都会看这个家庭是不是非常有钱。俗话说:“贫贱家庭百事哀。”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很多贫寒的家庭,他们因为缺衣少食,日子过得很苦。甚至还容易被人瞧不起,所以这样的家庭一定过得不幸福,其实这种想法并不正确。

记得在我小时候,我的家庭就非常贫寒,父母在外打工,我是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那时候家中连吃饱饭都很困难,我穿的衣服,都是亲戚朋友不要的旧衣服。过年也未必吃得上肉,过生日更没有蛋糕,每年生日时,爷爷给我煮一个鸡蛋,我就觉得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情。现在虽然有了钱,想要什么都能够得到满足,但是再也没有过去的幸福感了。

对于富贵的家庭来说,也不是钱越多就越好,家人就越会感到幸福。很多富家子弟,他们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不仅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且什么都不用努力,都能享有这一切。在人生中有一种“不值得”原理,一个人不用付出就能得到最好的,自己去拼搏努力,得到的也未必会更好。既然这样,又何必去费力气奋斗,这是不值得的。

所以富贵人家的子弟,就很容易变得懒惰,让自己失去进取之心。这样不仅人会越来越沉沦,沉迷于吃喝玩乐,甚至还会肆意挥霍,做出败家的举动。这就很容易给家庭带来衰败,所以说家庭太过富有,对子孙未必是福气。一个人能够出身在富裕的家庭,跟普通人相比,固然是一种幸运。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自己养成好学上进的习惯,这样不管自己身处什么环境,都能通过努力让自己成才。通过自己的能力建功立业,光耀门楣,这才是自己之福,也是家庭之福。

家庭兴旺和福气,取决于二件事


二、家庭和睦

“兴家靠勤,保家靠和。”这是曾国藩留给子孙的家训箴言。兴家靠勤,其实很好理解,一个家庭就算暂时还没有发迹,但是只要家人能够勤奋努力,不断的积极进取,日积月累之下,就能为家庭积累下财富,让家庭变得越来越富裕。但是一个家庭如果有钱之后,家人却因为利益而起纷争,整天家无宁日,这就会给家庭带来衰败。

所以说,一个家庭在兴家之后,想要常保家庭的福气,一定要有和睦的家庭氛围。否则家人之间的纷争,不仅会让外人看笑话,甚至还会有人欺上门来,给家庭带来莫测的祸患。俗话说:“和气生财。”唯有家人和睦,才能和气生财,这才是家庭安宁之道,也是家庭兴旺之道。曾国藩所说“保家在和”,也并不仅仅家人之间要和睦,我们和乡邻之间也要有和气,这样才能趋利避害。

清朝的时候,宰相张英老家的邻居要翻修房子,占了张家的三尺地,家中的族人不愿意,跟邻居起了纷争,于是就写信把这件事告诉了张英。张英知道之后,给家人回了一封信,这样说:“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家人就把地往后让了三尺,邻居被张英的言行所感动,也把房子往后让了三尺,这就是“六尺巷”的典故。

张英能够身居高位,一生都非常有贵气,这跟他推崇和睦的家风有很大的关系,这就是“以和为贵”的道理。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能够内修家和,外修人和,就能避免是非和麻烦,免去很多祸患的发生。这样就能给家庭带来兴旺,这才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气,一定要重视了。

子孙向学的家庭,随着子孙成才,家庭也会因此而受益。家风和睦的家庭,能够得到长久的安宁,这才是家庭兴旺的根基。快看看你家有吗?有一个也很好,若都能做到,就是家庭福气来临的喜兆,恭喜了。

家庭兴旺和福气,取决于二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