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榜样力量 唱响模范赞歌——滁州市2019年度先进典型选树工作情况综述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崇尚英雄、尊重模范、学习先进、争当表率成为新风尚。去年以来,我市坚持以先进典型选树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建立健全统筹推进、典型挖掘、严格考察、会商评估、逐层推报、立体宣传、示范引领等七大工作机制,着力在“四个起来”上下功夫,形成了先进典型层出不穷、新老典型交相辉映的生动局面。2019年,全市共有110多人(集体)当选省级以上先进典型,是2018年总和的2倍多,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共有28人次(集体)荣获国家级荣誉嘉奖,其中陈贤、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荣获国家“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高青旺、高红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马艳家庭入选全国“最美家庭”,韩先春等16人获评“中国好人”。

全面覆盖,先进典型“树”起来

我市坚持“条块结合、两线结合、扩大覆盖”方法,持续发掘一批树得起、立得住、过得硬、叫得响、推得开的先进典型。一是纵向到底。建立健全先进典型线索“月推报、月评估、月选树”机制,从乡镇、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抓起,通过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社会评荐相结合,实现网格、村(社区)、乡镇(街道)、县(市、区)级和市级五级先进典型自下而上纵向推选全覆盖。二是横向到边。健全重大典型会商评估机制,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会同工会、团委、妇联、教体、卫计、司法等行业系统以评选劳动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脱贫头雁、最美退役军人等为载体,广泛推举先进典型。三是线上到位。在各级文明网站开设好人线索推荐平台,开通热线电话、微信、微博等推荐途径,让群众随时随地推荐身边好人好事。从改革先锋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群体,到皇甫山“新愚公”高青旺一家四代;从“最美警花”房玲玲,到援疆援藏6年的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奋斗者”陈贤;从全国“最美家庭”“技术标兵”马艳,到90岁的乡村退休教师严明友,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好人、典型不断被发掘出来,犹如一盏盏明灯,照亮并温暖着更多人砥砺前行。

广泛宣传,先进典型“活”起来

我市坚持市县协同行动、内宣外宣网宣共同发力,对先进典型开展“分行业、高密度、常态化”宣传,推动典型学习宣传向基层去、向心里走。一是完善“典型库”。注重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统一,在各级分层推选的基础上,建立“典型报道线索库”和“基础资源库、市级选树库、重大典型库”“一大库、三小库”,实现“推选一批、贮存一批、宣传一批”的动态管理。结合三八、五一、五四、七一等重要时间节点,有计划、有重点地推出先进典型,切实做到“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二是巩固“主阵地”。持续组织滁州日报、滁州市广播电视台、滁州网、“美好滁州”“双微”等主要新闻单位、网站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统一开设典型宣传“榜样”“德耀皖东”等栏目,互相联动、同频共振,集中统一刊发(播)相关典型报道。三是坚持“艺术性”。组织线上线下好人戏剧巡演、典型事迹巡讲,将先进事迹改编成黄梅戏、花鼓戏,拍成微电影、电视剧,写成小说、歌曲。 精心制作以先进典型事迹为原型的优秀微视频公益广告作品,在车站、公园、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大型户外广告、电子显示屏等社会媒介展示宣传。

帮扶礼遇,先进典型“实”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我市修订《滁州市帮扶礼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时代楷模实施办法》,坚持从6个方面礼遇、8个方面帮扶,全力做好先进模范帮扶礼遇工作。一是精神嘉奖。对群众推选产生的基层典型,由基层党组织张红榜、发喜报。对县级以上先进模范,举办隆重颁奖仪式,披绶带、戴红花、发证书。二是物质奖励。对获得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时代楷模荣誉的先进典型,给予1000元至50000元的物质奖励。三是政治关注。优先推荐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时代楷模担任各级“两代表一委员”,并优先发展成为党员。四是社会优待。对先进典型在公共服务上给予倾斜和优先,在就业就医就学等方面给予优惠和照顾,组织文艺家为他们写春联、拍全家福、演节目,让他们既有“面子”又有“里子”。五是扶持生产。我市作为全省道德信贷工程首个试点城市,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创新思路,联合有关金融机构以诚信做抵押,以道德做担保,向先进典型发放小额信贷资金,帮助他们发展生产、改善经营。

如火如荼,先进典型“动”起来

“启事在教诲,成事在榜样”“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市坚持务实戒虚、落细落小,着力抓名人、抓载体,推动“名人做好人”“好人成名人”。一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扩大道德建设覆盖面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推动成立先进典型领衔的志愿服务组织。实施“名人做好人”计划,联合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等,对教育科技体育界代表人物、文艺名家、知名企业家等公众人物制定具体引导办法和约束机制。二是发挥实践载体作用。推深做实全市157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着力打造融理论武装、道德教化、志愿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和精神家园,广泛动员和运用社会力量,组建8类2524支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25.3万名志愿者累计开展活动1.4万余场,覆盖群众153万余人次,形成人人学习党的理论、处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局面。

施文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