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為啥有時有29?凱撒大帝:我說的


2月為啥有時有29?凱撒大帝:我說的

以後會不會沒有“2月29日”了呢?會的。由於地球-月亮系統的潮汐力,使得地球自轉越來越慢、一天也就變長了,大約每世紀增加14毫秒。也就是說,若干年後,就不需要加“2月29日”了——多久呢?額,大約再過4000000年吧……

公元前45年以前,羅馬共和國一直沿用的是羅馬曆法。

2月是固定的28天,一年365天。

那時,七月還不叫July呢,叫Quintilis(昆蒂利斯)。

凱撒與七月(July)

公元前49年,凱撒大軍平定了羅馬;他集大權於一身,當上了羅馬共和國的無冕之皇,有愷撒大帝之稱。

此前,他征服了高盧全境(現在的法國)、跨越萊茵河擊敗了日耳曼(現在的德國)、渡過英吉利海峽抵達不列顛(現在的英國),最遠曾到達日斯巴尼亞 (現在的西班牙)、以及托勒密王朝統治的埃及。聲望日盛。

2月為啥有時有29?凱撒大帝:我說的

凱撒大帝雕像:圖斯克魯姆肖像(Tusculum portrait); 這是目前唯一留存下來的、雕刻於凱撒生活時期的凱

羅馬共和國參議院任命他為“終身獨裁官”和“國父”。

並且,凱撒出生的月份,七月(Quintilis),以凱撒的名字“儒略·愷撒(Julius Caesar)”重新命名為:July。

七月,是當時北半球大多數地區平均來說最溫暖的、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季節。

凱撒與“2月29日”

公元前48~47年,凱撒曾逗留古埃及。

期間,“埃及豔后”、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末代女王、凱撒的情人克利奧帕特拉七世,把古希臘天文學家、數學家索西琴尼(Sosigenes)介紹給凱撒認識——由此,凱撒做出了他最重要的、利國利民的變革之一:改革曆法。

當時使用的羅馬曆法來源於月球的運動,沒法跟季節保持一致,這不利於農民依據日曆進行季節性播種。

“民以食為天”,這日曆有點坑,還讓不讓人好好種地了?!

並且,索西琴尼告訴凱撒,一年如果是365天的話,那麼每四年大約就會差一天;長此以往,冬天就會慢慢挪到以您凱撒大帝命名的七月(July)啦……

凱撒一聽,這咋行,影響我偉光正的形象啊!我應該是最溫暖的!

2月為啥有時有29?凱撒大帝:我說的

於是,在索西琴尼的建議和幫助下,凱撒將羅馬曆法換成了基於太陽運動的埃及曆法;而且,每四年在2月底增加一個閏日(2月29日)。

這樣一年的長度就是365.25天,大大減小了曆法和太陽年之間的差異(地球繞太陽轉一圈的實際時間是365.24219天)。

加了閏日的那年稱為閏年。這一新曆法稱為“儒略曆(Julian Calendar)”。

公曆:格里曆

儒略曆於公元前45年1月1日開始實行。該日曆幾乎與當前還在使用的西方日曆相同。

公元1582年,天主教皇格里十三世進一步修正了曆法,增加“尾數是00的年份不閏,除非能被400整法”的規則。這一曆法稱為“格里曆(Gregorian Calendar)”。

格里曆就是現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使用的標準日曆。

格里曆大約在明末傳入中國。辛亥革命爆發後次年,即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時,用格里曆取代了傳統的農曆,定為國曆;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繼續使用格里曆。


【微信關注“太空望遠鏡”ID:Space_Telescope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