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種愛情註定沒結果,亦舒在這本書裡寫的很清楚

我們在學生時代,有沒有曾經非常佩服某位老師進而生出傾慕之情呢?似乎男生女生都有。這種仰慕大部分會隨著時間一起流逝。當我們認識到更多的人懂得更多道理,再回過頭來看會發現,自己當時的傾慕委實可笑,說到底也只是青春歲月的一抹亮色罷了。

當然極少有人將傾慕之情化為愛慕之情,甚至於做出實際行動。做出行動的後果到後來大部分是兩敗俱傷,得之圓滿的結果很少。

例如說,寫透了愛情故事的瓊瑤阿姨自己身上發生的故事,她不是嚴格的師生戀,但神似,只不過對象是她當時的編輯老師罷了。


哪一種愛情註定沒結果,亦舒在這本書裡寫的很清楚

這段總體上不道德的愛情雖然秀了大半輩子的恩愛,但最後仍然以狗血劇結束。還引起了網絡上一致的討伐戰。

而亦舒師太對這些現象就看得很透徹了,在這本書裡,她細緻刻畫了一個師生戀的故事。當事人雙方的情愫如何緩慢發生至激越再至頹敗,他們又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可以拿來作為典型整合分析了。不道德的感情面臨著同樣世俗與難解的問題。

哪一種愛情註定沒結果,亦舒在這本書裡寫的很清楚

1,因為對才華的仰慕而產生的不道德的感情

亦舒的《人淡如菊》講述了一位在國外求學的女學生戀上自己教授的故事。

雙十年華的乖乖女,典型的好學生形象,正規值青蔥歲月,傾慕講臺上激揚文字的老師。女學生眼中的他:溫文爾雅,氣質,風度,學識俱佳,四十五歲,外貌上看只有三十七八,像一座高山,高山仰止,景行行之,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學生被打動,心裡已經有了小算盤,想要和老師在一起。年輕人的感情就是這樣事無忌憚,喜歡了就勇敢去追,不在乎流言蜚語。

而她的這份感情完全是因為自己不諳世事,沒有見識過知識更淵博的人,所以輕易被吸引,也因為不諳世事,不知道這件事其實是在玩火,很可能引火燒身。女主並不懂,飛蛾撲火般躍躍欲試。

她學業完成歸國一段時間後,又飛回學校,潛意識裡是想見他。 這次見面,她已畢業,不再是他坐在教室裡的學生,身份有微妙變化。他找了份工作,開始租房。

簡單直接的方式,邀請老師,表明心意,其實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的事情。這世上十之八九的男人不會拒絕引誘,男人本性如此。

哪一種愛情註定沒結果,亦舒在這本書裡寫的很清楚

教授並未發乎情止乎禮,對她短暫的退縮,這很難說其實是不是欲拒還迎的伎倆。然後回家和結髮妻子提出分手要求,到學生住處生活。細想來,是不是混蛋透頂?好歹也是為人師表的老師,做事卻不顧道德的壓力,全無社會感。

從客觀來看,中年人,事業並無大起色,中下產階級家庭,妻子典型的家庭主婦形象,並無沉魚落雁之容貌,這麼多年對他已經失去了吸引力。女兒升初中,玲瓏剔透。兩人十幾年的婚姻亦趨於平淡。

此時一個正當年齡,鮮活的姑娘示好,老師定力開始動搖,是要平淡的生活找一個呼吸的突破口。他的家庭生活不美滿嗎?並不。妻子溫柔女兒可愛。但這並不代表他會去珍惜去維護。

這也是如今社會情感事件越發多的原因之一,一方面是想要生活多點色彩,卻不知道這傷害了別人。別一方面是人的心理浮躁,面對這光怪陸離的世界失去定力,開始放縱自己的慾望,不懂得約束自己。

哪一種愛情註定沒結果,亦舒在這本書裡寫的很清楚

2,感情都存在著千瘡百孔的另一面

她的房子租金昂貴,而她只是剛畢業的沒工作經驗的普通工薪階層,並不能找到十分滿意的工作,薪水微薄,連養活自己都很困難。每月需要國內父母再打錢過來填補,日子過的拮拮据據。

而她的情人老師呢,雖然人和她在一起了,但是當然還是應該要負擔原先的那個家庭開支了。這樣每月已無盈餘,更別說拿出資金來和她共同開支了。

其實她從未想過要這個男人補貼開銷,她對他只有痴戀,在一起每天見他已知足。就是這樣一往無前單純的情意。

這和很多美好的愛情故事的開始一樣,如果 一方動了感情就會一頭扎進去,並不會考慮很多現實因素。對,年輕的時候,都是有情飲水飽。

但是,生活不只是愛情啊,它更需要的是麵包,連最基本的生活若都無法保障,又何來浪漫的風花雪月呢,雞毛蒜皮分分鐘把一顆柔軟的心擊垮。

女主雖然並不是貪圖老師的錢財才選擇和他在一起,況且對方也沒有什麼錢財好讓人覬覦的。她只是貪慕他所謂的才華而已。但是當共同在一個屋簷下生活,很多細枝末節的小矛盾暴露出來,發現原來這位自己喜歡的人也有很多讓人無法忍受的缺點,想當初是怎樣會讓人看上他的呢?

就像李敖和胡因夢的故事一樣,結婚後沒幾天看到了胡在衛生間,李先生心裡的美人形象轟然倒塌。此後在公眾場合,李說了很多次胡的這個梗,算是相當不給面子了。


哪一種愛情註定沒結果,亦舒在這本書裡寫的很清楚


所以《人淡如菊》這個故事中的兩個人生活在一起時,感情不可避免慢慢淡化。

3,熱烈之後的鏡花水月

哪怕經濟暫時未成為問題,兩人感情也並不如先前般熱烈。

例如說她並不愛燒菜做飯,一點興趣也無,且根本未曾嚮往過此充滿煙火氣的家庭生活。於是心中點點困惑漫延。心想難道相愛的人在一起就要把激情埋沒在家務生活中嗎?如果愛情也包括每天要為對方準備一桌飯菜,那麼情願不要。

其實想起來也完全可以理解,她是剛入社會的女學生,有著大好的前程,有著許多有趣的事物等著去發現,心態熱烈而奔放,又怎麼會安於家務安於沒生氣的生活呢?

再加上教授的妻子上門取鬧,她哪見過這仗勢怎麼也應付不了,只能落荒而逃,感覺被人如此辱罵簡直是奇恥大辱。

她被警察解圍,後者勸她一句,以你樣貌,外面好男子大把可選,為何來趟此渾水,湊這熱鬧,大好的青春埋沒?

這幾句話真是滲透了本質,年輕貌美的姑娘為啥而陷入這不道德的感情中,你是在貪戀些什麼呢?如果足夠清醒也及時投身才對。

哪一種愛情註定沒結果,亦舒在這本書裡寫的很清楚

老師的女兒又不動聲色來挑戰,這對母女真是聯手開始打響了家庭保衛戰,誓死捍衛家庭的完整性,要讓父親迴歸家庭。

她最終心理防線崩潰,選擇結束戀情,而教授亦保持沉默,未用心挽留。或許他潛識裡,已開始後悔,想要回歸家庭,又怕傷害對方,正好對方主動離開,不用他出手。

真是很荒謬,男人半途摘了野花,開始一場豔遇,但是又承受不了如此做的代價,選擇沉默且迴歸家庭,不與她一起對抗,留下她一個人為這個選擇做出代價,去療傷,去面對。真是無恥無責任感之極。

聯想到前不久的“且行且珍惜”事件,簡直是如出一轍。在外面荒唐被妻子一句話喊了回來,留下 另一方被千夫所指,雖然另一方也並不值得同情,本身所做出的行為就是不經過大腦思想,世上優秀的男子如過江之鯽,為什麼選擇一位有婦之夫呢?可見一個人的情商真的太重要了,這雷區能踩嗎?當初這樣做,就應該想到結果啊。

所以女孩子們樹立走向的價值觀,戀愛觀真是太重要了。

老套的故事,簡單的道理,故事的結局亦符合紅塵事物發展規律,正常的光明的可以暴露在陽光下的感情才有可能長久,聯結在一起的人需有對等的情感交流,頭昏腦脹的情緒退卻,飲食男女需要的只是安全的現實的歸宿。

哪一種愛情註定沒結果,亦舒在這本書裡寫的很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