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怎樣看待家暴這個問題?家暴後要如何保護自己?

花開4半夏


答:本人很不喜歡家暴,如果我老公對我家暴我會馬上跟他離婚,能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第三次,我說一下以前聽說過的故事…

以前記得有一個東北的同事說,他們哪有一個老鄉妯娌倆個都跑到山東來打工了,原因是在家過不下去了。

記她以前講過,老大兩口子在家吵架,吵到動手,老二媳婦抱著孩子來老大家玩,看他兩口打起來了,於是上前勸架,老二老公來了,看見媳婦抱著自己孩子去跟前拉架,老二把孩子搶過來之後,超老婆就開打,原因就是怕老婆抱著孩子去拉架別傷著孩子,後來兄弟兩個一起打老婆,一次兩次後來成家常便飯了,後來妯娌倆逃出來了,可是家人在還在那她們收到要挾又被抓回去了,回去之後變本加厲,更是家常便飯,妯娌倆在一起商量著給家人一起買票一起逃出來了。

當時聽了這個故事還不信感覺好像是到了野人時代裡,野人的話估計也不會這樣一言不發動手就打。

後來我認識我老公,結婚前聊起來我就說過,如果我老公敢打我一下我立馬跟他離婚,所以結婚要想好了,不想離婚,婚後就不能動手,婚後管不住自己的手,乾脆現在就不要結婚。

個人認為家暴那些必須保護好自己,如果有一次,有些還實在不想離婚,捨不得孩子的,想給他機會的,我只能說給一次機會可以,絕對不能給第二次機會,要不到時後悔都晚了


辣媽尋美食


家暴只有0次和無數次,發生一次就該警醒了。

我懷孕的時候,就被打了,雖然沒有到被打的特別厲害的樣子,但孕期被打,這個事我是難受了很久,那會就覺得這個男人在我懷孕時就打我,應該是不可靠的!只是因為有孩子,我選擇了暫時忍讓,但我對他會越來越冷淡,如果他改過變好,也許就這麼過下去,然而,事實證明,暴力這個事情真的是有了開頭,後面會越來越順手。

直到孩子一歲半時,某半夜,因為一點小事吵起來,他突然暴打我的頭,我的感覺是他把我往死裡打,孩子嚇得哇哇大哭!那一刻,心死!立刻決定我再也不認,婚必離!

當晚報警,警察讓我去找婦聯,說婦聯有經驗可以告訴我怎麼處理這個事。然後,婦聯,驗傷,居委會調解,我拒絕調和,直接找了律師,起訴離婚。

這中間,有過被威脅,尤其是拿孩子的撫養權威脅我,然而,經歷太多,我那會心裡太清楚這一次不離,於我於孩子害大於利。堅持不撤訴,開庭那天他不到庭,法官後面說可能不給離婚,讓我半年後可以再起訴判離的可能性會大些。很失望,然後因為他突然說要帶孩子回老家,說他有權利帶走,那會判決書還沒下來,我肯定不給,就又大吵起來,他氣頭上說離,我立馬把證據保存好,第二天立刻給法官電話說,男方同意離婚。結局就是離婚,撫養權在我手。撫養費給過一次就再也沒給過了,我也不在乎,不想跟他有瓜葛。


哈哈露露我的寶


宇芽最近在網上放出一段視頻,爆出自己經常被家暴的事件,視頻中宇芽被坨坨強拖出電梯施暴。這段視頻迅速發酵,吸引了廣泛注意,引起大家對於家暴問題的關注與討論。

宇芽並不是個例,但因為宇芽這一次勇敢的發聲,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站出來,由於女性生理上處於弱勢,導致女性是家暴中絕大多數的受害者。大多數女性在被家暴後,和宇芽一樣選擇隱忍和原諒,有的人是被感情牽絆,還會有所期盼,有的人為了家庭為了孩子,或者有其他理由,導致很多人在被家暴後沒能及時擺脫,反而在之後受到了更加嚴重的傷害。

家暴對一個人來說是很可怕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傷害,可能在心理上也會毀了一個健康的人。心軟只會引起多次傷害很多女性在經歷家暴初期,總是會選擇原諒,她們往往期盼著對方的懊悔與承諾是真摯且可信的。但是大多數情況是,有了第一次,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女人不能軟弱,你越軟弱,對方越能無節制地對你進行非人道的傷害與侮辱。打一巴掌給顆糖,好了傷疤忘了疼,心軟的原諒,只會讓對方更加的變本加厲!

離婚不是家暴的終結方式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不要在問題沒有解決的情況下強硬地離婚,可能會讓暴力升級。我們需要找到問題的根源,保護自己。兩個人有矛盾、衝突,我們要把它消解,之後再想下一步的解決方案。蒐集證據,維護權益家暴之後可能受害者覺得報警會有所顧慮,但是,報警的話警察的效率是最高的,他們比任何人都來得快,還能幫助收集證據,而且組織家暴的效果最好。

很多時候收集證據是為我們自己維權尋求保護最好的手段,所以如果經歷家暴,一定要盡力收集證據,提高求助、維權意識。宇芽就是錯過了最佳的報警時間,也沒有在第一時間進行傷情鑑定,所以施暴者才無法受到該有的懲罰。家暴不屬於情侶或夫妻吵架的正常範疇,它本質上就是一種人格侮辱與身體迫害,我們要堅決抵制家暴,對任何形式的家暴說不,我們要勇敢地站出來,尋求幫助,只有這樣才能走出陰霾,終結噩夢。


浪子彥小小超


婦女在面對第一次家庭暴力,就應該要有反抗意識,這裡並不是指以暴制暴,大多數女性在體力是無法與男性抗衡的。如果說真有力大無窮的女漢子,那就基本不存在有家庭暴力(除非故意忍讓)。

家暴中的婦女要明白一個道理,能對婦女施虐的男人,其性格必須有暴戾的一面,不會也不可能有平等這個概念。他們多數會有一種狂妄的大男子主義心理作崇,其潛意識裡老婆就是他的附屬品,想怎麼處置就怎麼處置。

婦女如果在遭受家暴的初期,沒有任何反抗意識,呈現一種逆來順受的態度,那麼之後頻繁的家庭暴力就順理成章。家暴中的施虐者根本就不會當受害者是家庭裡平等的成員,人生的伴侶,因此他們才會肆無忌憚施虐。

為什麼很多女性在受到家暴,沒有反抗意識,不離開施虐者呢?

首先,女性天生柔弱,在面對施虐者的暴力威脅或毆打時,恐懼的種子就會在心中發芽,久而久之,看到施虐者就會產生害怕的條件反射。施虐者也藉此通過直接或間接的威脅,讓婦發覺得如果離開或反抗他,後果會更嚴重,例如受到更嚴重的暴力毆打。

其次,施虐者偶爾會對受害婦女做出一些“噓寒問暖”的表面現象,這給受害者產生一種,施虐者並不是壞透了的假象,她們會想到如果能聽他的話,不惹他生氣,也許就不會再對自己進行家暴。

最後,為了所謂的面子或是孩子,一些受害者不僅不把受到家暴的遭遇告訴別人,反而與施虐者一道隱瞞和遮掩,在外人面前假裝是幸福和睦的一家人。

以上三點,可以說是目前大多數遭受家暴婦女最常見的表現。然而通過多數家暴的事件,我們看到這些逆來順受的受害者,結局無一不是悲慘的,要麼被毆打致死,要麼就是瘋了。

因此,婦女面對家庭暴力,一定要有反抗意識,在第一次遭受家庭暴力就要說“不”。同時要明白,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受到法律的保護,不是誰的附屬品,更不要因為害怕有離開或是反抗的行為,遭到更大的暴力。

所謂反抗意識,並不指激烈的體力對抗,而迂迴的尋求一切方法和外部力量保護自己,最終達到遠離施虐者,以及這個地獄般的家的目的。這外部力量,可以有警察、單位、當地政府、婦聯,甚至孃家。

最後劃重點,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中第三章的第十三條規定: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單位、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婦女聯合會等單位投訴、反映或者求助。有關單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訴、反映或者求助後,應當給予幫助、處理。


小雨來說事


為一個女人,面對男人對女人的家暴行為,我出離憤怒。自古以來,女人都是以“弱女子”的形象出現在我們的文化中,甚至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女人還是男人的“附屬品”,既然是“附屬品”那“任人魚肉”是正常的。但現在高度發達文明的社會,男人對女人家暴,是一種極端惡劣、極端可恥的行為。

那麼面對男人的家暴,女人該如何保護自己?首先要明白家暴的原因,是可調和的矛盾還是不可調和的矛盾,男人是不是無理取鬧,脾氣暴躁而家暴,家暴是偶然而為之,還是長期存在的?綜合分析這些因素後,採取不同的應對和維權措施。

如果男人家暴原因自己也有錯,男人只是一次偶然的衝動而家暴,雙方的矛盾還是可以調和的,那麼面對家暴,男人就應該尋求雙方溝通解決的辦法,必要時也不要抱著“家醜不外揚”的死觀念,尋求一下雙方父母的調解幫助,甚至有必要尋找一些第三方的維權組織,如婦聯等的調解幫助,儘量化解矛盾。

如果男人的家暴是一種習慣行為,常常無理取鬧對女人實施家暴,而雙方也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那麼在此奉權男人們早日離開這樣的“渣男”,為留下一些有利於離婚財產分割、子女撫養等判決的有利證據,建議女人保留好被家暴的證據,如報警尋求警方的協助立案,留下就醫時的驗傷證明等,最大化地保護好自己的權益。

不過,對女人而言,避免家暴“預防”勝於“治療”。所謂的“預防”,就是在與男人談戀愛、結婚前要擦亮眼睛看清楚準備託付一生的男人,如果在戀愛期間已明確感知男人有暴力傾向或者有一些不良心理問題的,要懂得“及時止損”,而不是在婚後才後悔。之前也有所聞,一些極端的男人在戀愛時就具有絕對的控制慾,不讓女人接觸其他男人,女人稍有不從就以“自殺”或揚言要“殺你全家”這樣來威脅女人的,這種男人本身可能已有心理疾病或性格扭曲,這時女人絕對不要被愛情衝昏頭腦,要及早抽身,遠離危險源。所以廣大的女人們請記住,對於家暴預防遠遠勝於治療。


蕙心千千結


家暴看程度

當被家暴的對象的小孩,家暴的很嚴重,可以直接報警來維護自己的安全與權益,但是如果家暴少,可以求助老師或鄰居來幫助自己。

如果被家暴對象的妻子,在沒有孩子的情況下,選擇離婚是最好的,家暴是罪惡的,可以毀掉孩子和女人的一生,所以在還沒有孩子的情況下一定要離婚。但是如果有孩子的話,一定要慎重考慮,如果家暴次數不是很多且是小型的,可以通過調解來解決,但是如果是大型的也是報警,讓警察來解決,畢竟這有關孩子的未來,儘量讓孩子被母親帶,父親只要提供撫養費就好。

如果是青少年被家暴,一定一定要多關注,定時給他/她看心理醫生,青春期的少年情緒很容易不穩定,一定要給他們更多的關愛與照顧,多帶他們去散散心,慢慢的淡忘。

希望家暴遠離人間每一個角落。


奶優小仙


中國的傳統觀念幾乎所有的一切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當然維護穩定的目的本身沒有什麼可指責的,但它通常都漠視了人的自主意識、漠視了“不被它重視”的群體的基本權利。

男人是家裡掙錢的,父親是家裡掙錢的,所以妻子、子女就要無條件服從,為整個家族做出過貢獻的,德高望重的,就可以找個理由執行“家法”,而他們自己犯了錯,卻往往不受家法的制約。

家暴,不該被獨立出來,有暴力傷害就要做傷情鑑定,該怎麼判怎麼判,家庭關係並不能凌駕於基礎的人與人的關係之上,它應該是“從屬於”的關係。

而一個文明社會里,離婚這件事更應該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願,注意,不是雙方當事人的意願,而是一方即可——只要有一方不想跟另一方在一起了,婚姻就該結束,正如任意一方單方面想結婚,都不能造成婚姻事實一樣。


用戶7473343412461


面對家暴,不能心軟,及時報警或者選擇離開。家暴只有0次和無數次。《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小時候看過的家暴劇,到現在都有陰影,安嘉和的那張臉在腦海裡始終揮之不去。

暴力,會對身體和心靈造成極大的傷害。如果在交往中,發現對方在醉酒後,或者某種特定情況下,或者偶然下,喪失理智,暴打你。一定要想盡辦法遠離他。他一定會在恢復理智時,不停的求饒,別心軟,可以穩住對方,必要時可以尋求家人和其他人的幫助,不要讓自己的大好年華在心驚膽戰中度過。如果你一時心軟,可能會痛苦半生。



曾經有個女生,喜歡上一個男生,男生滿嘴甜言蜜語,很很討女孩歡心。有一天,男孩喝醉酒對女孩子暴打,清醒又不停的道歉,說自己醉酒沒控制住自己,說以後一定改,要戒酒,說了一堆好話,又買禮物。女孩子涉世未深,最終妥協了。總以為,自己離不開他,自己也能改變他。最終,女孩子沒有拯救他,還賠上了自己。

如果婚後,發現對方有家暴行為。1.選擇報警。報警也是對證據的一種固定。2.去檢查身體。如果完成危害,要及時治療。3.選擇離婚。一方家暴,無論對大人還是孩子的成長都極其不利。尤其是孩子,如果孩子從小看著父母一方對另一方家暴,孩子的身心肯定產生危害。4.尋求家人的支持。一定要如實的告知自己的父母。以及你自己的想法,我相信大多父母都會選擇支持。即使有的不支持,也要堅定自己的決定。


許橙子一座城堡


家暴行為施暴的一方肯定是不對的,但是受暴方有如下行為還值得同情嗎?

1、有家庭有孩子還出軌的女人,捱打是必然,行的不端做的不正,如果沒有愛就離婚,然後再展開另一段,因此不值得同情;

2、整日不做家務,不看孩子,出去喝酒打牌,半夜不回家也不顧家不務正業的女人,被家暴是咎由自取;

3、不孝敬老人,虐待老人的女人,被家暴沒人會同情,人性缺失,不及時糾正,必會受到法律制裁;

常言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我今天只是向理不向情,公平公正地看待有嚴重過錯一方激怒施暴方的這種現象,生活中也很常見,家暴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請用正確的方法化解你的憤怒,早日開始幸福的生活。


白馬相伴


如果是我,我會逃離,換一個地方去生活。

都是第一次投胎做人,為什麼要給別人傷害你的機會呢?保護自己有很多方法,要堅強,要強大自己,不管是肉體,還是靈魂!

不要想著原諒對方,這是上帝的工作。

人有的時候有惰性,害怕改變,但是忍受能給你帶來什麼好的結果嗎?明早不能!

不要欺騙自己,你的內心知道你要做何選擇。

世界很大,也很精彩,不要給自己的人生設限制,你一定在追求更好的人生,你也值得擁有更好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