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叢林中的袋鼠軍團:澳大利亞特遣隊越南征戰記

越南戰爭,是澳大利亞捲入時間最長和最具有爭議性的戰爭。從1962年到1972年,澳大利亞累計出兵6萬多人到越南參戰,最高峰時部署了7000多人在越南。整個越戰期間,總共有500多澳軍士兵戰死,3000多人受傷。


東南亞叢林中的袋鼠軍團:澳大利亞特遣隊越南征戰記


1962年,介於南越局勢惡化,總統吳庭豔請求美國及其盟國派遣作戰部隊到越南。而澳大利亞,作為美國盟友、東南亞條約組織成員和美新澳安全條約成員,自然積極響應美國號召。當年,一支30人的澳大利亞陸軍訓練軍官團就抵達南越。不久,澳大利亞皇家空軍的運輸機也出現在南越頭頓。但在越戰的前幾年,澳大利亞只是派出了工程部隊和醫療部隊。


東南亞叢林中的袋鼠軍團:澳大利亞特遣隊越南征戰記


1965年,美國海軍陸戰隊兩個營在峴港登陸,越戰由“特種戰爭”升級為“局部戰爭”。由於認為越共在印度支那半島的勝利也是對自身的威脅,澳大利亞宣佈派遣一個步兵營到越南。當年6月,澳大利亞皇家步兵團第1營就抵達南越,該營主要在邊和地區附近掃蕩作戰。


東南亞叢林中的袋鼠軍團:澳大利亞特遣隊越南征戰記


1966年,澳大利亞又派出一個陸軍特遣隊到越南,包括2個步兵營和一個裝甲中隊。澳大利亞皇家空軍在越南部署了幾個中隊的堪培拉轟炸機、馴鹿運輸機和休伊直升機,澳大利亞皇家海軍也派出了一艘驅逐艦。


東南亞叢林中的袋鼠軍團:澳大利亞特遣隊越南征戰記


在馬來西亞,跟隨英軍鎮壓馬共的戰鬥中,澳大利亞軍隊也獲得了叢林戰和反游擊戰經驗。因此,澳軍在越南的反游擊戰術與美軍截然不同,而是與英軍在馬來西亞的戰術相似,包括在叢林中巡邏、伏擊、反伏擊、搜索村莊,但是並不像美軍那樣仗著火力優勢破壞村莊。為了不引起當地人的反感,澳軍避免把越南平民捲入戰鬥,同時在掃蕩中儘量把民眾的傷亡減到最小。


東南亞叢林中的袋鼠軍團:澳大利亞特遣隊越南征戰記


澳軍一般以連排級部隊投入戰鬥,在叢林中追蹤、伏擊越共遊擊隊。在叢林中巡邏時,擅長伏擊的澳軍表現的更有耐心,非常的小心謹慎,同時避免暴露自己。有時候,在1英里的地區要持續巡邏好幾個小時,每前進幾步就會停下來仔細觀察,直到確認安全後再繼續前進。


東南亞叢林中的袋鼠軍團:澳大利亞特遣隊越南征戰記


駐越美軍總司令韋斯特摩蘭就多次抱怨澳軍作戰不夠積極主動,但澳軍卻並不認同美軍對重火力的迷信。和美軍的作戰思路不同,澳軍也沒有把消滅的越共數量作為勝利的標準。


東南亞叢林中的袋鼠軍團:澳大利亞特遣隊越南征戰記


在1966年8月的龍潭戰鬥中,很好的體現了澳軍的強悍戰鬥力。當時,北越1個團2000多人圍攻澳軍一個步兵連。由於傾盆大雨,澳軍無法獲得空中火力支援,直升機僅僅投下了補給彈藥。在後方美軍155毫米和105毫米榴彈炮的遠程火力支援下,最終澳軍以18死、24傷的代價,打死北越200多人。隨後美軍繳獲的記錄表明,北越在龍潭總共傷亡超過了1000人,澳軍該連也獲得美國總統集體嘉獎令。


東南亞叢林中的袋鼠軍團:澳大利亞特遣隊越南征戰記


由於並沒有摧毀越共的後勤補給路線,澳軍在越南的戰術也差強人意。在1968年的春節攻勢中,儘管澳軍特遣隊繼續以較小的代價大量殺傷越共,但是和美國一樣,澳大利亞參加越戰的信心已經開始動搖。

1971年底,澳大利亞開始從越南逐步撤軍。到1973年,除了保衛領事館的士兵,澳軍作戰部隊全部從越南撤出。


東南亞叢林中的袋鼠軍團:澳大利亞特遣隊越南征戰記


在1975年越戰最後的日子裡,澳大利亞皇家空軍的大力神運輸機仍然在西貢新山一機場頻繁起降,把澳大利亞人和一些越南人運送到馬來西亞。直到4月25日,北越大軍逼近西貢,最後一批澳洲使館工作人員才乘坐澳空軍的運輸機撤離越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