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乾貨》:企業的制度建設,存在的誤區歸納如下

將其通常存在的誤區歸納如下:

1、制度體系不健全,各項制度間的銜接有問題甚至相互對立;


2、制度文字流於空泛,指導性和操作性不強;


3、各項制度不在同一管理平臺,相關人員責權不對等,有權無責、有責無權、越級管理等現象時有發生;


4、制度流程不清晰,流程間交叉部分的內容不明晰或者相互矛盾;


5、制度缺乏明確的責任人,其執行結果是法不責眾;


6、制度流程沒有形成閉環,缺乏有效的監督和反饋機制。

《連鎖乾貨》:企業的制度建設,存在的誤區歸納如下


我們在為企業進行管理制度設計時,一般遵循以下設計原則:

1、在初步實態調查的基礎上,通過項目組頭腦風暴會議形成設計指導思想;


2、根據設計指導思想,對企業現行制度中的相關控制點展開多輪次的細化調查;


3、項目組召開頭腦風暴會議形成設計框架和要素,與企業高層討論後,雙方確認;


4、根據設計框架和要素,將企業現有流程進行整合,必要時予以再造;


5、項目組與企業高層圍繞新流程進行充分探討,密切注意各流程是否在同一管理平臺、流程間的衝突與互補、是否閉環迴路、是否有責任人等;


6、項目組與相關流程責任人就流程中的子流程進行探討,確定子流程的責任人並確保其形成迴路;


7、制度緊緊圍繞做什麼(制度或流程)、為什麼做(總則)、具體做法(細則)、補充說明(附則)進行描述,而在具體做法中,又圍繞誰來做(流程責任人)、怎麼做(標準、檢查監督、獎懲)、怎麼反饋(迴路)進行描述;


8、特別注意事項:因管理制度中的子流程較多,而某一子流程有可能是幾個大流程的交叉部分,因此,管理平臺的一致性和責任人的一致性是制度設計成功與否的根本保證;其次,在制度中描述做什麼時,一定要描述做事的標準,切忌出現“嚴把質量關”、“要嚴格管理”、“要做好××工作”等令人無所適從、難以執行、無法進行有效監督和考核的套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