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人當初擴張領土,為什麼不往南方打,而一直往北方嚴寒地區擴張呢?

志超0210


俄羅斯真的只向北打嗎?

在我們的印象中,俄羅斯的國土面積一直是非常大的,但在俄羅斯還被稱為俄國的時候,它的國土面積實際上還要更大。

如今的俄羅斯國土面積還算是縮小了之後的,要知道曾經的俄國國土面積一度達到了全球陸地面積的1/6。

但是它這樣的國土面積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得來的,而是經過不斷的侵略擴張吞併其他國家的土地得到的。

不過關於它的“擴張”方向卻一度讓人非常疑惑,因為在大多數人的感官裡俄羅斯的領土都是向北方等地區擴張,而不是向南方擴張。

其實這種感官是錯誤的,俄羅斯並不只是往北方嚴寒的地區進行擴張,除了不能擴張的海洋以外,它也往東、西、南邊進行過全方位擴張,只不過如今這些地方很多都已經不在俄羅斯的控制之下,讓我們後人感覺他們沒往這些地方擴張過。

可以在短短時間內就崛起的大國俄國,它不可能真的只往北方嚴寒地區擴張,任何他認為自己有可能吞併成為自己國家的領土,都在他的目標範圍之內。

而最為直接證明它往西南擴張的一個就是:曾經的俄國土地只是在亞洲而已,但後來卻成為橫跨亞歐兩大洲的大國,而且曾在歷史上多次侵擾蒙古和東北。

我們再來詳細看看俄羅斯的擴張史

俄羅斯擴張大致遵循先易後難的模式

一、最開始向北(因為最容易,直接打到最北)

俄羅斯是由最初的莫斯科公國發展而來的,所以最初為了快速的擴大自己的勢力,俄羅斯選擇了向北方地區進行擴張。

因為北方嚴寒地區基本上都屬於一片荒漠,人煙稀少,或許只需派遣幾百人甚至幾十人的軍隊,就可以把那個地方劃歸自己所有。

因此,俄國只用了近100年時間,就徹底的把整個西伯利亞地區劃分到了自己的手中。

二、接著向西(西沒有擴張到底,遇到大阻礙後停止轉換目標)

而當時俄國的西邊則是歐洲的核心部分,已經向北擴張到自己滿意的程度之後,他們開始向西打起了主意。

而且西邊的土地相對於本國土地來說是非常適合生存的,所以當時俄國想要把相對溫暖的高加索周邊的一大片地區劃為自己的國家。

所以17世紀中期的時候,在俄國與當時的烏克蘭合併之後,就發動了與奧斯曼帝國發生了戰爭,在此後的200多年裡,雙方總共進行了十次規模相對比較大的戰爭。

最終俄國付出了比較長的時間和代價,奪得了高加索和黑海等地區,相比於西伯利亞唾手可得的土地來說,這次俄國付出的代價顯然大很多。

而且中歐地區的一些國家戰鬥力是非常強的,比如當時的波蘭和神聖羅馬帝國等國家,這些國家都形成了一道非常嚴密的防線,如果想要再向西擴張顯然是不可能的了,所以這個時候他們只能把目標移向其他方向。

三、向東擴張

可是北邊根本無法再進行擴張了,因為再往北就進入北極圈了,在當時的條件下,那裡根本無法生存,擴張到那裡沒有任何意義。

於是這個時候的俄國選擇向東進行擴張,不過向東擴張的話,雖然比較簡單,但是距離太過遙遠,加上是西伯利亞地區,依舊是嚴寒地區,導致其花費的時間比較漫長。

不過他們還是一直打到了美洲,佔領了阿拉斯加地區,畢竟當時也依舊是沒人爭的地區。

四、南方的擴張(主要是對我國)

而這時他們的南方地區顯然更符合他們的心意,當時他們從東西伯利亞向南擴張。

這裡他們遇到的是當時的清朝軍隊,雖然在武器裝備上他們比清朝先並沒有落後太多,但是由於他們的補給點太過遙遠,軍隊的補給出現了暫時的短缺,而且他們的人數太少,當時清朝的軍隊是他們的十倍之多。

所以在種種劣勢情況之下,他們被迫放棄了向清朝進行擴張的活動,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此打消了向南擴張的念頭。

在清朝末期的時候,我國的國力逐漸衰弱,開始落後於世界主流國家,在北方虎視眈眈的俄國抓住了這個機會。

它在我國面臨內憂外患的處境之下,選擇向我國實加壓力,並在《璦琿條約》中奪得了我國北方的大片土地。其實在俄羅斯的原本計劃之中,我國長江以北的地區都是他們的目標,只不過後來也知道不可能立馬實現,選擇了步步蠶食的方式。

而新疆以及蒙古這一大片地區的,他們也是非常中意的,只不過對於新疆以及蒙古的這一片地區,他們沒有辦法有效地控制住,加上土地利用率不足東北的原因,他們最終在權衡利弊之下先選擇了東北地區。

不過這裡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看中我國東北地區的不僅僅只有俄羅斯一個國家而已,日本也有這方面的意願,而清政府又無力相爭,所以後來東北又由日俄控制。

一山不容二虎,日俄兩國和平相處是不可能的,於是為了在華利益,兩國爆發了一場戰爭。但當時的俄羅斯雖然看似實力強大,但實際上在戰爭方面的優勢真的非常有限,它在制度、武器配置等方面已經全面落後於日本。所以在日俄戰爭中它戰敗了。

處於劣勢的俄羅斯被迫停止了向南擴張的步伐,並且由於二次世界大戰,加上受制於本國革命運動,他們始終無法再擴張,原本的一些土地也失去了,但是主體還是保住了,從而成就了現在這個俄羅斯。

總結

總而言之,俄羅斯曾經的擴張之路並不僅僅是面向北方嚴寒地區的,在它的計劃中,四面八方的各個相鄰的土地都是可以擴張的對象。

只不過它是先挑容易的下手,而且一舉成功了的也只是北方地區而已,如果他們沒有像西邊進行擴張的話,那麼他們根本不可能成為橫跨亞歐大陸的一個超級大國。

而它也確實向其他方向擴張過,只是實力逐漸衰弱,出現擴張乏力現象——擴張再向西邊進行擴張的時候,遇到了歐洲等列強的阻礙,同樣在南方地區又遭到過清廷以及日本的抗衡,而向東由於是阿拉斯加,後來知道留不住,轉手賣給了美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