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曾被奉為祥瑞的狐狸,卻一步步走向了妖媚的代名詞“狐狸精”

談起狐狸,人們腦海裡不自覺飄過的,更多的是化為人形而妖媚漂亮的年輕女性,俗稱“狐狸精”。而為何“狐狸精”少有男性,又多為貌美的二八少女呢?這就是人們思維定式所造成的結果了。

早前曾被奉為祥瑞的狐狸,卻一步步走向了妖媚的代名詞“狐狸精”


然而狐狸並不是自古以來就被當成妖媚精怪的——南北朝以前,狐狸跟情愛可謂毫無關聯,它們象徵的是比情愛高大上許多的東西。那時候,狐狸象徵著政治權利的神秘暗示,沒錯,此政治權利非皇權莫屬!例如:大禹為何要娶塗山氏之女?一說是因為受到了九尾狐的暗示。然而在漢魏時期,狐狸的地位更加明顯,甚至與龍、鳳、麒麟並列為祥瑞之一。究其原因,在早期的封建文化中,狐狸象徵著國泰民安、君王有德。

早前曾被奉為祥瑞的狐狸,卻一步步走向了妖媚的代名詞“狐狸精”


狐狸的早期地位的認證還是在於人們對封建文化的解讀:首先,狐狸的毛色柔和純正,符合中庸文化;其次,狐狸是的體型前小後大,符合禮儀文化中的尊卑;再而,狐狸死後都有一種特殊的習慣:頭朝洞穴。這被解讀為不忘根本,而這也是千百年來我們一直追求的不二準則。這時候它們尊貴有德,它們無關情愛。

早前曾被奉為祥瑞的狐狸,卻一步步走向了妖媚的代名詞“狐狸精”


時事變化多端,到了魏晉南北朝,祥瑞什麼的已經不再流行,自此狐狸也便走下聖壇。這時狐狸大多被人們分為兩個派別:一是才狐派,也叫學狐,是和人們鬥智鬥勇、機智非凡的狐狸。二是阿紫派,也就是雌性狐狸。這也就是眾多古典小說中重要的女主、狐狸的主流門派——“狐狸精”。

(《搜神記》:狐者,先古之淫婦,其名曰阿紫。)


早前曾被奉為祥瑞的狐狸,卻一步步走向了妖媚的代名詞“狐狸精”


眾所周知,狐狸精是來和人類談情說愛的,其一種以傷害人類、汲取陽氣來助自己提高修為。另一種便是在與人類的交往中迸發出真愛,她們性格多為人畜無害、坦蕩率真、聰明賢惠。而這兩種情況便讓人類也陷入了糾結的境地:究竟是殺還是不殺呢?令人驚奇的是,在此境地中竟產生了一種以除妖為職責的職業,俗稱和尚和道士。千百年來,人們對本就虛無的狐狸精十分重視,對付的煞有介事,竟還創出了專門的道法:五雷法以及獵犬識別法。這便是人們輿論賦予的權力與職責。

早前曾被奉為祥瑞的狐狸,卻一步步走向了妖媚的代名詞“狐狸精”


所謂精怪,也就是人們想象的某些自然之物的實體。而之所以千百年來在人們心中、口中、書中無限流傳,簡單來說,便是人類披在身上的衣冠。眾多小說故事中,採用反諷的形式,以狐狸精的善良淳樸與人類的貪婪自私形成對比,亦在論證:獸變人心,或許更善:人變獸心,更惡與猛獸。將真情注入劇情,更加飽滿、引人入勝、發人深思。

早前曾被奉為祥瑞的狐狸,卻一步步走向了妖媚的代名詞“狐狸精”


異物之情,也有人道”,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人們一次次地相信精怪之說,也是在尋求這堅固的封建禮法堡壘中抽身逃逸之法。這毫無疑問,是思維的飛躍、是人性的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