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鍾琪到底有多大的權力,那麼多人忽悠他,希望推翻雍正皇帝?

羽菱君


三朝師武臣,鍾琪為巨擘。卓有古將風,書勳太常冊。這兩句詩是清朝乾隆皇帝所作,其中所寫的人物就是清朝大將嶽鍾琪。嶽鍾琪歷仕康、雍、乾、三朝,他的一生軍功顯赫,戰果累累。嶽鍾琪出生於康熙二十四年,幼年時跟隨父親戎馬沙場,以此他後來也就成為了將軍。但也蒙受了許多冤屈,被人說他要造反,到底是為何呢?我們來看下。

晉升之路,平步青雲

首先來盤點一下嶽鍾琪的晉升之路有多快,康熙六十一年的時候他還是一個副將,後面建立功勳,一下跳過總兵,升為從一品的四川提督,在他不到四年的時間裡,又升為轄地200萬平方公里、統領綠營官兵13名的川陝總督,又過了三年,再升為了寧遠大將軍,並且繼續兼任川陝總督,如此輝煌的人生簡直是腳踏青雲,直線而上。

除了這些軍功、權力,雍正時期,雍正皇帝還給了他非常多的賞賜,青海事平後,身為三等公的嶽鍾琪,在接受皇帝的賞賜本來補服只能有繡蟒,但卻被皇帝賜給他等同於親王、郡王的補服,繡龍。雍正還稱讚他是:“曠世奇才,國家名將,智勇雙全,股肱心膂之大臣”可以說雍正皇帝對他的寵愛以及他的權力,可是朝下大臣們無人能及的。

權力與榮耀的背後始終會被人說說三道四

在嶽鍾琪當上寧遠大將軍兼任川陝總督的時候,不僅統領著綠營官兵13萬人,連皇上的欽派前線的5000名滿兵和幾千的蒙兵,都要聽其調度管轄。在意徵葛爾丹策零時,嶽鍾琪掌握著全局的規劃,並統領西路軍隊,皇上對他是言聽計從,高級軍官的任用權、軍費的支配權都在嶽鍾琪的手中。

其次他兼為川陝西,更是可以通過推薦,讓他的族人當他下轄的官吏。也就是在這榮耀和權力之下,嶽鍾琪受到了很多人的的非議,說他位高權重,要造反,瞬間謠言四起,一些嫉恨嶽鍾琪的官員,特別是滿族的要員紛紛上書雍正皇帝,攻擊他“為岳飛後裔,欲報宋、金之仇”。嶽鍾琪眾口莫辯,只好自己上書雍正皇帝,追究其根源,以明忠奸,於是雍正下令嚴查,最後案情水落石出,嶽鍾琪是清白的。

後來一個叫張熙的人到嶽鍾琪那裡勸他反清,張熙以雍正帝有“謀父”“殺兄”“逼母”等罪,並以嶽鍾琪是岳飛後裔和呂留良的“華夷有別”說為由,鼓動嶽鍾琪起事。嶽鍾琪佯稱願意和他共謀大事,逼張熙說出主使,隨機便向朝廷告發,以澄清自己的清白。雍正也就信任了他,但是嫌隙還是會有的,後來由於嶽鍾琪在徵軍過程中犯了錯誤,加上大學士的彈劾被抓進了監獄。後來被乾隆皇帝赦免了罪過,後又重新起用,再建奇功,1754年,嶽鍾琪抱病出徵鎮壓陳琨時,不辛在四川去世,時年68歲。

浮人語

所謂站的越高、摔的越慘,嶽鍾琪被人忽悠造反無疑是背後嫉恨之人的陰謀詭計,想將他扳倒。如果嶽鍾琪要真的反根本不用其他人去造謠,以他的權力完全可以,但是他沒有,一直為大清鞠躬盡瘁,既是被貶入獄也是無怨言,出獄依舊征戰沙場。


參考文獻

《中國古代將軍傳》

《景泰史話》

《百銀日報》

《清朝興亡史·第四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