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周边城市9——中国太极拳发源地焦作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与山西晋城市接壤,南临滔滔黄河,与郑州市、洛阳市隔河相望,东临新乡市,西临济源。

济源周边城市9——中国太极拳发源地焦作


济源周边城市9——中国太极拳发源地焦作


济源周边城市9——中国太极拳发源地焦作


济源周边城市9——中国太极拳发源地焦作


济源周边城市9——中国太极拳发源地焦作


济源周边城市9——中国太极拳发源地焦作


焦作历史悠久,早在8000年前的氏族公社时期就有人类居住。

夏朝属冀州,称覃怀地。

商及西周属畿内地,分属雍、邗、温三国。

东周为晋南阳地,战国时属魏、卫二国地。

秦属三川郡,西汉属冀州河内郡。

东汉属司隶部河内郡。三国属魏国冀州河内郡。

晋分属司州河内郡、汲郡、荥阳郡。南北朝分属司州河内郡、荥阳郡。后魏分属怀州河内郡、武德郡、司州汲郡、东恒农郡。

隋分属河内郡、汲郡、荥阳郡。

唐分属河北道怀州河内郡、河阳三城使孟州、河南道河南府河南郡、郑州荥阳郡。五代分属怀州、孟州、郑州、开封府。

北宋分属河北西路怀州河内郡、京西北路孟州、京西路郑州奉宁军制、京畿开封府。

元分属燕南河北道怀庆路、孟州、河南江北行省卞梁路。

明分属河内布政使司怀庆路及开封府。[11]

1913年,河内县改为沁阳县。1927年沁阳县东部划出,成立博爱县。1945年9月8日建立焦作市。1948年3月改为焦作县。

1949年10月15日,改为焦作矿区,划归平原省新乡行政专员公署领导。1952年11月15日,平原省撤销,焦作矿区划归河南省新乡行政专员公署领导。1956年7月9日,改为焦作市,由河南省直接领导。1959年12月1日,修武、博爱两县划归焦作市领导。1960年8月15日,撤销修武、博爱两县建置,并入焦作市;撤销温县建置并入沁阳县。1961年10月5日,恢复修武、博爱、温县建置,归新乡行政专员公署领导。1974年1月19日,焦作市属河南省和新乡地区双重领导。1982年3月,焦作市划为省辖市。1983年9月1日,修武、博爱两县划归焦作市领导。1986年1月,温县、武陟、孟县、济源、沁阳五县划归焦作市领导。1988年,济源县改为济源市。1989年,沁阳县改为沁阳市。1996年6月,孟县改为孟州市。1997年,济源市归河南省直接领导

济源周边城市9——中国太极拳发源地焦作


济源周边城市9——中国太极拳发源地焦作


济源周边城市9——中国太极拳发源地焦作


焦作古称山阳、怀州,是华夏民族早期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现存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是司马懿、韩愈、李商隐、朱载堉、许衡及竹林七贤山涛、向秀等历史文化名人故里。

济源周边城市9——中国太极拳发源地焦作


焦作是中国太极拳发源地。拥有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等3个5A级景区,CCTV焦作影视城、圆融无碍禅寺等3个4A景区,韩愈陵园、群英湖、穆家寨生态农业观光园、蒙牛乳业工业旅游区4个3A景区,朱载堉纪念馆1个2A景区。

济源周边城市9——中国太极拳发源地焦作


济源周边城市9——中国太极拳发源地焦作


2006年2月,联合国世界旅游评估中心授予焦作旅游“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荣誉,是中国首获此殊荣的城市。[2]2008年3月,焦作被确定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煤炭类)。2012年,焦作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4]被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香港《大公报》及全球23家驻港领事馆联合授予“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城市”荣誉称号。[5]2013年,焦作成为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成员城市。[6]香港浸会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将河南焦作列为“中国十大创新城市”之一

济源周边城市9——中国太极拳发源地焦作


济源周边城市9——中国太极拳发源地焦作


济源周边城市9——中国太极拳发源地焦作


济源周边城市9——中国太极拳发源地焦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