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車站的聚會》:胡歌首次出演電影男一號

大部分影迷都很熟悉胡歌,對他塑造的電視劇角色印象深刻,相信很多喜歡胡歌的朋友都期盼著胡歌能在電影的方面,也可以像電視一樣,給我們帶來許多美好的記憶。

2019年的《南方車站的聚會》是胡歌第一次作為男一號奉獻的作品。

《南方車站的聚會》:胡歌首次出演電影男一號

本片的導演刁亦男曾憑藉前作《白日焰火》獲第 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憑本片入圍第 7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電影對於燈光的運用極為巧妙,令人頭暈目眩的霓虹燈斑駁了本就複雜的人性人情。煙霧與光汙染給觀眾帶來了極大的視覺模糊與思維的混亂,呼應著城市中的紛擾,以及主角人物命運的虛幻。

影片中的時間段大部分集中在黑夜,而影片的前半段也以人物的回憶為主,這樣的敘事在光影的襯托下顯得極為,而影片的色彩飽和度較高,又給人一種寫實與抽象相結合的錯位感。

《南方車站的聚會》:胡歌首次出演電影男一號


刁亦男導演的片子總是給人這樣的錯位感,明明電影是寫實的現實主義,卻因為畫面中一些難以言喻的不協調感,給人以脫離現實、仿似油畫般的奇妙觀感,這種鮮明的個人風格,令人印象十分深刻。

與刁亦男導演的其他片子一樣,電影並不是只是將在破案,講這一群主角,也是在講那一座城市,那一個“階層”“圈子”,那一個我們可能感同身受又可能無從察覺的“小社會”。

《南方車站的聚會》:胡歌首次出演電影男一號


《南方車站的聚會》雖然有著影響風格明顯、顏色語音豐富等令人印象深刻的特點,但是在最基礎的敘事上卻令人有些小小的遺憾。

很多網友觀影后都對電影的情節連貫性有著或多或少的吐槽,認為其中情節或有缺漏,顯得生硬不流暢。

電影並沒有“以人為本”的推進劇情,並沒有完全按照人物的性格、經歷來安排人物的選擇,反而是很大程度上出於對劇情的需要,迫使人物為劇情服務進行選擇。

一方面這種選擇影響了電影對於人物的塑造,人物的舉動不符合常理和本身習慣,會給觀眾帶來錯位感,不利於人物形象的構建。

另一方面也導致了劇情因果關係的生硬、斷裂,影響觀眾的觀影體驗。

《南方車站的聚會》:胡歌首次出演電影男一號


總的來說,雖然有一些小瑕疵,但影片本身還是一部瑕不掩瑜的乾貨。

也希望胡歌能多出演一些電影,優秀的劇組人員也多為我們創造一些亮麗的花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