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出鞘》:好奇心害死貓,職業病害死人


《利刃出鞘》:好奇心害死貓,職業病害死人

今天說的這部電影是《利刃出鞘》,從某種角度來說,《利刃出鞘》這部電影更像是《寄生蟲》,《寄生蟲》的保姆和地下工作者最後的奮起反抗,難道不像《利刃出鞘》嗎?或者,《寄生蟲》也可以改名為《亮劍》,就是說,當別人欺負到自己臉上時,即使對方是天下第一的劍客,也要拔出寶劍!!!

《利刃出鞘》:好奇心害死貓,職業病害死人


《利刃出鞘》講的是一位85歲高齡的偵探小說家在生日的第二天,被發現死在自家莊園的閣樓內。警方認定死因是死者用“利刃”割斷動脈。然而,事情並沒有這樣簡單,隨著大偵探布蘭科的介入,發現了死者的女兒、女婿、兒子、外孫、孫女、兒媳和護士都有所隱瞞,這彷彿進入了一個“坑爹”的懸疑遊戲,這一家人簡直是“寄生蟲”一家!

《利刃出鞘》:好奇心害死貓,職業病害死人


這部電影一開始就告訴大家結果,所有的案件都是通過回憶的方式,現在好多懸疑片都是這種方式,不知道跟“柯南”的影響有沒有關係。案件如何發生就不再變成重點,而是嫌疑人們之後的表現變成了發現的重點,《利刃出鞘》這種模式更像是我們玩遊戲時候的體驗,像是偵探懸疑小說一樣,故事非常緊湊,觀眾看得也是把心放在嗓子眼裡。

《利刃出鞘》:好奇心害死貓,職業病害死人


作家的死亡不是結果,而是一個開始,死後發生的事情才是重頭戲。在推理電影中,隱藏秘密變成了一種必要的手段,而護士被設計成了一個“不能說謊的人”,只要說謊,他就要嘔吐,正是因為這樣,當護士回憶完這件案件之後,觀眾幾乎就要相信她了。但是就在這時,護士看到的就是事情的真相嗎?

《利刃出鞘》:好奇心害死貓,職業病害死人


另外,《利刃出鞘》中偵探和死去的作家也比較特別,偵探的任務就是發現真相,找出兇手,而在這部電影裡,偵探還要找出僱傭自己的那個人的角色。而且死者也不是普通人,而是偵探小說作家,我們甚至有理由懷疑,整件事情就是這位作家設計的。由於這些層層曖昧的線索,懸念越來越大!

《利刃出鞘》:好奇心害死貓,職業病害死人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偵探布蘭科曾經說過一段話,大意是講,真相有時候就像一個甜甜圈,看起來結構非常完整,實際上中間還有一塊虛無,沒有人發現到他。而電影裡的甜甜圈也有很多含義,作家本可以不死,但是因為陷入了自己的套路中無法自拔,殺手在一個環形刀架帶上選擇兇器,卻沒有發現真刀。這一些都是一個環形,就像蝴蝶效應,大家只注意了環形本身,而但是缺失了重要的中心。或許這就是這部電影重點所在!

《利刃出鞘》:好奇心害死貓,職業病害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