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02世界盃的主力放在現在的亞洲能取得什麼樣的成績?

騎著小馬看世界


和當時亞洲足球情況差不多,處於亞洲準一流強隊的水平。首先看2002年,國足的水平:從2000到2005年成績看,作為日韓中沙亞洲四強參加世界盃,可以代表當時亞洲的足球的水平。與日韓沙兩伊等亞洲強隊交手,也是互有勝負,不說五五開,但是絕對有拼一拼的把握。當時亞洲各豪強也都不敢說,有絕對取勝的把握。國足自己講處於亞洲準一流是絕對沒問題的。

然後把2002版本國足放到現在,從自身和亞洲足球整個環境來比較。不要妄自菲薄,現在國足真正的實力說是亞洲二流,還是謙虛的,成績不好根源在於一屆不如一屆的豬協,越來越逗比的治理思路和越來越難看的吃相。這裡咱們就不展開噁心大家了。與當前國足比,2002國足在場上的11位置都略有勝出,加上一個更懂中國的米盧,整體強過現在太多,自封亞洲準一流還是有底氣的。

但是,世上就怕但是啊。除日韓伊朗外,亞洲足球整體水平與世界足壇脫鉤。日韓伊朗為了跟上世界足壇的潮流的同時應付亞洲預選賽,都開發出了兩套陣容和打法的雙國家隊,這三位堪稱亞洲一流,雖然在亞洲偶爾翻船,但是跟得上世界足球節奏,能跟世界強隊過過招。所以即使2002版本放在當前,與世界足球水平差距依然擴大了。而且由於世界足球的快速發展,這種差距已經達到境界的差距了,這才是中國足球的悲哀。



然也雜家雜談


先來看看02年主力陣容基本上有哪些隊員:

前鋒:郝海東,楊晨

中場:李鐵,肇俊哲,楊璞,李霄鵬,馬明宇,等

後衛:李瑋峰,孫繼海(多面手還可打中場),吳承瑛,張恩華,徐雲龍等

守門員:江津,安琪

就上面這些隊員基本功還是非常紮實的,楊晨,李鐵,馬明宇,李瑋峰,張恩華,孫繼海都是留洋選手,再放眼如今國足留洋選手又有幾個?

當然瞭如果單純把當初那批球員拿過來肯定還是不行,不可否認的是當初的戰術理念和戰術素養都跟現在沒法比。

雖說當初得球員都是好苗子,但是也必須接受先進足球理念,如果在接受先進足球理念的情況下,我認為中國隊可以排到5-8名不成問題。



哈姆北克


如果把02年的國足放到現在,還能進世界盃嗎?你來看看這22人名單

02年國足首次打進世界盃,實現了國人多年的願望,大家以為中國足球憑此一戰之後能從此崛起,可發展到現在,國足是一屆不如一屆。那麼如果把02年的國足放到現在,還能進世界盃嗎?

你來看看這22人名單:門將:安琦。後衛:徐雲龍、范志毅、李瑋峰、吳承瑛。中場:孫繼海、李鐵、李霄鵬、馬明宇。鋒線:楊晨、郝海東。

替補:區楚良、江津、張恩華、楊璞、邵佳一、于根偉、宿茂臻、肇俊哲、曲波、杜威、祁宏。放到現在的國足裡面,那個不是戰神級別的?當年看他們打世界盃,邊看邊罵,覺得他們踢得很差勁。沒找到快20年了,他們居然後無來者。真擔心再過二十年之後回過頭來看現在這批國腳的時候,又發出“20年過去了,他們居然無人超越”的感慨哦。

不過02屆國足放到現在的話,也很難進世界盃,02國足相對實力遠現在這屆之上,但是放在現在的亞洲也沒有出線的絕對實力。況且02年時中國足協在當時的國際足聯及亞足聯有相當的話語權,民間當時有張吉龍“抽”進世界盃的說法。

更大的角度來看,即使02年國足打入了世界盃,當時的中國足球也不在亞洲頂級,或許可以說那隻不過是我們自己的歷屆國足中最好的一屆罷了。而當時日韓不參加預選賽以及所謂張吉龍(當時任亞足聯副主席併兼任競賽委員會主席)做了一些工作,以致國足有幸以二檔球隊的身份避開了伊朗隊,也避開了一檔的沙特隊。

當初國足借韓國日本主辦世界盃的東風,少了兩個強力對手,而且朝裡有人幫助,出於商業推廣的角度各方都希望國足能進世界盃,當年國足海外球員有范志毅,楊晨,孫繼海等,而日本實力還遠未有如今恐怖,現在日本主力球員幾乎全在歐洲踢球,韓國的國腳也大多在歐洲效力,別忘了韓國現在有亞洲一哥身價更是達到8000萬歐元,等於中國幾個隊的總和,人家在進步我們在退步。

02年的陣容是很強,比現在的國足陣容要好很多,不過現在亞洲賽區多了一個澳大利亞,卡塔爾通過喜提亞洲盃冠軍。我認為當年國足陣容放到現在,有實力衝擊世界盃,但不一定就能成功!


小白保護你


先來看一下當時的主力陣容:

門將:江津;左後衛:吳承瑛;右後衛:孫繼海(孫受傷後是徐雲龍);中後衛:范志毅、李瑋鋒;後腰:李鐵;前腰:祁宏;左前衛:馬明宇;右前衛:李霄鵬;前鋒:楊晨、郝海東。再加上替補:前鋒:宿茂臻;中場:邵佳一、于根偉、高堯、肇俊哲、曲波;後衛 :張恩華、楊璞、杜威、徐雲龍;門將:安琦、區楚良。

這些人,現在在業內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安琦、祁宏、江津除外)。

至今作為國足唯一參加的世界盃,小組賽以0:2負哥斯達黎加、0:4負巴西、0:3負土耳其的0積分0進球戰績結束了世界盃之旅,最終排名31位;而這一次的經歷,竟然前無古人也後無來者。國足就這樣渾渾噩噩的過了已經18年了。現在的國足竟然連這種“被虐”的機會都得不到。當時的國足和現在的國足進行一場真刀真槍的比賽,結果也應該是碾壓現國足吧。

再看看咱們的鄰居:

韓國:擁有著五大聯賽的超級球星孫興慜,再加上五大聯賽常客池東沅、鄭優營、尹日録等等

日本:球員代表南野拓實;網絡統計日本現役旅歐球員數量已達56人。五大聯賽13人,並且遍佈每個位置,甚至可以排出整整一個球隊,其實力可見強大。

再加上澳大利亞和西亞球隊(因篇幅,不再過多介紹)。而02國足也有一些旅歐球員,並且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平心而論,放在02國足現在的亞洲也沒有出線的絕對實力,02國足陣容放到現在,有實力衝擊世界盃,但不一定就能成功!

大家有什麼見解!可以在評論區分享一下!








我想想起個什麼名字呢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看一下02年的主力陣容。 門將 江津 左後衛 吳承瑛 右後衛 孫繼海 中後衛 李瑋峰 范志毅 後腰有李鐵 中場有 祁宏 馬明宇 李霄鵬 前鋒 郝海東 楊晨 我覺得這個陣容在現在的亞洲絕對是一流了 雖然說獲得亞洲冠軍有點難度 但是闖進18年的世界盃應該有很大的機會 我們可以參照當時的十強賽 裡皮帶領的那支國家隊在主場都能贏韓國和烏茲別克斯坦 差一點就闖進了世界盃 如果當時裡皮要是帶的這支國家隊的話中國隊肯定能進入世界盃。02年國足的身體素質 比現在的亞洲球員要強 身體對抗不輸給現在的伊朗。而且,隊員們的技術上比現在的伊朗要強。我個人覺得跟韓國的水平差不多。 咱們看現在的國足技術上和身體素質上各方面都比以前差,就這樣偶爾還能進亞洲盃8強。所以,我覺得02年的國足放在現在的亞洲,至少是前四的水平,肯定有和日韓伊澳掰手腕的實力。這只是我個人的觀點希望大家能夠一起討論


一個嘚吧嘚


國足史上最強陣容放到現在的亞洲,真的能再次為國足帶來不一樣的成績嗎?

2001年10月7日五里河足球場,國足1:0力克阿曼提前兩輪進軍韓日世界盃,那一年的國足帶給世人的滿是驕傲。先不論在世界盃的賽場表現如何,僅打進在世預賽中的表現是如今國人們所盼不可及的。

2002年世界盃,靠著范志毅、安琦、楊晨、郝海東、江津、區楚良、張恩華、楊璞、吳承瑛、孫繼海、李瑋鋒、杜威、邵佳一、李鐵、馬明宇、高堯、肇俊哲、祁宏、于根偉、宿茂臻、曲波、李宵鵬、徐雲龍等等的這一批人去完成的。他們的成功不僅推動了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的發展,也在現今的中國足球事業中不斷奮鬥。正是這一批球員帶給了我們美好的回憶。但是我認為曾經中國足球的代表放在現在的亞洲足壇也不能說絕對的實力,只能說較現在的國家隊有了和他們過招的機會。

僅從效力武五大聯賽的球員來看,韓國球星孫興慜獨擋一面,更有黃義助,黃喜燦這樣能力突出的新生代球員。日本更是以南野拓實為代表的球員分佈在五大聯賽,甚至各個位置都有,久保健英,中國球迷只能在檸檬樹下品嚐一酸。伊朗阿茲蒙為代表的頂級球員不容忽視,02年更沒有袋鼠軍團的加入。而那時的五大聯賽我們只有楊晨,孫繼海,范志毅。或許有了他們我們在面對菲律賓,敘利亞有著絕對的實力,至少裡皮不會在賽後新聞發佈會匆匆離去,或許李鐵不會有如今的壓力。但那只是或許,也只是我們對世界盃的一種美好渴望。

02年世界盃的喜悅帶給我們無盡的希望,如今只能希望中國足協在聯賽,青訓的發展上有著長遠的機劃,不求成績,只求我們的國家隊一點點的改變,慢慢帶我們實現曾經踏進的世界舞臺。


為體育加油


沒有可比性,基本能讓人幹趴下,不是貶低。

雖然那時球員肯定比現在的那些大爺們強很多,但是放現在和鄰國比,用比嗎?

那個時候,咱們就有差距了,放到現在,哎呀媽呀!!!

鄰國都在發展,看看咱們的足球⚽️嗨……天壤之別啊!


三十好幾佳義


如果是02年的那批球員放到現在應該能夠達到亞洲二流頂級水平。努努力應該可以衝擊亞洲前四!關鍵是鋒線的水平要比現在高出不少!


xmens688


這麼說吧,用02那撥球員和現在的踢,勝率超過80%,如果用97金州那撥估計勝率還能更高


笨笨崔靖


照樣不行!那一屆世界盃預選賽缺少了日韓兩個東道主球隊,才得以讓中國隊出線,不要抱幻想,中國足球永無翻身之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