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之後,他的七個拜把子的兄弟如何自處?

歷絕診hxta


張作霖是民國時期奉系軍閥的首領,實至名歸的東北王。

張作霖有七個拜把子的兄弟,分別是馬龍潭、吳俊升、孫烈臣、張景惠、馮德麟、湯玉麟、張作相,他們八人的關係就如同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人一樣情同手足。

1、張作霖和日本人矛盾

草根出身的張作霖,最終做到了北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的位置,只是因為他不願意和日本人簽訂不平等條約,便被日本關東軍高級參謀河本大作設計害死。

當時,日本人在皇姑屯火車站附近的橋洞下放置了三十袋炸藥及一隊衝鋒隊,張作霖乘坐的列車路過此處時,車廂都被炸翻了。

【皇姑屯爆炸現場】

東北王張作霖和日本人的矛盾由來已久,早在1921年12月5日,張作霖在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孟祿博士的採訪中便說到:“日本人費莫大力氣,要求‘二十一條’,你問他在東三省得著什麼了?他連一條也未實行得了啊。不是我吹,你們實地考察。”

正是因為張作霖在東北強大的影響力,再配上他刻意和日本人抗衡的態度,對於日本人而言,他就是自己入侵東北前最大的阻力。

所以,眼見拉攏不成,日本人便對他採取了下殺手的做法。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關於張作霖被炸死這件事,不論是張學良,還是日本官方都保持了沉默的態度。日本人也不想這次刺殺事件曝光,從而激怒中國人民,來提升自己進攻東北的難度,日本國內對這件事以“滿洲某重大事件”代稱,想要以低調的態度,減少大家對它的懷疑。

【張作霖劇照】

也正是因為日本人的沉默,整件事情的真相直到1945年,當事人河本大作投降後,大家才明白張作霖因何而死。

只是這時候,張作霖的七個拜把子兄弟,卻早已經在自己的道路上不可回頭了。

2、七個兄弟的選擇

吳俊升

1928年6月4日,吳俊升和張作霖一起,坐上了返回東北的火車,到達皇姑屯後,他在此次爆炸案中,被鐵路道釘穿入腦部死亡。

馬龍潭

自從“九一八”事變後,馬龍潭拒絕了日本人的招攬,他選擇在吉林省四平市隱居,直到1940年病逝於家裡。

張作相

自從九一八事變後,不滿日本人的作為,選擇了隱居,直到1949年3月病逝於天津。

湯玉麟

湯玉麟在張作霖死後,先是在熱河發展領地,後來因為盜墓、避戰的原因,導致熱河失守,一度被南京國民政府通緝。在通緝階段,他率部隊堅持抗戰,保衛了國家領土的完整,一雪前恥。

1949年2月,他病死於天津。

馮德麟

馮德麟在張作霖事件發生之前,便於1926年8月11日,因為心臟病突發而死。

張景惠

張景惠是張作霖兄弟中唯一投靠日本人的一個,但他在投敵期間,也為保全張作霖的屍體付出了許多努力。

【張作霖兄弟們】

孫烈臣

孫烈臣病逝於1924年4月25日,當時他才52歲,張作霖聽聞他死後,還在他葬禮上痛哭出聲。

以上,便是張作霖七個結拜兄弟的結局,可以說他們絕大多數人都繼承了張作霖的愛國情懷,寧可放棄對權力、富貴的追求,也不願意叛國投敵。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腦洞趣味歷史


此問題的說法不夠準確,實際上,張作霖死時,只有四位把兄弟還活著——孫烈臣、馮德麟已分別在1924年和1926年去世,吳俊升和張作霖一起在皇姑屯被炸死了。


下面,就聽靜篤來分別介紹一下剩下四位的結局。

賣國求榮的漢奸張景惠

張景惠在"九·一八"事變之後,就公開投向日本鬼子,賣國求榮。在偽滿洲國,他在國務總理大臣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十多年,成了偽滿洲國政壇不倒翁。

那這個漢奸究竟有何等才能,居然能如此得日本人的信任。其實不然,並非是他多有才能,而是日本人看到他有做為傀儡的最好潛質。


我們先通過日本人本莊繁和土肥原賢二在寫給日本天皇的一封電報上的內容來了解下真相。

"(張景惠)在滿洲有一定聲望,但毫無學問,又無大志遠謀,手下盡阿諛之輩,全無人材之所言。臣等為我帝國一貫政策速達目的計,必使此等人物為圖利用可也。 "

從電報中可以看出,張景惠就是一個沒有絲毫主見,日本人讓做什麼就作什麼,奴顏婢膝,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大漢奸。對於日本人那是唯命是從,據有關資料記載,他連國務院辦公室的門和窗子上的銅拉手都拿給日本造子彈了。這樣子的奴才當然是日本人最喜歡的傀儡了。

日本人投降後,張景惠被蘇聯軍隊抓獲,1959年死於撫順戰犯管理所,終年88歲。

誓死不做漢奸的馬龍潭


馬龍潭是張作霖的兄弟中最具有愛國精神的人之一,極為看重民族氣節與操守。在日本人發動”九一八“事變後,他見關東軍撤入關內,再無回天之力,於是就辭去了所有的職務,回到四平隱居。

日本人見他名望甚高,就想拉攏他,於是許以高官厚祿,但他始終不為所動。有一次,日本人成立了中滿自動 ,在沒徵得他同意的情況下,就發出告示,說他要擔任會長,想要造成一種即成事實。

馬龍潭聽說後,來到日本憲兵隊抗議,甚至以撞桌角的方式自殺來表明心志,迫使日本人收回了命令。

七七事變後,他原來的一些朋友和下屬都加入了偽政權,但他卻始終不願意加入,甚至對來勸他的人說:"你們願意當漢奸是你們的事,我是寧死不幹的!"

1940年,83歲的馬龍潭病逝於四平。

大是大非明白的湯玉麟

張作霖死後,張學良東北易幟,湯玉麟被任命熱河省長。在任省長期間,他獨攬大僅,設立各種稅務名目,甚至於賣鴉片、盜墓這些事都幹,且縱容土匪橫行,被時人稱之為“土匪省長”。手下軍隊也訓練極差,導致軍隊戰鬥力非常低下。

但他卻是堅決不做漢奸。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人多次想拉擾他加入偽滿洲國任職。湯玉麟堅決拒絕了日本人的邀請,他表示:

“張雨亭(張作霖)是我拜把子弟兄,你們害死他,我沒有那麼混蛋,去作你們的官”

日軍攻佔熱河省後,由於守衛不力,國民政府宣佈撤職查辦湯玉麟。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人乘機以讓他擔任偽滿州國參議府副議長兼熱河省省長作為誘餌來勸他投降,但他依然拒絕了,維護了自己的尊嚴。

1949年,湯玉麟因病死於天津,享年78歲。

愛國將軍張作相

1933年,張作相退出了軍界和政界,隱居在天津英國租界內。時已投敵任偽滿洲國總理大臣的張景惠,曾多次派人來讓他去任職。面對日本人的威逼利誘,張作相均嚴詞予以拒絕。

在抗戰勝利後,國民黨又想利用他在東北的威望,請他出山到東北任職,也遭到他拒絕。後幾經勸說,方出任東北行轅政治委員會委員。

解放戰爭時,張作相和中國共產黨交往甚密,為了天津的和平解放而奔走呼籲,作出了重要的貢獻。1949年3月,張作相因病逝世。


摯守靜篤


張作霖早年出身綠林,而他這一身江湖習氣,也伴隨著他從一介匹夫躋身成為割據一方的“東北王”。而在這段發跡過程中,大帥行事風格也脫不開江湖人士的做法。在他早年的事蹟中,除了那些馬背上的故事,最為讓人稱道的莫過於他與馬龍潭、吳俊升等人結拜的故事了。1907年,張大帥與這幾位並肩作戰的兄弟,桃園結義,共謀一番偉業。

圖:張作霖等八位兄弟在電視劇《少帥》中的影視形象,下排左起分別為:馮德麟、張作霖、馬龍潭,上排左起分別為:吳俊升、張作相、湯玉麟、孫烈臣、張景惠

不過後來,在這幾位結拜兄弟中,因為各種緣由,早已有人與他不在同一帳下,也有人在他遇刺之前就離他而去或與他一同遇害。因而,在大帥遇刺之後,當年與他義結金蘭的兄弟之中只剩馬龍潭、湯玉麟、張作相、張景惠這4人。以下就按照他們當初結拜的長幼次序,為大家逐一介紹一下大帥這幾位結拜兄弟的命運:

老大馬龍潭,字騰溪,出身於齊魯大地。

除了繼承山東好漢正氣凜然的風氣之外,他還好書法,可謂文武兼備,因而出身軍伍世家的他堪稱一代儒將。早年間,在沙俄侵犯東北邊境的時候,他便屢次率軍重創來敵;而八國聯軍侵華之時,他更是率百餘人參加奉軍,保護瀋陽皇陵及文物祭器,因而被清政府特賞他四品花翎,被委任為遼陽總巡、通化總巡。隨後,他便與張作霖、吳俊升等人結識,並結為兄弟。不過在大帥獲得奉軍實權之後,二人便漸行漸遠。

1920年,馬龍潭被奪取軍職,在東北風雲驟起之後,他早已看破了日本人的野心。因而,自知失去大帥的東北軍難撐大局的他便隱居四平。當日本人前來籠絡他時,馬龍潭不為所動,更是以頭撞桌,誓死不從。就這樣,馬龍潭過起了隱居生活,直至1940年無疾而終,享年84歲。

老二吳俊升,字秀峰,奉天昌圖人。

17歲那年,他便投身遼源捕盜營,3年後被編入騎兵營,此後履任什長、哨官。後來又因在蒙古等地剿匪有功,被先後提拔為奉天后路巡防營統領,候補總兵,並與張作霖等人結識。

在1912年由日本人策劃的所謂的“蒙滿獨立”事件中,他率部給予叛亂分子沉重打擊;1921年,他被委任為黑龍江督軍與省長,成為奉軍中坐鎮一方的大員。在兩次之直奉戰爭與郭松齡叛亂之際,他都一直追隨著張作霖,成為大帥的左膀右臂。1928年5月,北伐軍擊潰奉軍,大帥決定撤軍出關,坐鎮後方的吳俊升聞訊當即乘車遠迎至山海關。6月4日清晨,二人所乘坐的專列行至皇姑屯時,遭炸藥損毀,吳俊升被爆炸掀起的道釘刺傷,當即身亡,成為唯一一個與大帥同年同日死的結拜兄弟。

老三馮德麟,奉天海城人。

與大帥一樣,他也是早早在江湖闖蕩,成為綠林好漢,而且還是張作霖的前輩。早年間,因為他行俠仗義之行被廣為傳唱,所以遼西、遼南各地的百姓稱他為“團總”。那時候,就連張作霖也是聽聞他的名氣而前去投奔他。

1906年,馮德麟被清廷招撫,先後任巡防營統帶、任巡防營左路統領。辛亥革命之後,他與大帥分別被袁世凱任命為28師與27師的師長。不過,在此後驅逐奉天督軍段芝貴一事中,二人漸生矛盾。在這件事中,張作霖唱起了白臉,給段氏後路逃跑;而馮德麟則唱起了黑臉,直接與段氏正面衝突。事後,因段芝貴在袁世凱面前大加讚賞張作霖,因而大帥被委以奉軍實權,而馮德麟則成為一個幫辦而已。後來,因幫助張勳復辟,馮德麟被段祺瑞逮捕,後在張作霖斡旋下得以被釋。從此,馮德麟漸漸遠離政局,開始操辦實業,不但在北鎮創辦了中醫院,還成立了大冶鐵工廠,並且逐步引導兒子馮庸放棄高官,脫離軍界。

1926年,馮德麟因心臟病突發離世,成為眾兄弟早於大帥而去的第二個人。

老四湯玉麟,字閣臣,遼寧錦州人。

因家中貧寒,自幼他便給富裕人家做農活、趕車,因而也學到了一些防身的本事。後來因遭土匪打劫,走投無路的他只得落草為寇,成為綠林。1900年,張作霖與部下遭土匪金壽山圍困,所幸得湯玉麟所救,因此二人結下不解之緣。辛亥革命後,履任騎兵團團長、第53旅旅長,後因自持奉軍元老資格多次冒犯張作霖,因而二人間漸生隔閡,此後更是於1917年聯合馮德麟反對張大帥。不過在郭松齡反叛一事中,湯玉麟再一次救下張作霖,二人得以冰釋前嫌。

抗日戰爭初期,因為麾下的士兵抽起了鴉片,熱河一省失守,他也由此遭到全國通緝。不過在此情形之下,湯玉也沒有叛國投敵之舉。1934年1月,他更是率部奮起抗日,配合吉鴻昌發動了收復多倫、古源等地的戰役,給日寇以沉重打擊。但也是在這一年,由於受輿論壓迫,湯玉麟宣佈辭職,而他的舊部則在宋哲元麾下繼續奮勇抗敵,打出了中國軍隊的威風,一雪前恥。此後的時間裡,他多次拒絕出任偽職,安享退隱生活,直至1949年去世,享年78歲。

老五張景惠,字敘五,遼寧臺安人。

在眾多兄弟中,他算是最圓滑的一個,也是最沒有骨氣的一個。早年間的他便喜好出沒於賭場之上,同時操辦起了團練,為八角臺一地的商號富戶看家護院。後來與張作霖結拜,成為奉系的一名頭領,履任團長、53旅旅長、第1師師長。在第一次直奉戰爭中,他被委任為西路軍總司令,但因為無心戀戰,行動遲緩,導致整個戰局因西路而潰敗。瀋陽淪陷後,他便公開投敵,先後任偽參議府議長兼東省特別行政區長官、軍政部總長、滿洲國務總理大臣等職。抗戰勝利之後,被蘇軍俘獲的他被羈押在撫順戰犯管理所,直至1959年去世。

說個題外話,張景惠雖然沒有骨氣,但他對於張作霖也是真心實意地敬重著。在任偽滿洲國總理的時候,見大帥身後如此淒涼,便一手操持起了大帥的葬禮。對於這個漢奸來說,或許這也是他晚年做的唯一一件良心事了。

老六孫烈臣,字佔鰲,遼寧錦州人。

出身在一個染業世家,不過因為早年喪父,因而早早早便做起了長工,也習得了一身武藝。與張作霖結拜之後,逐漸成為其心腹干將。也因此,當馮德麟被剝奪軍職時,他得以受大帥舉薦,出任27師師長頂替馮德麟。此後,他便先後擔任湘東總司令、東北軍副司令長官、黑龍江督軍兼行省省長;在他47歲那年,更是被授予陸軍上將之銜,隨後出任吉林督軍兼行省省長、吉林保安總司令。

在他治下,奉系開始重組部隊、興辦軍校、籌建空軍,建立了東北地區第一家兵工廠——奉天兵工廠。同時,因沙俄白匪屢次騷擾邊境,孫烈臣數次率軍將其驅逐出境,保境安民。不過,也因身兼數職,他逐漸換上重病,不得已向張作霖申請告老還鄉,但張作霖未同意,只允許他回到故鄉靜養。

1924年4月25日,終因疾病纏身而離世,大帥聽聞親赴其家鄉弔唁。

八弟張作相,字輔忱,遼寧錦州人。

早年因替族兄報仇,打死土匪,不得已投身綠林,後結識張作霖,加入了由其組織的保險隊。辛亥革命後,張作相先後出任炮兵團團長、54旅旅長、27師師長、吉林省省長、東北政務委員會委員、國民黨吉林省黨務指導委員會主委。

同孫烈臣一樣,他亦是張作霖的肱骨之臣。當大帥稱霸東北之時,他便開始輔佐大帥,建設東北。在他治下,吉林省建立了第一座自來水廠、修建了第一條柏油馬路、還籌辦了吉林省大學。大帥遇刺之後,他又開始輔佐少帥。而後因東北軍在古北口一線抗日失利,少帥下野,他也憤而辭職。此後,日本人雖多次以高官厚祿相勸,但他依舊拒不出山。解放錦州時,他為解放軍所俘,不過因為實際上他沒有參與國民黨的任何軍政活動,因而他受到解放軍禮遇。最終,他在天津繼續隱居生活,直至1949年病逝。


WarOH協虎


張作霖曾經參與過中日甲午戰爭,這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就是守護國土以及開發東北。據瞭解,他在世時曾經有許多日本人想要拉攏他,卻得到了他的拒絕。

因為,他不想成為一個賣國之人,但最終他的下場卻是比較慘烈的。而我們知道,張作霖生前有過7個拜把子兄弟,那麼在他去世之後,這七個兄弟之間是如何自處的呢?

一、在這其中年齡最大的是馬龍潭,也是8個人當中身份地位最高的一個。他曾經是地主家的少爺,年幼時曾經有讀過書,也有練習過武功。隨後,他便成為了一位軍人,也是整個封建時期最後一批的老式軍人。所以,他思想覺悟是比較高的,在張作霖去世之後,他並沒有投靠日本人,也沒有作惡多端,而是在平靜的生活中老去,去世的時候是1940年。

二、吳俊升,他是與張作霖一同遇難的兄弟,和張作霖一樣都是在1925年時去世。說到他,曾經在黑龍江擔任過督軍,也是張作霖關係最好的一個兄弟。只是他比較貪財,而且脾氣暴躁,有時候會虐待手下的人,但要從忠誠這一點說起的話,其他人確實比不上他。

三、馮德麟,他在張作霖之前就已經去世了。而且,排行第六的孫烈臣也是如此。他是8個人當中去是最早的,所以在張作霖去世之後,兄弟之間的關係與這二人並沒有太大牽扯。

四、湯玉麟。他是8個兄弟當中能力最差的一個,但他在張作霖去世之後也沒有叛變,只是平平靜靜過日子罷了。

五、張景惠。是8個兄弟當中心眼最多的一個,可他卻不懂得看形勢做事,所以在918事變之後他就成為了漢奸。然而,他對張作霖還算不錯,在張作霖去世之後,他還親自為張作霖操辦了後事。但是在戰爭結束之後,他因為當過漢奸被關進了管理所中,一直到去世都沒有放出。

六、張作相。他也是一個非常忠誠於張作霖的兄弟,一直兢兢業業,哪怕張作霖去世之後,他都沒有叛變,而是扶佐張學良。直到張學良被關入監獄後,他辭職回到老家,度過安逸的生活,大概這是8人當中老年生活最休閒的一個。

以上就是張作霖的7個兄弟,每個人根據個性的不同和野心的大小,結局也是不一樣的!


文史墨客


在軍閥割據的年代,張作霖是名副其實的東北王。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是綠林出身,在張作霖成為東北大帥的過程中,他曾經在“江湖上”和幾個人結拜為兄弟,連同張作霖一起八個人,按當時他們結拜次序排列,馬龍潭、吳俊升、馮德麟、湯玉麟、張景惠、孫烈臣、張作霖、張作相。張作霖在這一群人當中,排行老七,如果按照這樣的地位來看,當時張作霖的地位並不是很高,但是最後通過他不斷的努力,卻成為這八個人當中最有實力的一個人。

自從張作霖在1928年6月4日皇姑屯事件中被炸成重傷,最後因為傷勢過重醫治無效而死亡。在他死後,他的結拜兄弟們結局又是如何?

老大馬龍潭

馬龍潭是軍人家庭出身,文韜武略樣樣精通。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是個愛國人物,張作霖拒絕日本人合作的要求,也有馬龍潭的功勞。在張作霖被炸死後,他發誓此生都不與日本人合作。當時日本人前來收買他,還通過威逼利誘,馬龍潭憤怒之下,以頭撞床來表明自己的決心。1940年,84歲高齡的馬龍潭安詳去世。

老二吳俊升

他自從和張作霖結拜後,就成了張作霖最忠誠的追隨者。在皇姑屯事件中吳俊升與張作霖同坐在列車同節車廂之內,當時預埋炸藥爆炸後,車廂被炸燬,他被鐵路道釘穿入腦部,當場死亡,張作霖則是在晚上救治無效死亡。吳俊升也算是實現了當初同生共死的誓言。

老三馮德麟

馮德麟比張作霖還要大九歲,因此他時常以長輩身份自居,張作霖對他並沒有反感,而且還是十分敬重他的三哥。有一次馮德麟被關入獄,張作霖花費了很大的心思後,才成功的將馮德麟救出牢獄。在後來更是為他謀了一份不錯的差事,從此以後,馮德麟也是忠心的輔佐張作霖。1926年,馮德麟因心臟病發作而逝世。

老四湯玉麟

湯玉麟當初因為救過張作霖一命,兩人成為了生死之交,張因此拉他進入保險隊。後來他不戰就丟失了熱河,而且還強徵暴稅,一直受到世人的唾棄。不過湯玉麟在後來的抗日戰爭中堅守自己的底線,特別是當他知道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後,他便誓死抗敵,1949年病死在天津。

老五張景惠

張景惠在張作霖生前,對張作霖是言聽計從,皇姑屯事件後,張景惠被日本人拉攏。九一八事變後,公開投敵,先後任偽參議府議長兼東省特別行政區長官、軍政部總長、滿洲國務總理大臣等職。後來他被蘇軍所俘虜,關押在撫順戰犯管理所,1959年病死於戰犯管理所中。他是張作霖兄弟中唯一一個漢奸。

老六孫烈臣

張作霖把孫烈臣視為最信賴的兄弟,經常讓他去處理一些重要的任務。因為孫烈臣身體不好,但他自願長期滯留在奉天省城,幫助張作霖做事,也許心中抑鬱,因此病症加重,在他54那年就因病離開了人世。當張作霖聽到這個噩耗後,頓時痛哭淋涕,如失去手足一般。

老八張作相

張作相併不是張作霖的親弟弟,但他們還是情同手足。張作相淡泊功名,張作霖生前屢次想要提升他到重要的崗位中,但都被他一一拒絕了。張作霖去世後,張作相仍然忠心耿耿的輔佐在少帥張學良身邊,這也算是他對張作霖的另一種承諾吧。日本人見他聲望顯著,便想拉攏他,好藉助其名頭號召軍民力量,但張作相強硬拒絕了日本人的無理要求。張作相於1949年3月因病去世。

張作霖義結金蘭的兄弟八人,雖然有人做過漢奸,有人以手中的權勢趁機斂財,但他們都沒有忘記當初立下的誓言!



遊戲人超超


張作霖及七個把兄弟,分別是

老大馬龍潭,1940年去世。

老二吳俊升,和張作霖一起遇難

老三馮德麟,早於張作霖去世

老四湯玉麟,1949年去世。

老五張景惠,1953年去世。

老六孫烈臣,但去世最早。

老七張作霖,1925年遇難

老八張作相,1949年去世。

1907年,張作霖搖身一變,從鬍子變成了官兵。降而復叛是歷史上常有的事,想取得長官的信任,就要納上投名狀,那就是向自己過去的兄弟們動手剿匪。

張作霖不僅能打,而且還很有智謀。沒多久就形勢一片大好,把各路土匪都給收拾得稀里嘩啦,甚至還包括蒙古的鬍匪。

從年齡上開看,老大馬龍潭是五零後,老二吳俊升也要比他小六七歲。而且其他人出身都很普通,甚至就是貧苦人家出身。只有馬龍潭可以說是地主家的少爺。從小讀書習武,正規的職業軍人出身。屬於封建時期,最後一批舊式軍人。而其他人都是七幾年出生。幾乎是差了兩輩人。但卻受制於張作霖,也是命運和性格原因。不過結局還算不錯。沒叛變,沒作惡。只是早年曾經鎮壓革命者和起義農民,有些汙點。

晚年的馬龍潭熱衷於慈善事業,被稱為東北的大善人。張作霖死後,他拒絕和日本人合作,長期隱居在四平。1940年去世,享年84歲。當地的鄉紳和群眾自發站出來為他送行,這足以證明他在當地的威望和影響力有多大。

老二吳俊升和老六孫烈臣,一個與張作霖一同遇難,一個在張作霖之前就已經病死了。吳俊升到沒什麼說的,孫烈臣確實是張作霖最得力的助手。老二吳俊升曾擔任黑龍江督軍,是張作霖的鐵桿兒。雖然他有貪財,對下邊人粗暴殘忍的毛病。但他的忠誠確實讓人不容置疑的,也是被人稱讚的。

另一個早於張作霖去世的是馮德麟。這兩個一直是競爭關係。誰也不服誰。可以說,就是張作霖的另一張面孔。

老三馮德麟,比張作霖大九歲,一直以長輩自居。在張作霖被任命為奉天省省長時,馮德麟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他不甘居張作霖之下,卻也只能敗給張作霖。

後來在張勳復辟時,當了幾天清朝的官員。沒多久就被北洋政府給關了起來,在張作霖的運作下才把他救回了東北,並給他和他的兒子馮庸都安排了職務。早在張作霖使得前兩年,他就去世了,老一輩的恩怨就此結束,而馮庸和張學良一直都是好朋友。

老四湯玉麟和老八張作相。湯玉麟是承德失守的主要負責人。能力不行,但沒有叛變。也算保住晚節。張作相兢兢業業,張作霖死後,輔佐張學良。張學良被捕,辭職下野。解放後,受到禮遇,49年安然去世。算是活得最好的一個。

最差的就是張景惠。這人最圓滑。心眼多,反倒看不準大勢。做了偽滿洲的總理,最終死在監獄裡。是八兄弟中最不爭氣的一個。九一八事變後,他擔任了偽滿洲國的國務總理,搖身一變當上了漢奸。但他一生都忠誠於張作霖,在東北幫他辦理了後事。抗戰結束後,他被當成了漢奸關進了撫順戰犯管理所,1959年去世。

老六孫烈臣,這也是張作霖最信賴的心腹干將。他對張作霖忠心不二,作戰勇敢。兩個人的感情非常深厚,1924年,孫烈臣病逝,張作霖抱著他的屍體痛哭很久,終年52歲。

老八張作相,但他和張作霖之間並沒有什麼血緣關係。張作相最大的特點就是顧全大局,不計較個人得失,這也是張作霖非常重用他的關鍵原因。

張作霖死後,張作相被推舉為東北保安司令,但他堅決把這個位置讓給了張學良。當張學良被捕後,他四處奔走營救張學良。

因為張作相在東北地位非常高,有很高的威望。日本人本來希望藉助他的名聲來管理東北,但他住在天津租界,拒絕日本人的邀請。1948年在遼瀋戰役中被俘虜,第二年死去。


龍帥林vlog


“東北王”張作霖重義氣,七個拜把子兄弟,在他炸死後,無一人出賣他。

一代叱吒風雲“東北王”的張作霖,曾八兄弟:馬龍潭、吳俊升、孫烈臣、張景惠、馮德麟、湯玉麟、張作霖、張作相共八人,結成拜把子兄弟。按年齡,張作霖排行老七,張老七。

那麼一代梟雄張作霖,殞命皇姑屯後,他的七個拜把子兄弟,後來命運如何?又是如何自處的?

(圖:張作霖)


1、馬龍譚


馬龍譚,排行老大,按年齡是七人的大哥,出身軍人家庭,戎馬一生,是條漢子,為輔佐張作霖立汗馬功勞。在張死後,誓不與日本人合作,辭去一切職務退隱。晚年熱衷慈善,被人譽為“馬善人”。


1940年,84歲的馬龍潭在四平安詳去世,眾多百姓竟自發結隊為其送行。這就是大哥人品和影響力!

2、吳俊升


吳俊升,迎接張作霖反奉,和張作霖同乘一輛火車,一同被炸死在皇姑屯。踐行了結拜諾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一起死的兄弟!(喜歡歷史關注【峰子奇觀】)

3、馮德麟


馮德麟,早年抗俄,沙皇軍忌憚。1917年參加復辟失敗,被段祺瑞抓而失勢。但張作霖對落難的馮德麟多般關照,提拔其長子馮庸為東北空軍少將參謀長。老張死後,他晚年投身實業,其子馮庸創辦馮庸大學。死於心臟病突發,壽59歲。

4、湯玉麟


湯玉麟,少年落草為寇,後稱霸遼西,曾巧合救張作霖一命,還急了張作霖老婆和尚在肚子裡的張學良,過命的交情。但湯玉麟殺人斂財(土匪本色),毫無抵抗日軍就丟了熱河省。不過老張死後,他堅決不當漢奸,多次拒絕偽職。1949年78歲死於天津。

5、張景惠


唯一做了漢奸的兄弟,九·一八"事變的形勢下,張景惠投敵,後做了10年偽滿洲國總理。張作霖生前,張景惠對他言聽計從,是忠心的。老張被炸死後,張景惠一力主持將七弟下葬,安護老張家小。他投敵賣國,令人不恥,但不曾出賣過兄弟張作霖。


6、孫烈臣


孫烈臣,張作霖心腹干將之一,最親近的拜把兄,也是唯一一個死在張作霖之前的兄弟。孫烈臣死時,張作霖抱屍痛哭長達半小時。孫烈臣無後,張作霖為兄弟治喪。


7、張作相

張作相,八人年紀最小,許多人看名字以為張作霖、張作相是親兄弟或堂兄弟,其實都不是,只是緣分使然。但這個結拜兄弟,比親兄弟還要好。

(圖:左為張學良)


“東北王”張作霖死後,張作相是奉系中權力最大的,軍中德高望重,卻仍將將執掌東三省大權交還給少帥,甘願輔佐少主,成為張學良的“輔帥”。

張作相執政吉林期間,創辦吉林大學,對日本人深惡痛絕,與我黨走得很近,中共的親密朋友。1949年,張作相拒絕同老蔣去臺灣,病逝天津。

張作霖的把兄弟們,都曾一起打天下,出生入死,雖也曾有過矛盾不和,但時間考驗了兄弟情義。張作霖死後,七個把兄弟,無一人對不住他。也算難得吧!你覺得呢?


關注【峰子奇觀】,每天3分鐘看個歷史趣事!


峰子奇觀


答:張作霖的好兄弟,2人早逝,1人陪死。各自的命運不同,在時代的潮流中浮沉,上演了人間悲喜劇。

一、先走一步的幾位。

張作霖的好兄弟當中有兩位位很早就去世了。他們是 馮德麟和孫烈臣。

這馮德麟出場非常的早。在甲午戰爭之後就已經活躍在政壇上。曾率部參加日本人招募的“東亞義勇軍”參加了日俄戰爭。也參加了張勳復辟失敗被段祺瑞抓捕,而後在張作霖等人的幫助下出獄,之後離開軍壇投身工業。1926年8月11日病逝。順便說一句他的兒子馮庸,建立了馮庸大學,是東北地區少數幾所大學之一,也算是做了貢獻。

孫烈臣,是張作霖最鐵的好兄弟,他協助張作霖在東北剿匪以及驅逐東北的俄國武裝,與段祺瑞、曹錕爭奪天下,發展軍工業,建設東北。1924年4月25日逝世。


二、一同被炸死的吳俊升。

此人綽號“吳大舌頭”,他貌似憨庸,而心實狡黠。是東北軍的第三號人物,集強悍、愚昧、荒唐、殘暴於一身,卻又善於玩弄權術。這一點上來說很對張作霖的胃口。當在皇姑口被炸死的時候,他已經是東北首富、東三省保安總司令,陸軍上將。

三、名節持守馬龍潭。

馬龍潭最被人津津樂道的事情是兩件事。第一件是出錢修編了《慶雲縣志》,捐資興學,稱為百姓口中的“馬大人”。第二件918事變後,日本人想請他出任中滿自治會的會長,結果他氣的撞床差點死掉。這是寧死不當日本人的走狗。民族氣節絕對是贊!遺憾的是1940年病逝,沒有等到抗戰勝利的那一天。


四、功過參半湯玉麟

這位東北軍中第二號人物,是張作霖的真正的過命之交。在張作霖被炸死後,擔負起東北軍的興亡。輔佐少帥張學良多年並促使了東北易幟,完成國民革命軍的北伐最終勝利。

但是他的一生的汙點也是非常嚴重的。1933年日本軍進攻熱河,他直接就帶著自己的家產棄守熱河,逃到內地去,結果被國民黨直接通緝。直到宋哲元收編湯部,讓他失去了軍權。1934年1月9日,南京政府取消對湯的通緝令。

在全面抗戰期間內,湯玉麟多次拒絕出任偽職,堅持抗戰。最終在1949年走完人生的終點。

五、共黨親密朋友張作相

這個人的名字一看以為是張作霖的堂兄弟。實際並沒有血緣關係。在他手上創建了吉林大學,修建了吉敦鐵路並且和中國共產黨保持密切的聯繫。由於他在東北地區的聲望非常高,是日本人拉攏的主要對象,但是都被拒絕。抗戰結束後,張作相被任命為東北行營政治委員會委員、東北剿共副總司令之職但是並沒有參加實際工作,結果被我們的小杯子給哭了。1948年解放錦州,他收到禮遇。1949年逝世。

六、唯一的漢奸

張景惠是張作霖眾多兄弟中為人最為圓滑的一個,同時也是最沒有骨氣的一個,瀋陽一淪陷,他就公開投敵。後抗日戰爭勝利後,被蘇軍俘虜,1959年老死獄中。


南閣水哥


拜把子這種事,在古代是很常見的,尤其在綠林當中,更是如此。

當然,即便不是綠林,比如軍校畢業之蔣志清,也喜歡動輒拉人拜把子,什麼李宗仁啊馮玉祥啊,都是他拜把子兄弟,到頭來,有何用?

至於題中說是張作霖,他老人家是半綠林出身,相比那些軍校畢業的拜把子,含金量似乎高些,那下面就來說說張作霖的把子們。



通常說,張作霖有七個拜把子兄弟,這些都是清末之前的患難之交,靠著這些人,張作霖才打下了“東北王”的江山。

不過,發家致富後,難免有利益衝突,難免有急流勇退,也難免有打擊報復,這個得看具體時期具體人物和具體情況。

先說老大馬龍譚。馬在張作霖的班子裡年紀最大,但事蹟不顯,可能在張作霖早期發揮了一點作用,但在張作霖事業的上升期,他已經因為年紀問題而退出圈外了。

不過,老馬倒是活得比較長,直到1940年才去世,享年83歲。



老二吳俊升,年齡雖然比張作霖大12歲,不過他倒是張作霖的鐵桿,一路緊跟,可謂忠心耿耿,也最得張作霖的信任。

總體來說,吳俊升武人出身,只知道死忠,頭腦並不是特別靈活。1925年郭松齡反奉時,吳俊升及時出兵,這才將郭鬼子擊敗,立下大功。

說來也是,1928年奉軍被北伐軍擊敗,吳俊升同張作霖一同返回奉天,結果在皇姑屯一塊被炸,吳俊升當場死亡,走得比張作霖還早幾個小時。真是患難兄弟,沒話說。

老三馮德麟,年紀比張作霖大7歲。從某種程度上說,他既是張作霖的合作伙伴,也是競爭對手。原因很簡單,在清末時,馮德麟也是巡防營統領,地位不在張作霖之下。

之後,張作霖投靠了袁總統,而馮德麟在政治上似乎要遲鈍不少,結果在東北被逐步邊緣化,尤其在1917年張勳辦大事時,馮押錯法寶試圖保皇,結果一敗塗地。

最終,馮德麟就此被擠出權力場,由此做了太平大佬,安享晚年。9年後,馮德麟去世,年59歲。



老四湯玉麟,他比張作霖大4歲。這位腦子倒是十分靈活,和張作霖的關係也是若即若離,既有合作,也有自己的小算盤。最終,靠著張作相的幫忙,他做上了熱河省主席。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湯玉麟自知不敵而從軍政界隱退,後於1949去世,也算善終。

老五張景惠,和湯玉麟同歲,他自打投奔張作霖了,倒是一向言聽計從,唯強者是命。可惜的是,在“九一八事變”後,這老小子竟然公開投敵,後來還當上了“偽滿洲國”的總理。

抗戰結束後,張景惠的結局可想而知,他先是被蘇軍逮捕,後被移交回國並關押在遼寧撫順戰犯管理所,其於1959年在獄中去世,年88歲。



老六孫烈臣,比張作霖大3歲。老孫是個能幹人,也一向得到張作霖的賞識,他在軍隊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做過奉軍的參謀總長、辦過軍校、兵工廠等,只可惜死得早,1924年就去世,年52歲。

老七張作相,比張作霖小6歲,是這幫兄弟裡的小老弟。這位小老弟倒是聰明伶俐,而且是個厚道人,張作霖對他很是喜歡與信任。

在張作霖生前,張作相也是步步緊跟,一路高升。張作霖被炸死後,張作相由小老弟一舉升為老大哥,在他的輔佐下,張學良這才立穩腳跟。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張作相一方面拒絕日偽的拉攏,另一方面也對張學良十分失望而隱居天津。1949年,張作相去世,年68歲。

以上可以看出,人有人命,事在人為,都是歷史!


坑爹史冊


在軍閥割據的年代,張作霖是名副其實的東北王。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是綠林出身,在張作霖成為東北大帥的過程中,他曾經在“江湖上”和幾個人結拜為兄弟,連同張作霖一起八個人,按當時他們結拜次序排列,馬龍潭、吳俊升、馮德麟、湯玉麟、張景惠、孫烈臣、張作霖、張作相。張作霖在這一群人當中,排行老七,如果按照這樣的地位來看,當時張作霖的地位並不是很高,但是最後通過他不斷的努力,卻成為這八個人當中最有實力的一個人。


自從張作霖在1928年6月4日皇姑屯事件中被炸成重傷,最後因為傷勢過重醫治無效而死亡。在他死後,他的結拜兄弟們結局又是如何?

老大馬龍潭

馬龍潭是軍人家庭出身,文韜武略樣樣精通。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是個愛國人物,張作霖拒絕日本人合作的要求,也有馬龍潭的功勞。在張作霖被炸死後,他發誓此生都不與日本人合作。當時日本人前來收買他,還通過威逼利誘,馬龍潭憤怒之下,以頭撞床來表明自己的決心。1940年,84歲高齡的馬龍潭安詳去世。

老二吳俊升

他自從和張作霖結拜後,就成了張作霖最忠誠的追隨者。在皇姑屯事件中吳俊升與張作霖同坐在列車同節車廂之內,當時預埋炸藥爆炸後,車廂被炸燬,他被鐵路道釘穿入腦部,當場死亡,張作霖則是在晚上救治無效死亡。吳俊升也算是實現了當初同生共死的誓言。


老三馮德麟

馮德麟比張作霖還要大九歲,因此他時常以長輩身份自居,張作霖對他並沒有反感,而且還是十分敬重他的三哥。有一次馮德麟被關入獄,張作霖花費了很大的心思後,才成功的將馮德麟救出牢獄。在後來更是為他謀了一份不錯的差事,從此以後,馮德麟也是忠心的輔佐張作霖。1926年,馮德麟因心臟病發作而逝世。

老四湯玉麟


湯玉麟當初因為救過張作霖一命,兩人成為了生死之交,張因此拉他進入保險隊。後來他不戰就丟失了熱河,而且還強徵暴稅,一直受到世人的唾棄。不過湯玉麟在後來的抗日戰爭中堅守自己的底線,特別是當他知道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後,他便誓死抗敵,1949年病死在天津。

老五張景惠

張景惠在張作霖生前,對張作霖是言聽計從,皇姑屯事件後,張景惠被日本人拉攏。九一八事變後,公開投敵,先後任偽參議府議長兼東省特別行政區長官、軍政部總長、滿洲國務總理大臣等職。後來他被蘇軍所俘虜,關押在撫順戰犯管理所,1959年病死於戰犯管理所中。他是張作霖兄弟中唯一一個漢奸。

老六孫烈臣

張作霖把孫烈臣視為最信賴的兄弟,經常讓他去處理一些重要的任務。因為孫烈臣身體不好,但他自願長期滯留在奉天省城,幫助張作霖做事,也許心中抑鬱,因此病症加重,在他54那年就因病離開了人世。當張作霖聽到這個噩耗後,頓時痛哭淋涕,如失去手足一般。


老八張作相

張作相併不是張作霖的親弟弟,但他們還是情同手足。張作相淡泊功名,張作霖生前屢次想要提升他到重要的崗位中,但都被他一一拒絕了。張作霖去世後,張作相仍然忠心耿耿的輔佐在少帥張學良身邊,這也算是他對張作霖的另一種承諾吧。日本人見他聲望顯著,便想拉攏他,好藉助其名頭號召軍民力量,但張作相強硬拒絕了日本人的無理要求。張作相於1949年3月因病去世。

張作霖義結金蘭的兄弟八人,雖然有人做過漢奸,有人以手中的權勢趁機斂財,但他們都沒有忘記當初立下的誓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