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一個知道講究的人,成就都不會太差

1

如果一個人說你講究,那一定是稱讚你的話,說明你懂規矩,知禮節。打個比方,你過馬路時碰上紅燈,即使車很少或沒車通行,你仍然等著綠燈,這就是講究。再比如,參加一個正式宴會,如果你發頭凌亂,穿著隨意,這就是不講究。

講究的人容易得到別人的認可。職場的講究人,別人願意提攜他一把;生意場中的講究人,別人願意與他合作。社交場裡的講究人,別人願意與他來往。

所以,即使一時條件不成熟,也不會輕易放棄講究,這是講究人的做人原則。

晚清名臣曾國藩就是一個這樣的講究人。

曾國藩剛到北京時,只是翰林院的一個小檢討,從七品,還算不上一個正經的七品小官。據《曾國藩家書》中的記載,他一年的工資是119兩銀子,外加11兩銀子不到的辦公費用,兩項合計為130兩銀子上下,這就是他全部的年薪。

這個收入雖然比尋常百姓高出很多,但在京城做官,有很多需要講究的地方,花的錢更多。

曾國藩:一個知道講究的人,成就都不會太差

指向手指

2

首先是住。當時的進京官員是沒有“福利分房”,也沒有額外的補貼,只能自己或租或買。曾國藩來自湖南小山村,家境一般,買房就不用想了,只能租房。身為京官,總不能隨便租個小平房吧,那樣就太有失官儀了。

曾國藩按照當時的風氣,在不失官儀的條件下幾經挑選、挪換,1840年這一年就換了五次住處。1841年8月,終於在繩匠衚衕找到一處滿意的宅邸,一年房租為83.63兩銀子,一半多的年薪就沒有了。

曾國藩:一個知道講究的人,成就都不會太差

3

解決了住,還得解決穿的事。清代的官服都需自行購置,還得按照季節、場合嚴格分類,規矩繁多。而且既然是官服,材質用料也要有所講究。《湘鄉曾氏文獻》中有一篇賬單,記錄了曾國藩來京的1840年,購置衣物花費了約33.4兩銀子。1841年,《辛丑年用錢票數》賬簿中,記載了他新添置衣服花費46875文,摺合成銀兩大概為32.69兩銀子,確實讓人難以承受。

曾國藩:一個知道講究的人,成就都不會太差

4

接下來就是行。當時官員出行基本是乘轎和坐馬車。乘轎在當時來說是“頂級享受”,但買轎子僱轎伕的費用很高,一年的花費至少要八百兩銀子。馬車相當於現在的“出租車”,按照路程的遠近來計算價格,相對便宜。

曾國藩當然沒錢置辦轎子,更沒錢養幾個轎伕,但去翰林院上班或者拜訪領導和同僚,走路太遠不現實,也太不符合京官的講究。曾國藩選擇了租用馬車,平均下來每月差不多要一萬兩千多文,摺合銀子10兩左右。1844年,曾國藩升為了翰林院侍講後,曾在給家裡的信中寫道“寓中已養車馬,每年需費百金。因郭雨三奉諱出京,渠車馬借與男用。渠曾借男五十金,亦未見還”。

說明曾國藩當時已經有了自己的“馬車”,還是郭雨三借給他的。但飼養馬匹、車的保養、司機的僱傭也都需要自己承擔,每年需要100兩銀子。

曾國藩:一個知道講究的人,成就都不會太差

5

作為京官,還有一個大的支出就是社交應酬。畢竟在官場上,需要維護各種的關係網,像領導、師座(科舉會試的主考官,曾國藩的主考官是當時的軍機大臣穆彰阿)、同年(一起參加會試通過的人)、同鄉等這些人,關係維繫好了,可以隨時有個照應。

曾國藩是個講究人,在關係維護上非常講究規矩,從不肯失了禮節。據《辛丑年用錢票數》賬簿記載,僅1843年,曾國藩用在社交應酬的開支就高達90兩銀子。

比如曾國藩的同鄉好友陳源兗,1843年時大病一場。曾國藩天天去看望,有時甚至通宵達旦守護在他的身旁。第二年,陳妻病逝,曾國藩幫忙打理一切,還將陳源兗剛滿月的孩子帶回家,僱乳母餵養。

曾國藩:一個知道講究的人,成就都不會太差

6

衣、住、行和人情往為,這些高額的花銷都是對外與官儀有關的事情,曾國藩從不含糊,必須講究。但曾國藩本人其實是十分節儉的,就拿吃飯來說,曾國藩對自己非常嚴苛,每頓飯只炒一個菜,只吃一碗飯,即使別人請客,也一樣恪守規矩。

有一次,曾國藩去揚州公幹,當地的鹽商盛情款待,上了許多美味佳餚。曾國藩很為難,這屬於應酬場面不好拒絕,但自己的規矩也不能破了。於是只在眼前的一道菜上動了幾下筷子,其他的一點沒碰。事後他對鹽商解釋道“一食千金、吾不忍食。目不忍睹”。

曾國藩的講究,為他以後的發展帶來了不少便利。穆彰阿是曾國藩的座師,曾國藩每年的重要日子都會去穆府行弟子之禮,他能在七年內連升十二級,穆彰阿起了決定性作用。即使穆彰阿早已去世,曾國藩也不是“人走茶涼”,仍然有機會就去穆府探望其家人。做人做事如此講究,曾國藩官運亨通,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曾國藩:一個知道講究的人,成就都不會太差

7

當然,也許有人會說,講究不是就是好面子嗎。其實講究與面子看著相似,但有著本質的差異。講究重在規矩和禮節,是必須要做的事,而好面子重在表面,這就是純粹的虛榮了。

講究可以提高你的層次,幫你結交優質朋友。一個人要成就一件事,就必要有所講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