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世界大戰:綏靖政策與孤立主義何時終結?

01


如你所知,二戰之前,英法在歐亞大陸西端搞綏靖政策,坐視納粹德國壯大、並放任其擴張。當時英法的戰略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禍水東引”,儘可能把納粹德國的侵略方向引導到東方。結果大家都知道了,納粹德國首先選擇向西,法國淪陷,英國被趕出歐洲大陸。

二戰前的美國執行孤立主義,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之臉孔,醉心於兩邊做生意發財。即便當時羅斯福總統想幹預,也被孤立主義阻擋。直到山本讓南雲帶著航母艦隊把珍珠港炸得稀巴爛,孤立主義才算醒過來。

二戰結束70多年了,為啥又把這些陳年舊事拿出來囉嗦?因為戰爭雖然過去了,但遇到災難時,世界還是在綏靖政策與孤立主義之下戰鬥,遠沒有團結一體。

新冠疫情發展到現在,已經把這些弱點暴漏無遺。

一個月之前,疫情考驗中國時,世界其他地方並沒有足夠重視。雖然不少國家紛紛對中國伸出援助之手,但疏忽了對自己國家的防範。彷彿這是中國的事兒,還沒有意識到新冠疫情傳染性之可怕,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

現在中國抗疫出現曙光,而世界其他地方卻面臨夜幕降臨之尷尬。韓國、伊朗、意大利處於失控的邊緣。但各國一直在綏靖政策和孤立主義中左右搖擺。

昨日中國,除湖北之外地區,共發現16例新冠感染者,其中15例是外來輸入病例。


02


看下地緣格局就很容易明白:此次疫情爆發其實有些蹊蹺。

中國疫情從中心地帶的武漢爆發,又恰逢春節,時間和地點都趕到節點上。這就給陰謀論提供了佐證。實際上來說,如果看世界地緣格局,更像陰謀論。

目前處於失控邊緣的韓國、伊朗、意大利恰好處於歐亞大陸東邊、中間、西邊,而且都是關鍵性的位置。

先看韓國——

地緣格局看,韓國似乎處於東亞邊緣;但是從經濟圈版圖看,韓國處於中間位置。


疫情世界大戰:綏靖政策與孤立主義何時終結?


目前整個亞洲的財富都彙集在東京經濟圈、首爾經濟圈、京津冀經濟圈、長三角和珠三角經濟圈,這樣幾大經濟圈。其中首爾經濟圈和長三角經濟圈,在地理上位於中間,交流異常緊密。幸好中國處理比較果斷,控制住疫情往經濟核心地區蔓延。

再看大邱在韓國的位置,其實也接近中部,離首爾的距離,大致相當於溫州離杭州的距離(韓國的面積、人口和浙江相當)。

如果韓國失控,相當於引爆亞洲財富中心。那麼從陰謀論的角度看,相當於通過製造恐慌引發資本外逃,去北美接盤高位資產。如果需要陰謀論,這種邏輯,比所謂的生化戰爭更有說服力。

再看伊朗——

伊朗是典型的高原格局,周邊高、中間低,地勢正好可以輻射整個中亞和中東。


從陰謀論角度看,如果在伊朗選擇一個地方引爆疫情,那麼沒有哪裡比庫姆對伊朗殺傷力更大。聖城庫姆堪稱伊朗的精神首都,地處伊朗中部,且離首都德黑蘭很近。

如果伊朗失控,整個中東、甚至中亞都很危險。伊朗總統乾脆就說這是美帝的陰謀。當然美帝陰謀就好像是個大籮筐,啥都能往裡裝。

再看最西端的意大利——

雖然從地緣格局來說,意大利是地中海中的一個半島,並且北部是阿爾卑斯山。但是回顧一下歐洲歷史就會發現,歐洲歷史上唯一的一次大一統,就是從意大利半島上崛起的羅馬帝國。按照羅馬帝國的路線,向東到巴爾幹半島,向西直接進入西歐的法國、西班牙,向北到中歐的瑞士、德國,向東進入巴爾幹半島。


疫情世界大戰:綏靖政策與孤立主義何時終結?


如果說羅馬帝國的故事太久遠,那麼至少要記得引發二戰的納粹病毒也是從意大利傳到西班牙和德國的。這輪疫情,意大利重災區恰好是在北部,向四面八方傳播最容易的地方,正好可以影響整個西歐經濟核心地區。


疫情世界大戰:綏靖政策與孤立主義何時終結?


受意大利輻射的法國、德國、西班牙,情形都不容樂觀。一旦處理不好,就會惡化。

如果從陰謀論角度看,恐慌會造成資本外逃,去北美接盤高位資產。這麼解釋聽起來很不錯,宛如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下一盤大棋。

其實我不太相信陰謀論。我不認為美帝,或者說任何國家,有能力如此精準地搞出如此完備的陰謀。但是我從歐洲人的防疫策略中看到二戰之前的綏靖政策。

一個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各大聯賽依然在進行。歐洲已經有球員(前丹麥國腳托馬斯-卡倫博格)確診感染。


疫情世界大戰:綏靖政策與孤立主義何時終結?


意甲聯賽雖然已經空場進行,但足球激烈對抗中,接觸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奔跑出汗、吐唾液都是大概率事件。其他聯賽,還在照常舉行。那種大體育場,根本就不可能做到安全檢查。

這種情況,說其是“綏靖政策”都已經抬舉了,簡直是赤裸裸的為經濟而忽視安全的鴕鳥思維。

簡而言之,歐洲的防範意識遠不如東亞。為什麼呢?

時光回到百年之前的1918年,歐洲各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已經精疲力盡。隨即爆發的西班牙大流感(病毒起始於美國,只是當時西班牙比較開放,沒有隱瞞疫情、爆出來的疫情比較嚴重,大家稱其為西班牙流感),直接終結了戰爭。此後兩年,流感經歷了三波大爆發,奪走的生命遠多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規模比黑死病還大。

隨後的年月裡,歐洲人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吸取了戰爭教訓;但沒有經歷過另外的大疫情,顯然缺乏疫情戰爭的防範意識。而且二戰之後,歐洲的日子過得比較順,所以才有現階段這種“綏靖”疫情燎原的局面。

相比之下,東亞多災多難,憂患意識比較強,所以防範意識較強。但是目前來說,最危險的反而不是歐洲人的“綏靖”,而是美國和印度的“孤立主義”。


03


說實話,歐洲疫情的風險,那是看得見的風險。

美國和印度,現在是看不見的風險。

補充一段史料:百年前的西班牙大流感肆虐兩年之後消失了,當時世界也搞不清是怎麼回事,連病毒長什麼樣都不知道。但有一位叫Johan的瑞典科學家沒有放棄。1951年,25歲的Johan,在阿拉斯加一座埋葬當年患大流感病人的墓地,從幾具冰凍的屍體上取得了肺部組織切片,試圖在實驗室復活研究病毒,但失敗了。


疫情世界大戰:綏靖政策與孤立主義何時終結?


直到46年之後的1997年,已經71歲的Johan終於從當年一位病人的肺組織中成功提取出了病毒RNA,並測出了部分基因序列,最終確定西班牙大流感是一種甲型H1N1流感病毒。

這次新冠疫情會不會在世界蔓延開,關鍵要看印度和美國。

印度的公共醫療衛生體系非常差勁,一旦疫情蔓延,只能聽天由命。

美國則是霸主,動不動封鎖其他國家,但卻極少有國家去封鎖美國。2009年,來自於美國的甲流(H1N1,是西班牙流感病毒的遠房後代)席捲全世界,也沒有國家封鎖美國。一旦美國疫情蔓延,基本上全世界都沒法防禦。

歐洲人雖然防範意識不是很強,但起碼在防範。比方說西甲聯賽,也開始空場比賽。

美國人防範更弱。NBA等各大體育賽事,依然火爆,看著都憂心。


04


美國精英階層是什麼態度呢?

當地時間3月5日,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聞頻道電話採訪時表示,他不相信世衛組織發佈的全球新冠肺炎死亡率,“我認為3.4%(死亡率)是一個虛假數字”。


疫情世界大戰:綏靖政策與孤立主義何時終結?


特朗普對福克斯新聞說,他和許多人討論過新冠肺炎的問題,這種病可以快速恢復,甚至都不需要看醫生。他指出,憑藉直覺,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低於1%。

和特朗普討論事務之人肯定都是美國精英階層,特朗普這話某種意義上代表了當前美國精英階層的態度。

特朗普之所以敢這麼說,是因為中國的疫情中,除湖北之外,死亡率很低。湖北之所以死亡率高一些,是因為武漢醫療資源緊缺。美國的醫療水平世界一流,所以特朗普敢說這話。

然而根據美國目前公佈的數據:


疫情世界大戰:綏靖政策與孤立主義何時終結?


這個死亡率明顯偏高。

如果按照特朗普認同的死亡率低於1%,那麼美國現在的感染者人數應該多於1000人。

美國這種情況有點像兩週之前的伊朗,總數不多,但死亡病例高,隨後就爆發了。

伊朗感染者爆發的原因大致有兩個:其一,由於長期被封鎖,醫療資源匱乏。其二,是宗教活動導致聚集性感染。

美國雖不用擔心伊朗那種宗教性聚集;但各種體育賽事、各種團體活動,人員聚集程度也是非常恐怖。所以疫情在美國傳播的概率非常大。為何不學學中國,乾脆把那種商業體育活動暫停一段時間?原因很簡單,那些都是白花花銀子。

當然美國也有自己的優勢,就是美國人的地下儲藏室非常大,可以改成地下小超市,適合居家隔離。


疫情世界大戰:綏靖政策與孤立主義何時終結?


這是一位美國家庭主婦改裝地下室的情況,一兩週不出門都沒問題。

美國現在的處境是缺乏醫療資源。


05


同樣是當地時間3月5日,美國副總統彭斯承認,“我們現在沒有足夠的檢測(試劑盒)滿足未來預期的需求。”

美國不僅試劑盒不足,口罩產能也不足。過去15年,大批美國工廠外遷,醫用口罩95%由海外生產。疫情到來,全球口罩都緊缺,美國自然也不例外。

世界頭號強國美國,為何也無法解決小小的口罩問題?

其實口罩問題不是疫情問題,而是涉及到商業模式問題。

一位名叫邁克·鮑文的美國本土口罩生產商給出了答案。

“我接到了大概十幾億個口罩的訂單,加起來得有15億。”邁克稱。現在他一天至少接到上百個電話、上百封郵件,而平常一個(電話、郵件)都沒有。但是他並不高興。

天上掉下來的機遇,為啥不高興?邁克回憶十年前,H1N1流感爆發時,他的公司曾經積極響應,購買了很多機器,緊急僱傭150名新工人,擴大產能。但是當H1N1流感結束時,“突然這麼一天,真的幾乎是一天之內,訂單需求沒了。”

投入的成本和人員工資變成巨大的負擔。更糟糕的是,醫院和醫療供應公司都已經囤積了很多貨,口罩商在接下來很多個月裡都接不到訂單,公司幾近破產。


疫情世界大戰:綏靖政策與孤立主義何時終結?


所以美國的口罩製造商不敢盲目擴產。他們也搞不準疫情會發展到什麼樣,以及什麼時候結束。從這個事情上也可以看出,實體制造業的重要性。

相比醫療資源,其實美國精英階層更擔心的還是資本市場繼續暴跌。

上週美股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最大的單週跌幅,已經搞得風聲鶴唳。

如果疫情蔓延,繼續那麼跌兩週,特朗普上臺這幾年的漲幅也就沒了。

要知道股市上漲可是特朗普的主要政績之一,在大選來臨的關口,特朗普可不想股市繼續暴跌下去。這種情況下,特朗普政府也不可能不顧一切去擴大醫療資源生產,因為那相當於告訴大家疫情嚴重。

如果歐洲與日韓因疫情擴散引發資本市場恐慌,美國看起來歌舞昇平,那麼對美國資本市場來說無異於一個天大的福音。所以從這個角度看,以特朗普為代表的美國精英階層,想盡辦法告訴大家,美國疫情輕微、“可防可控”也就不足為奇了。

所以疫情之下,美國精英這種“孤立主義”態度背後,是極端複雜的博弈。即便沒有陰謀論,這種博弈也是非常之精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