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全民消滅蝙蝠,讓蝙蝠滅絕嗎?

你看上去真的很美味


最近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大家對蝙蝠這個移動的病毒庫產生了深深的畏懼,甚至殺之而後快。但每一種生物對於大自然都是不可或缺的,蝙蝠同樣不例外。

蝙蝠在生態系統中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研究它還能幫助人類攻克一些感官疾病(視覺、聽覺障礙),甚至找到長壽的秘密。

蝙蝠對整個生態系統的作用

在熱帶地區,蝙蝠像勤勞的蜜蜂一樣是很多植物的授粉者。它們以果子為食,然後散佈這些水果的種子,比如龍舌蘭。

而龍舌蘭酒是墨西哥的國酒,在墨西哥有價值數百萬美元的龍舌蘭加工工廠,沒有蝙蝠的幫助,龍舌蘭的產量會大打折扣。

另外,蝙蝠還是食量驚人的昆蟲獵食者,在美國一小群棕色大蝙蝠,每年會捕食一百多萬只昆蟲。

如果我們把蝙蝠從生態系統中剔除,就必須使用殺蟲劑來去除所有那些以農作物為食的害蟲。美國人算過一筆賬,如果我們消滅了蝙蝠,單在美國就要花費220億美元來除蟲。

相比於人類需要遠離蝙蝠來說,蝙蝠更希望遠離人類。人類的過度繁衍生息早已造成了蝙蝠棲息環境的破壞與減少。而且在美國一種稱為“白鼻綜合徵”的疾病已經讓蝙蝠以每年不少於100萬隻的數量大批死去。

目前來說,不需要我們主動滅殺,生態系統中的蝙蝠數量已經在持續減少,美國甚至還投入了一些資金研究防治“白鼻綜合徵”拯救蝙蝠,但是收效尚不明顯。

總之,存在既有價值。滅殺蝙蝠一定不是一件什麼好事。

雖說蝙蝠是移動的病毒庫,但它具有很重要的醫療研究價值

隨著醫療的發展,對於一些複雜的病要想從根上解決,沒什麼比研究基因更重要的了。基因醫療也屬於當下一個前沿的研究領域。

我們每個細胞裡都儲存著你的基因組,這些基因組組成DNA,對這些DNA解碼指導蛋白質合成,才讓你成為了你。

隨著現代分子技術的發展,我們已經可以比較容易地排列基因組,發現這些基因組排列的些許不同,並明白這些不同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是現代分子醫學領域的重要挑戰。

查明這種不同,我們可以知道這是否更易讓你患病,還是這種不同只是讓你與眾不同。

如何查明這種不同?需要大致瞭解一下關於進化的自然法則。

經過漫長的時間與死亡,基因突變以巨大的代價給生物進化留下了一扇窗。自然選擇就像篩子一樣,將妨礙身體功能的蛋白質變異剔除,驅逐出歷史舞臺。經過不同篩子的篩除,生物有了許許多多不同的進化路線,形成了如今不同的物種。

如果你觀察很多進化上相差很遠,且生活環境也截然不同的哺乳動物的一個基因組中的相同區域,你就能發現那個代表著進化的先進性,並得出這種基因對於哺乳動物的生存是否重要。

對於所有不同物種、種群,這種基因對比都適用。因此,如果我們想研究一個基因組,我們就需要測定所有不同哺乳動物中這個基因組區域,並查明它們是否相同或不同。如果相同,這就表明這個區域對生物功能很重要;如果大多數一樣,一些不一樣,那麼不一樣的基因組可能就是不正常的。哺乳動物在這方面表現得更明顯。

比如,我們都知道蝙蝠視力不太好,通過基因組比照我們就會發現到底是那部分基因組決定視力方面的疾病。同理,因為蝙蝠的耳朵特別靈敏,通過比照我們又能找到決定聽覺的基因組。也就是說,通過蝙蝠的基因能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研究由於基因導致的眼盲和耳聾的相關疾病。

除此之外,蝙蝠的基因或許藏著長壽的秘密

在西方文化中,蝙蝠是妖魔化的象徵,最出名的當屬德古拉伯爵。這個在黑夜中閃爍著紅芒的不死生物,是西方魔幻片裡最有影響力的IP。

西方所有的魔鬼形象,幾乎都會有一對蝙蝠翅膀,但在中國的本土文化中,因為與“福”諧音,蝙蝠反而有美好的寓意,其中就包含著長壽之意。

事實上,蝙蝠在哺乳動物中也確實是算得上一種奇特的長壽生物,當然它們並不是靠吸血。

蝙蝠已經在這個星球上存在了大概6400萬年,它最獨特之處在於它雖然是哺乳動物,但卻可以飛。而飛行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非常消耗新陳代謝,這種消耗對於哺乳動物來說本應是致命的,但蝙蝠卻進化到可以解決這威脅生命的問題。

最長壽的蝙蝠可以活到40年。乍地一看,你或許覺得也沒多特別。但在哺乳動物中,壽命與身材大小和新陳代謝率是有關係的。根據一些哺乳動物的身材大小,你就能大概推斷它們的壽命,尤其是一些小型哺乳動物,動作越敏捷,消耗越大,壽命越短。

而蝙蝠卻違背了這一規律,按蝙蝠的新陳代謝強度,它們應該更短命,但它們的實際壽命卻是推斷壽命的9倍。

目前科學界發現了19種哺乳動物的壽命比根據其身形大小推測的壽命要長,而蝙蝠佔了其中的18種。它們比同樣大小的哺乳動物要多耗費3倍的精力,卻並不會承擔由此帶來的惡果——產生大量損壞DNA的代謝物。

僅僅歐洲,截至2050年,將會新增70%65歲以上的人,而80歲以上的人將有超過170%的增長。面對人類老齡化的襲來,不少科學家們都認為延長人類青春的秘密就藏在蝙蝠的基因當中。

最後來說說蝙蝠與病毒的關係

尼帕病、埃博拉、馬爾堡病、SARS和最近的新型冠狀病毒,都是最近50年來才在人類體內出現,而且都是由蝙蝠攜帶並傳播的。

但引起病毒爆發確實不是蝙蝠的錯,而是因為人類和爬行動物比之前更加深入蝙蝠的領地,尤其是在熱帶地區。更不用說那些費盡心思盜賣野生動物的人類行為,簡直是愚不可及。

蝙蝠與其他動物相比,之所以會給人類帶來更多的致命疾病,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蝙蝠都喜歡群居,而且不同種類的蝙蝠也喜歡聚在一塊,讓病毒不僅在個體間傳播,還在種群間傳播,但大多數被感染的蝙蝠不會死。

它們不會死的原因,可以也是因為蝙蝠會飛,才能抵抗病毒感染。

蝙蝠飛行時會提升了DNA損傷修復和其他防禦系統能力,提高抑制病毒入侵的細胞的能力。當蝙蝠飛行時,其體溫會升至40℃左右,就像人類免疫系統對抗病毒的發燒症狀一樣。也就是說,蝙蝠飛行就可以獲得人類的病毒免疫能力,這樣頻繁的飛行桑拿會殺死不少的病毒。

但也讓少數強悍的病毒進化到能適應高熱,而這些病毒如果感染到人類身上,就成為了無視免疫系統的發燒發熱的致命病毒。

總結

蝙蝠,似乎就是一個寄存著天使的基因,卻身穿著惡魔外衣的奇特生物。

無論出於什麼原因,想滅殺它們,人類是否能付出足夠的代價?能扛過幾十億年生物進化留存下來的每一種生物都不是省油的燈,當我們想消亡它們的同時可能就是在滅絕自身的未來。

無論人類文明如何發展,科學技術如何突飛猛進,如果人類無法與大自然一同共存,就只能一同滅亡,而作為目前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物,人類必須認真思考“如何與自然共存”這個問題。

歡迎關注@想法捕手,讀科學,聊宇宙。

想法捕手


不可以,要堅持生物多樣性和自然平衡。蝙蝠是吃害蟲的,沒有了它人類更麻煩。


羅曼蒲公英


幹嘛消滅我?

我是黑色的夜行者,與黑夜同行

我不敢睜眼看你,更不曾打擾你的生活

我為自輩謀生,吃蟲啃花

生生不息,不過如你輩只為存活與繁衍

在神奇的中華大地上,我見過太多神奇的食材了!

比如說:皮蛋、毛蛋、童子尿蛋、烤羊眼、烤螞蚱、炸知了、炸水牛兒、蠶蛹、沙蟲等。

但實在不明白--得有多饞才會吃我?

雖說我很少見,但是我長啥樣,大家心裡也有數!

我已經盡最大努力把自己長的不像個食物了!

平時躲在洞裡,等晚上才偷偷摸摸出來,結果還是被逮住吃了

我以一己之力,封印了一百多種高致病性的病毒!

這其中就包括:狂犬病毒、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馬爾堡病毒、尼帕病毒、亨德拉病毒、MERS冠狀病毒等!這些病毒,個頂個的毒,隨便染上哪個,人類都招架不住!

但是我就能夠挺住!全因為我飛翔時,會使得自身發燒發熱!體內溫度高達40°C!

可以持續不斷的高燒殺死這些病毒!你看這哪裡是蝙蝠呀,明明就是燃燒中的火鳥......

我是孤獨的飛行俠,因為我醜陋不堪,不獸不鳥

我的面貌、翅膀和爪子,都是我不斷進化的本能

我不懼怕你們同樣驚恐的眼神,我不在乎你們倉皇的掃帚,我選擇迴避、孤立

總有一片天地,讓我們可以平等地生存

我是神秘的潘多拉盒子,封印著無數的病毒,那些不過是我的保護色

願為你們、為這地球貢獻微薄之力,研發彼此長存和和平共處的秘訣

我們在我們的世界安然自得,你們在你們的天地精彩紛呈

我們不受眾生待見,不曾想被你們錯愛,更被你們的慾望打開了盒子

我是無力的旁觀者,扛下來活著或死去,

你看,地球已發怒,火山、山火、泥石流、地震、海嘯、蝗災、肺炎

我輩將何去何從我們從不恐懼,因為磨難鑄造了我們的奇特

只是,以後世上多彩的顏色、美妙的聲音不知是否還能一如往初

消滅我,讓我滅絕,有用嗎?


情感小小的世界


問這個問題,真的太搞笑了,這叫什麼來的,狗會咬人,因為狗咬人,就把所有的狗殺了嗎?蜜蜂會哲人,就把蜜蜂滅絕嗎,人還吃野生動物呢,為什麼不把人都滅了,任何物種存在都有他的道理,不要違背大自然的規律。我雖然不懂那麼多,我覺得你就不該問這樣的問題,憑什麼把蝙蝠滅了,人類不去招惹他,會有今天嗎,凡事要客觀點,如果這次蝙蝠滅了,下次來個其他病毒,那麼又殺其他動物嗎,人類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動物,因為處於食物鏈頂端,肆無忌憚的殘殺比自己弱小的生命,這個時候想的不是應該怎麼消滅蝙蝠,疫情過後,人類應該反思如何保護野生動物,如何管住自己的嘴,如何教育孩子們愛護人類的家園!記住一句話,人類需要大自然,大自然未必需要人類,人類不能太自私,如果再這麼破壞大自然,最後將把自己毀滅……


凌下1


蝙蝠是無辜的,可憐的小精靈,還要為人類的愚蠢無知野蠻買單背黑鍋。

蝙蝠現在不撲殺都快要滅絕了,我這農村都好幾年沒有看見過了。



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


我說一下個人觀點啊

1.人家蝙蝠努力長成了人們討厭的模樣,每天晝伏夜出的,招誰惹誰了呀,本身這就不是蝙蝠的錯。

2.就算是把蝙蝠全滅,還會出來什麼果子狸啊,穿山甲啊什麼的,根本不在動物,而在人。

3.有些人就是非要裝,家禽都堵不住他們的嘴非要吃野生的,那就什麼也阻擋不了他們禍害別人。

重點:做個正常人,提升全民意識,愛他人就是愛自己!


kellyer


既然這樣試想,何不再進一層設想~蝙蝠可以攜帶幾千種病毒,說明蝙蝠絕不是病毒的造物主,它只是病毒宿主之一。如果蝙蝠被滅絕,下一個病毒宿主是誰?無人能給一終極答案!大自然中的萬物鐵律是~相生相剋!人類最好別破壞自然界鐵律!違背自然規律,註定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可總有人執迷不悟!以身犯險!破壞生態平衡與肆無忌憚地圈養和食用野生動物,同樣是犯罪!!!


童心夏萬里


蝙蝠在傳播疾病方面所起的危害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有多種對人和家畜致病的細菌和病毒曾在蝙蝠體內找到。例如:新型冠狀病毒、SARS、MERS、埃博拉病毒、狂犬病毒、馬爾堡病毒、細菌性痢疾的桿菌。沙門氏菌、結核病桿菌、細螺旋體等。



由於很多種蝙蝠是有群居習性的,這就為寄生蟲、吸血昆蟲在蝙蝠中間傳播疾病以及通過蝙蝠再傳染到人或其它家畜創造了有利條件。

然而,蝙蝠也並不是百害無一利。蝙蝠是消滅害蟲的能手,每當黃昏,在池塘和草地上空飛翔著無數的蝙蝠,它們大量地捕食飛蟲。有人估計,一隻蝙幅二夜間至少要吞吃三千隻以上的小飛蟲,其中多數是對人類和農作物有害的昆蟲,這裡麵包括人們最討厭的蚊子。



還有人作了這樣的統計,一隻體重20克的蝙蝠,一夜之間要吞吃5~10克的昆蟲。粗略統計,一蝙蝠一年內要吃掉1.2~2.4kg的昆蟲當然,這種統計並不是精確的,只是說明蝙蝠在消滅害蟲上所起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


人類對蝙蝠的認識,特別是從生態學角度述不能說是很透徹的。蝙蝠是一個有近千種的動物大類,它們在生物圈中究竟起著多麼重大的作用,還有待人們進一步的探索。


並不能因為人類的貪婪造成的病毒感染而消滅蝙蝠。如果人類扔肆無忌憚的像大自然索取,不停的消滅給人類帶來災難的動物,估計到最後就只剩下人類了。


長腿醫生


“存在即合理”,誰說的?

大自然在地球上創造出的每一種生物,都有它生存的合理性。地球不只是人類的,所有的生物都有生存的權利。

一切地球生物,都有它的自我保護能力。利用一切手段,為自己的生存而對外敵實施對抗、反擊。

蝙蝠無罪,一切野生動物無罪。有罪的是人,是那些貪得無厭、醜陋的、人性扭曲的“人”。

《本草綱目》中明確表示,很多野生動物是有毒的,是不可以食用的。而有些人就充耳不聞,我行我素。

想想“非典”從什麼地方來的?野生動物。“新冠病毒”從什麼地方傳播?野生動物。人類:不能長點心麼?

還是那句話,蝙蝠無罪。罪在個別人的咎由自取,沒有對野生動物的殺害、買賣就沒有人類對自己的傷害!


眸子8552


蝙蝠我冤枉啊!鼠疫為什麼老鼠沒有被滅絕啊?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db89a66ce8c74053a933cd5008db7b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