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也有外賣?著名吃貨蘇軾就經常叫外賣

你最近定外賣了嗎?

在生活節奏快速、互聯網越來越發達的今天,很多年輕人已經告別了自己做飯的生活,點外賣成為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由於外賣方便,可以選擇的種類繁多,又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自己做飯的麻煩。

最近也有報告稱,外賣行業的興起,讓許多人找到了新的工作形式,產生了大量的就業。我們也都感到慶幸,新的科技帶來的新的行業興起。

可是,你知道嗎,外賣這個行業,並不是今天才有的。

古代也有外賣?著名吃貨蘇軾就經常叫外賣

據考證,外賣行業在差不多一千年前,就已經出現了。那個時候,正是著名的富庶王朝——繁華的宋朝。

著名作家林語堂的著作《蘇東坡傳》中就講述了蘇東坡的一個愛好:請客到家裡吃飯。別看蘇軾是個吃貨,而且又是古代著名的大廚,有的時候他也會有點懶。懶的時候如果想請客吃飯怎麼辦呢?他就會叫宋朝的外賣,那個時候叫做“外會”。

古代也有外賣?著名吃貨蘇軾就經常叫外賣

在那個時候,有一些高檔的飯館,都會設置外會服務(主要在汴京)。這些外會不僅菜品高檔,而且餐具也非常高級,甚至用銀製餐具、象牙筷子來送餐。在那個時候,叫得起外會的,非富即貴。因此,當一家飯館給一家顧客送的外賣次數多了,彼此熟悉了,也不會要求顧客將餐具騰出來,而是直接使用。等到第二天的時候,餐館再安排夥計去把餐具取回來。

蘇東坡只是叫外賣的一個常客,除了他以外,其他的達官貴人也經常叫外會,甚至皇帝也喜歡叫外會。在《清明上河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手裡端著兩份美食,也許正是在送外會。

古代也有外賣?著名吃貨蘇軾就經常叫外賣

而在《金瓶梅詞話萬曆本》中,我們就可以看到外賣這個詞了。“王三官娘林太太……專在家只送外賣,假託在個姑姑庵兒打齋。但去就他說媒的文嫂兒家落腳。文嫂兒單管與他做牽兒,只說好風月。”

我們總覺得,古代人的生活肯定會非常單調。實際上,不同時期的人有不同的享受方式。老祖宗如果享受起來,可真就沒有我們什麼事了。

也許,除了外賣之外,還有其他古代的行業,可能在今天被複興並且發揚光大,也說不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