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印度第二任總督阿爾伯克基

一、阿爾伯克基的殖民政策

阿豐索·德·阿爾伯克基(Alffonso de Albuquerque,1453~1515),是葡萄牙有名的冒險航海家,

早在1503年三月就曾和弟弟小阿爾伯克基,奉命率領艦隊遠征印度,與葡萄牙印度留守部隊合力奮戰,打敗加利庫特軍解柯欽城之圍。前一任總督阿爾美達,就是阿爾伯克基所屬艦隊中的一個船長,而且兩人關係很差。阿爾美達常罵阿爾伯克基是“狂徒”,兩個人無論在做人與政治見解上都大不相同。但曼努埃爾一世派阿爾伯克基來接替阿爾美達,在人事上與政策上可能另有某種微妙用心。阿爾伯克基有他自己的一套獨特辦法,他想要在印度建立一個龐大的殖民帝國,要有自己的領土、自己的人民、自己的軍隊、以及自己的財政。


葡萄牙印度第二任總督阿爾伯克基

阿爾伯克基像


但是他心目中的所謂印度殖民帝國,並不是把領土擴展到印度內陸,而是僅僅注重沿海一帶地方。因此他的殖民政策,正好跟前任總督阿爾美達相反,因為阿爾美達主張控制海洋,而阿爾伯克基則主張控制陸地。他認為葡萄牙想要制霸印度洋,必須在印度整岸修建堅固的軍事要塞,然後再以這些要塞為根據地統治海洋。同時以巧妙的政策掌握印度土人,而確立印度殖民帝國的統治基礎

二、阿爾伯克基的殖民帝國

阿爾伯克基的這個印度殖民帝國範圍極大,包括有東非海濱、紅海及波斯灣、印度洋、摩鹿加群島等地,此外,馬可波羅遊記所提到的中國、日本也包括在內。當他1510年正式就任印度總督時,葡萄牙在印度洋僅僅有七個根據地:東非的索法拉、莫桑比克等三處要塞,在索科特拉島有一處要塞,在馬拉巴海岸有柯欽、卡那努爾兩處要塞,以及臥亞附近的安傑迪瓦一處要塞


葡萄牙印度第二任總督阿爾伯克基

16世紀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的殖民地分佈圖


當時阿爾伯克基認為,印度總督府所在地的柯欽城稍微偏南,因此他就在1510年把總督府遷到馬拉巴海岸中部的臥亞城,作為葡萄牙統治印度的新政治中心地。1511年他又發兵攻取馬六甲和錫蘭島等地,目的是在控制通過馬六甲海峽的貿易要道。因為東亞與太平洋各島所產的珍貨與香料,都必須經由馬六甲海峽才能運往印度洋。最後他又企圖攻取波斯灣口的霍爾木茲和紅海口的亞丁,因為這樣才能完全控制整個印度的貿易。

三、南陷臥亞定為印度帝國總督府

再說葡萄牙新印度總督府所在地的臥亞城,本是印度比賈布爾蘇丹國的主要海港,而比賈布爾是巴赫馬尼王朝崩潰後所出現的德干五伊斯蘭教國之一


葡萄牙印度第二任總督阿爾伯克基

比賈布爾蘇丹國


阿爾伯克基在1511年2月,一戰就攻陷了臥亞城,可是同年八月又被比賈布爾王伊斯瑪勒·阿迪爾沙奪回。同年11月阿爾伯克基又率領葡萄牙軍捲土重來,殺死伊斯蘭教徒2000多人再陷臥亞城,這樣才奠定了葡萄牙統治印度的穩固基礎。臥亞城的陷落時使整個印度為之震驚,南印度各小邦都望風向葡萄牙請降,就連加利庫特也允許葡萄牙在領地內修建要塞。從此葡萄牙才算掌握了整個南印度的海陸霸權,奠定了日後大葡萄牙殖民帝國的百年基石。

四、東取馬六甲海峽掌握東方貿易源頭

阿爾伯克基在穩定了印度半島的統治力量以後,就要把刀鋒轉向印度以東的東方。當時的整個印度洋貿易,東以馬六甲為起點,西以紅海的各港為終點,這一條橫貫印度洋的阿拉伯人大貿易線,就都是以南印度的馬拉巴海岸各港為轉運站。後來阿拉伯人的商業勢力逐漸東移,馬六甲就成了東亞貿易中心地。所有摩鹿加群島的丁香、班達群島的肉豆蔻、帝汶島的白檀、婆羅洲的樟腦,以爪哇、暹羅、菲律賓、中國等地的特產珍貨,都先集中在馬六甲再西運印度洋。至於馬拉巴海岸各港的輸出品,則只有當地所產的胡椒與生薑,以及來自錫蘭的肉桂。因此阿爾伯克基就準備攻佔馬六甲,以便控制阿拉伯人的貿易源頭。於是他就親自率領葡萄牙艦隊,在1511年攻陷了馬六甲,控制了東方貿易的原始集散地,使以後百年間的葡萄牙掌握了整個馬來半島。


葡萄牙印度第二任總督阿爾伯克基

馬六甲蘇丹國


不過阿爾伯克基並不是第一個到馬六甲的葡萄牙人,早在1508年,葡萄牙國王就派迪奧戈·索佩斯塞奎拉到馬六甲開設商館,可惜由於沒有武力的保護,而被阿拉伯商人和當地人趕了出去。

五、企圖攻佔亞丁把埃及沙漠化

緊接著阿爾伯克基又在1513年,由印度東去攻打紅海口的亞丁,可是由於兵力不足而沒有達到目的,只是在紅海探險一番無功而返。阿爾伯克基的野心很大,他曾建議讓葡萄牙政府在阿比西尼亞挖一條運河,把尼羅河之水從上游導入紅海,目的也是在把整個埃及變成一片乾燥的沙漠,籍以管服他們的商敵與教敵埃及王國此外阿爾伯克基又計劃攻打麥加,掘開穆罕默德的墳墓搶來遺骨,以報伊斯蘭教徒佔領基督教聖地耶路撒冷之仇。例如他曾發豪語說:

吉達港與麥加並無軍人,只有伊斯蘭教徒與阿訇。阿比西尼亞盛產駿馬,倘以五百名葡萄牙騎士,即可攝服三千伊斯蘭教徒。如五百不足可增至一千,則攻略麥加即易如反掌。

然而,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對於阿爾伯克基的雄偉計劃並不贊成,所以始終不給他撥付充足的人力和物力,以致使他無法大展宏圖。因此1512年4月1日,阿爾伯克基又給曼努埃爾一世寫信道:

東方貿易各處要港均有阿拉伯人來往其間,使我葡萄牙無法經營東方珍寶貿易,故我等必須與阿拉伯人再戰。因阿拉伯人最懼怕我等之武力,每當彼等見我武力強大即和平與我等貿易。否則彼等即起而反抗,此為臣於霍爾木茲及馬六甲所得之實際經驗。況阿拉伯人對我等將之驅出印度,至今仍覺不甘心,大有率軍反攻重佔印度之勢。

六、忠而受誹、死而後已

此外比賈布爾國王,也經常派兵企圖奪回臥亞港。因此一些在印度的葡萄牙人,就屢次至信葡萄牙國王,攻擊阿爾伯克基的殖民政策,說他佔領臥亞得不嘗失,結果曼努爾一世就下令阿爾伯克基放棄臥亞。1513年,阿爾伯克基為了反駁放棄臥亞,又給曼努埃爾一世至信:

倘陛下聽信群臣之言,只重海洋而不重陸地,則印度必離陛下而去。陸地不修建軍事要塞,僅以海軍巡邏印度洋麵,此乃阿拉伯人所希冀於陛下者,因彼等深知海軍將無法長期統治印度。

可是曼努埃爾一世不但不採納阿爾伯克基的殖民政策,反而在1515年罷免他的印度總督。就在阿爾伯克基剛剛從阿拉伯人手中攻下霍爾木茲港不久,曼努埃爾一世就派新總督來到印度。同年12月,阿爾伯克基以63歲之齡死在印度,遺言把他的屍骨送回祖國葡萄牙埋葬。可是曼努埃爾一世卻認為,如果把阿爾伯克基遺骨葬在臥亞,可以保佑印度殖民帝國的安泰康寧,一直到他死後的50年才把遺骨送回葡萄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