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過最燒腦的電影是哪一部?

扒劇達人


在說燒腦的電影之前。先來聊聊我個人認為啥才叫燒腦。

1,劇情緊扣,埋線優秀。

2,可以留懸念,但別燒腦燒成腦殘還不知道所以然。

3,精心策劃,步步緊逼。

根據這些,說下我認為的燒腦劇

1,《盜夢空間》

這應該是放在榜首的電影,劇情沒得說,結局算的上欣慰。把現實和夢境交織在一起,但每一步不是在解密,而是在精心策劃下推進。

2,《肖申克的救贖》

這部劇是勵志劇的經典,男主花20年時間越獄。但是最痛快的一幕不是在後續兩人海灘的擁抱。而是大揭秘時,男主是如何越獄的。每次頭條內有人放越獄的片段都會點進去看看。

3,《三傻大鬧寶萊塢》

這是一部被名字毀掉的佳作,劇中包括勵志,包括打破傳統,包括選擇自己的人生路,講的比較到位。而且倒敘和現實環環相扣。雖然不喜歡三哥們的舞蹈,但是不影響對這部影片的肯定。


暗客謠


禁閉島

當時我是和一個朋友看的,而我們得出了兩個不同的答案,我認為萊昂納多不是瘋子,而我朋友認為是他的幻想,為此我們還爭論了很多,雖然最後在網上查了這一切都是是幻想出來的,但我到現在依然覺得我是對的。


小陳愛野炊


本人十分熱衷於懸疑燒腦劇情片,下面給大家推薦一些本人認為最值得一看的燒腦大片,這類影片的共同點:電影整體十分優秀,真燒腦,邏輯極為縝密。看的過程中想象可能會有無數種可能性,但大多數只有看到影片最後才能真正豁然開朗。

最佳燒腦電影合輯:

1 盜夢空間(豆瓣9.3,個人心中最佳之一,每年必刷)



2 記憶碎片(豆瓣8.6)



3 恐怖遊輪(豆瓣8.4,懸疑片心中最佳之一)

4 蝴蝶效應(豆瓣8.8,心中最佳之一,看的十分過癮)

5 致命魔術(豆瓣,兩大男主的PK,屬實過癮)



6 看不見的客人(豆瓣8.8,一切只有最後才能知道真相)

7 無間道(豆瓣9.2,懸疑劇情片,雖說不太屬於燒腦片,但真心推薦)

8 禁閉島(豆瓣8.8,小李子又一神作)

9 殺人回憶(豆瓣8.8,最近看了這個韓國導演的《寄生蟲》開始對這個導演有所關注,《寄生蟲》也推薦大家看一下)


10 烈日灼心(豆瓣8.0,國產好片,鄧超演技爆發,可惜知道的人並不多)

11 恐怖直播(豆瓣8.8,反映社會現實問題的韓國好片)

12 諜影重重系列(豆瓣評分8.8,這部系列電影評分都很高,馬特達蒙年輕時代表作,不僅燒腦,打鬥場面也相當熱血)

13 控方證人(豆瓣高分9.6,一直想刷來著...)


14 彗星來的那一夜(豆瓣8.5,不好好看真看不太懂,建議結合影片來看)

16 閃靈(豆瓣8.1,心中最佳恐怖片之一,燒腦+恐怖)

暫時就這些,日後想起來再補充。


月神Video


燒腦電影有個最大的共同點,看第一遍很難完全懂,有種智商餘額不足的感覺,但是卻讓人著迷,再看的時候會恍然大悟,而且越看越有味道。我給大家推薦幾部高分燒腦電影。

一記憶之夜

描述一位被綁架後失去記憶的哥哥,歷劫歸來後變了一個人,弟弟開始懷疑自己的記憶與事實不符,而開始對這起殺人事件感到混亂。剛開始看的時候我還以為是恐怖片,後來慢慢的又感覺是驚悚片,最後我竟發現這是一部燒腦片哈哈


二消失的夜晚

這部電影講述了丈夫(金剛於飾)計劃了一場殺死妻子(金喜愛飾)的完美犯罪,可短短几個小時後,妻子的屍體就在國科搜的停屍間裡不翼而飛,丈夫也在此時收到了一封信“我會在埋葬了我們的秘密的地方等你”,警方懷疑這一切都是丈夫所為,而丈夫卻堅稱這全都是妻子的自導自演,而她究竟死了沒


三《看不見的客人》的懸疑電影該片講述了企業家艾德里安在事業如日中天之時被捲入一樁謀殺案中,為了洗脫罪名,他請來了金牌女律師弗吉尼亞為自己辯護。影片片把所有編寫的痕跡都暴露出來,又層層反轉、層層遞進,引導真相現身,有種羅生門式的自圓其說。影片與現實產生“互文”,體現了“反精英”,一些所謂的精英往往裹著華麗透明的保護層,他們自大也更自戀,像被寵壞的孩童,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利己私念根深蒂固,使他們遇事往往忘記劣勢中的自己,相信會帶來好運的種種謊言。從這個角度再去看這部電影,會發現這個故事編得看似密不透風,但真相早已在觀者揣摩的過程中慢慢清晰。人性的不可捉摸,使得影片營造的氛圍恰到好處



大家有什麼推薦的電影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小晴愛追劇


要說燒腦電影,其實推薦來推薦去,主流的就那麼多,但這些推薦榜單中,有一些其實是不能夠算作燒腦的,所以,我從大家推薦的主流燒腦電影中先提取幾個出來。

在講燒腦這個概念時,我是假設看完電影后,你需要費至少3個小時去理清楚電影的細節和邏輯的,甚至是如果你不仔細推敲根本搞不太明白的電影,才算燒腦!

如果喜歡燒腦類的,先把我下面列的這幾部看了,基本就夠你研究好一段時間了!(以下排序按照豆瓣評分)

《盜夢空間》,豆瓣評分9.2分

對這部電影的爭論從來就沒有斷過,無論是關於結尾的陀螺轉動,還是對於到底有幾層夢境的解析,光是對電影的純邏輯解析就夠你看上幾天幾夜了,影片對於多重夢境的構造和現實交錯,到底什麼是夢境,什麼是現實,主角正身處第幾層夢境,看第一遍純粹就是“臥槽臥槽臥槽臥槽臥槽”,出了電影院,電影講的是什麼?好像是做夢吧。。。

《紅辣椒》,豆瓣評分8.9分

今敏的代表作之一,算是較早對夢境進行研究和剖析的電影了,說是夢境類電影的鼻祖也不為過,據說《盜夢空間》有借鑑這部片子,是真是假,尚未可知。

《禁閉島》,豆瓣評分8.6分

影片結尾開放式結局和前面很多細節呼應,這個燒腦地方在於前面很多非常有意思細節的推敲,不看到最後根本想不到結局,而且這個結局也充滿迷惑性。

小李子你不神經,我特麼就神經了!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豆瓣評分8.5分

一萬美元的片子,你告訴我能拍成什麼鳥樣?這也只能在北京買個廁所吧,但這部成本只有一萬美元的電影絕對顛覆你的想象,電影場景只有兩個,屋內和屋外,屋外漫天大雪,屋內啪啪啪啪,咳咳,說正經的,這部片子讓我們知道了電影編劇可以多牛叉!

《電鋸驚魂系列》,豆瓣評分8.5分(系列平均分)

有人不理解為什麼這個系列也算是燒腦?對,沒錯,如果單看某一集,根本不難懂啊,就是設計,逃跑,殺人這些套路而已啊,但整個系列是環環相扣的,光是錯綜複雜而又有緊密聯繫的人物就能夠把你繞暈了,如果要真正搞明白整個系列故事的前後順序,呵呵噠。。。沒有個幾天根本搞不定!

《彗星來的那一夜》,豆瓣評分8.4分

同樣是小成本科幻電影,一幫妖豔賤貨聚會瞎扯就構成了這部電影,幾個看似平常的道具,這些能拍出什麼花樣呢,但就是靠著編劇大大吊炸天的邏輯,把這部片子拍的風生水起,你不研究幾個小時還真是搞不明白這裡面到底有多少大波妹子,哦,不對,是多少個平行宇宙。

《穆赫蘭道》,豆瓣評分8.3分

本人超喜歡的燒腦電影,因為大衛林奇把夢境真實的反應在熒幕上,到底哪一段故事是夢境,哪一段故事是現實,可能故事的講法都會是不同,影片對於夢境的很多設定個人感覺非常的巧妙。

這部電影一般影迷看完以後,基本都是一個德行,一臉懵逼的進來,八臉懵逼的出去。馬噠,勞資到底看了一坨什麼玩意兒!別急,多看幾遍,你會慢慢發現眼前一亮,臥槽簡直吊炸天啊!

《恐怖遊輪》,豆瓣評分8.3分

你以為僅僅是簡單的123式循環,這你就大錯特錯了,這個循環遠比你想象的複雜,遊輪上不只有一種類型的女主,很多細節都顯示,這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循環。

這還繞不暈你?小樣兒!

《十二猴子》,豆瓣評分8.1分

兩塊“布”演的故事,這個會涉及到一些平行世界理論,乍一看好像是一個時空穿越改變過去的故事,但仔細推敲後,你會發現並非如此,到底人類滅絕這件事是先發生的還是穿越後的蝴蝶效應影響而發生的?

不細想還好,仔細一想啊啊啊啊啊還不如不想!

另外諸如什麼《致命ID》《第六感》《蝴蝶效應》《記憶碎片》《萬能鑰匙》《搏擊俱樂部》《源代碼》,《前目的地》等這些,你告訴我它們算是燒腦,別逗了,它們最多隻能算作是有點費腦而已,只要看電影不玩手機,你還是可以看懂的。

最後,本著不跑題的原則,我還是對以上的幾部做個排序吧!


《穆赫蘭道》>《盜夢空間》>《電鋸驚魂系列》>《十二猴子》>《彗星來的那一夜》>《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恐怖遊輪》>《禁閉島》>《紅辣椒》


當然,以上所有,都是本人觀影感受,對電影的感受因人而異,僅供參考!

再再再最後,附上本人對穆赫蘭道的視頻解析,據說一分鐘就能看懂穆赫蘭道??我信了你的邪!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group_id": 6467769590410641934, "media_id": 1565296864349185, "vname": "\\u7a46\\u8d6b\\u5170\\u9053_batch.mp4\

越哥說電影



1《心理遊戲》一要為大衛芬奇鼓掌,二要為道格拉斯的演技鼓掌。本片爭議的焦點:大多數人認為,片尾5分鐘,是導演愚弄觀眾智商的5分鐘,把這5分鐘去掉,成全了老式懸疑片。

2《荒蠻故事》始於荒誕,止於更荒誕。於我們,還是有很多共鳴的。高分燒腦電影推薦,最後一部千萬別看哦,你會更燒腦!


《消失的愛人》這更像一部驚悚片,即便早就看過小說,看完電影仍心有餘悸,完全陷入故事當中。一次很優秀的改編,幾次劇情的轉折都很抓人,而且適度增加了更戲劇的元素。


《禁閉島》題材雖然在之前同樣出現過,但並不妨礙他成為一部極其出色的懸疑驚悚電影。懸念的鋪設幾乎完美,驚悚戲部分也能抓住觀眾注意,現實虛幻讓觀眾幾乎無法分辨,令人過目難忘。


《看不見的客人》敘事上用了類似羅生門式結構,只是電影依舊有著那種套路式的、早已透露導演心思算盤的“工整”,即便詭計再多反轉也不難猜,揭底時也沒有太多意外感,近幾年西班牙懸疑驚悚片確實是後起之秀。絕對的高分燒腦!



揚揚侃電影


提到燒腦片,在下不得不提《記憶碎片》。2000年上映的老電影,演員就不說了,說實話,在下一個也不認識。但《記憶碎片》的導演,在下必須要說,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克里斯托弗·諾蘭,英國人,1970年7月30日出生於倫敦。

別說你不認識克里斯托弗·諾蘭,《蝙蝠俠:俠影之謎》《致命魔術》《黑暗騎士》《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盜夢空間》《星際穿越》,都是他的傑作,值得一提的是,他擔任影片的同時,往往會擔任編劇,所以每次他出一部電影,都會收穫若干個導演加編劇大獎。諾蘭可是燒腦片大師啊。

言歸正傳,說回到《記憶碎片》,該電影的標籤是: 劇情 / 懸疑 / 驚悚 / 犯罪,上映於美國,又名: 失憶 / 記憶拼圖(臺) / 兇心人(港) / 記憶迷局 / Amnesia

《記憶碎片》主人公謝爾比(演員:蓋.皮爾斯),與妻子在家時,遭歹徒襲擊,妻子遭蹂躪侮辱後被殺害,謝爾比的腦部也受到嚴重的傷害。

  當他迷迷糊糊清醒過來,發現自己患上了十分罕見的“短期記憶喪失症”,簡單說就是,他只能記得10分鐘以內發生的事,11分鐘前的事情就完全想不起來了。

謝爾比報了案,可是警察只是一句“這只是普通的搶劫案”搪塞他,於是謝爾比決心自己復仇。為了找到兇手,替慘死的妻子報仇。一旦查到些許線索,他就得立刻記錄下來,因為十分鐘以後,他就會忘記了。他將證據寫在隨身攜帶的紙條上,或用寶麗來相機(類似拍立得),甚至通過紋身來保存記憶。通過這些艱難得來的線索,一步步調查,尋找當年的兇手。

這部電影總的來說的極位晦澀灰暗的,尤其是他因“晚期健忘症”,要把證據一一記下,讓在下感覺十分不適。至於詳細劇情,就請諸君自己慢慢欣賞了,在下就不劇透了。

這部電影,之所以燒腦,最大的原因可能就在於它的敘事方式十分清奇,說白了,就是混剪,比如本來一部電影應該按事件12345678,一步一步進行,可《記憶碎片》是把事件12345678,剪成了18273645,概括來說就是一通有規律的“亂剪”。也難怪電影叫《記憶碎片》。

所以,大家在看的時候不妨帶上幾個腦洞,看看自己能解開幾個:

1.\t真有Sammy這個人嗎?

2.\tTeddy的話可信嗎?

3.為什麼殺完Jimmy後不立即殺Teddy?

4.\tJimmy被殺前為什麼說Sammy?

5.\t說明一下殺妻證據鏈?

6.\tNatalie住處兩次出現的照片為什麼不同?


支點電影街


小編個人覺得燒腦電影之所以燒腦,有以下2個原因:1)影片故事或結構複雜;2)符號化意義多,而觀影者對此很陌生。

然後說一說燒腦電影:

1.《恐怖遊輪》

燒腦到什麼程度?就是連它的那些相關解說都很燒腦且眾說紛紜。原因如下:

1)故事結構複雜;

2)從細節的指涉;

3)神話故事加持;

4)靈魂說,平行時空說,各執一詞。

2.《穆赫蘭道》

該片講述了在經歷了一場在蜿蜒的穆赫蘭道上並令其失憶的車禍後,麗塔和一個立志要做好萊塢演員的女孩貝蒂圍繞著洛杉磯尋找線索和答案,隨之而來的是一個扭曲的超乎夢想與現實的冒險故事。首先你要分清現實和夢境。

3.《八美圖》

在一個莊園裡,莊園主男先生遇刺身亡,女兒、妻子、丈母孃、女僕、小姨子,每個人都有殺人動機,那麼真正的兇手是誰?三個女人一臺戲,八個女人就是一臺歌舞劇了。

4.《記憶碎片》

影片情節並不複雜,但採用了兩條平行線敘事的方式,將故事打散重組,一條線順敘一條線倒敘,順敘時以黑白方式呈現,倒敘時以彩色方式呈現。兩條線交替輪換,直到電影尾聲階段,才和片頭剛開始的情節完美銜接。

5.《盜夢空間》

最後的陀螺到底停沒停???經典諾蘭風格,小李子可是聽說這是諾蘭的片子,他甚至連本片題材都不知道,就確定出演了。諾蘭導演的電影,值得一看。

以上就是小編認為燒腦的影片,休閒娛樂來一片,測試腦容量的時刻到了。






影視不良人


燒腦的電影有很多,傑作也有很多,比如今年的西班牙電影《海市蜃樓》,豆瓣評分7.8相比之下,這部電影比起導演的另一部電影《看不見的客人》要稍遜色一點,這位導演的另一部作品在豆瓣上高達8.8分

這兩部作品,過程燒腦,但是最後經過推理解說,你還是能夠醍醐灌頂。下面我來推薦一部如果不去查閱資料你可能看懂了又好像沒看懂的電影:《恐怖遊輪》豆瓣評分8.4

最後的這一部對我來說就是終極燒腦的電影了。豆瓣評分9.3的《盜夢空間》

且不說小李子在裡面的精彩演出,劇情燒腦程度那簡直會讓腦袋爆炸,腦細胞死一片。

1、電影確實精彩。2、沒有想象的難懂,相信你自己。3、總會有一個讓你記一輩子的鏡頭。4、請降低期待值。5、請提前上廁所。6、記得關手機。7、一定要去影院,因為影院也是個造夢機器。8、記得聽完結尾音樂。因為它負責讓你醒來。9、極可能是近幾年你在影院看過最精彩的電影。10、穿越吧少年

這段引用來自豆瓣短評。從頭到尾你會看的酣暢淋漓,劇情你會覺得並不是什麼難懂,當你看過之後再來回味,你就會發現裡面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你就會不自覺的去二刷,三刷以至於N刷。

具體內容不做劇透,還請自己去認真觀看,如果你真的看過了,那麼你覺得最後那個旋轉的陀螺,我們的主人公究竟是在夢中還是醒來了呢?


愛上書影


神秘、懸疑、燒腦永遠都是電影市場上最不可缺少的元素,今天老毒就來和大家解讀一部特別科幻燒腦的電影,因為主角不僅自己和自己生了自己,同時還在影片的結尾處自己殺了自己。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部《前目的地》。

《前目的地》改編自美國大牌科幻小說羅伯特·A·海因萊因小說《你們這些還魂屍》,海因萊因曾多次獲得新雲獎和雨果獎,在2013年被斯派瑞兄弟成功改編成了電影。在2014年澳大利亞首映之後受到了極大的關注程度,但最終因為過於燒腦的劇情並未能成功拿到金爵獎。

故事的內容看似十分簡單,講述了一個時空穿越特工提前阻止犯罪份子的故事,主人公不惜窮盡自己的一生去追尋一名連環爆炸案犯。1945年女嬰簡出現在孤兒院,1963年簡遇到那個男人,生了個女兒,然後自己變性成為男人,改名約翰,1970年約翰酒吧遇到特工,被帶到1963年,成為了當初自己遇到的那個男人。特工同時到1964年偷走女嬰,把女嬰帶到1945年的孤兒院。特工把回到過去的約翰帶回1985年總部,約翰成為特工,一次任務時毀容,整容後成為那個特工。他最後一個任務是到1970年招募自己。完成最後任何後退休,根據羅伯特的線索終於找到炸彈客,殺死炸彈客。後來因為精神問題,自己成為了炸彈客,實施了一系列爆炸事件,最後在洗衣店被自己打死。

最終的結局就是主人公被困在了一個類似莫比烏斯的循環時空,是未來的他找到了過去的她,導致兩人相戀。最終他發現自己尋找了逃犯一直是未來的自己,最終現在他殺死了未來的自己,並且將過去的自己當作棄嬰送進了孤兒院。

整個影片看下來會讓人感到一臉矇蔽,但同時本片最強大和精彩的地方就在於:片中的任何時期,都可以是原因、但同時也都是結果。看完下來的感覺其實不亞於《盜夢空間》和《禁閉島》,但由於電影本身場景和特效問題,導致它並沒有像前兩部片子那麼出名。

最後老毒想說的是,還是比較推薦喜愛燒腦電影的朋友去看《前目的地》,畢竟自己和自己生了自己,自己殺了自己的這種影片確實還是很難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