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律師關於保險避坑分類指南

導語:

明天 、意外,你永遠不知道誰會先到來。

三年前,我媽媽動了腦部大手術,面對高額的手術費和醫藥費,在感慨生命的脆弱時,也驚覺保險的重要性,還好媽媽有基礎醫保和大病保險確實幫我分擔了一些經濟壓力,但因為沒有配置合適的商業險,所以我還是支付了很大一筆醫療費。

你可能會好奇我媽媽沒有買商業保險嗎?

當然不是,她亂七八糟買了一堆無用保險,現金被一些虧本保險無效佔用不說,損失不小,買了白買,三年前的重病之下,保險對沖疾病風險的重要,我深有感受,所以積極學習有關知識,整理了一份保險避坑思考。

本文參考我在2016年11月9日,學習孫明展老師的保險購買課程的筆記、總結、分析。

希望大家既省錢買保險,又智慧保障生命。


保險律師關於保險避坑分類指南


保險避坑分類指南:



1、分紅險的梗

這類保險非常搞笑,因為它不保險低保障,但高保費,高返還還有分紅。

通過IRR算法可以得出真正的回報率,大多數這些分紅率僅僅等於或者小於一年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基本上是虧本,參考保單那頁的現金價值也可作對比分析,可能若干年後,你還在保單裡虧本,100年後回本也是常有事情。

IRR,即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內含報酬率,

是在項目的現金流出量和現金流入量相等時的折現率。

公式如下:

保險律師關於保險避坑分類指南

IRR計算公式

NCF(t)為第t年淨現金流量,k為內含報酬率,n為項目使用年限,C為初始投資額。

以NCF(t)=294為例,用插值法求內含報酬率如下:

444=294(P/A,k,3),(P/A,k,3)=1.510

折現率: 40%<k<45%,45% - 40%=5%,設k - 40%=x%

年金現值係數: IRR=44.105%≈44%


IRR的作用分析:

內部收益率就是在考慮了時間價值的情況下,使一項投資在未來產生的現金流量現值,剛好等於投資成本時的折現率。

而不是“不論高低淨現值都是零,所以高低都無所謂”,這是一個本末倒置的想法。

因為計算內部收益率的前提本來就是使淨現值等於零。

內部收益率越高,說明投入的成本相對地少,但獲得的收益卻相對地多。

請大家不要吝惜沉沒成本,理性分析自己未來的機會成本,選擇使用退保。

因為學習和計算我還專門給我媽媽退保了一份這個虧本的分紅險虧了一萬多,但至少我可以節約再繼續投出去的2萬多元錢。

2、萬能險不萬能


保險律師關於保險避坑分類指南


萬能險並非“萬能”,

1、萬能險本質還是一款壽險,只不過它兼顧了保障和理財2種功能,大家交的錢最後會進入2個賬戶,一個賬戶負責保障風險,一個賬戶負責理財收益。具備人壽保險的基本功能,且提供身故保障(全殘責任)人生保障。

2、它的“萬能”主要是源於這幾個方面:

1)交費靈活(可任意選擇、變更交費期,可在未來收入發生變化時緩交或停交保費,也可以過三五年或更長時間之後再繼續補交保費)

2)有最低保證利率(萬能險的保底收益)

3)保額可調整(在一定範圍內自主選擇或隨時變更“基本保額”,滿足人們對保障、投資的不同需求)

4)保單價值領取方便(可以隨時領取保單價值金額)

其實,萬能險屬於消費型保險,除了扣初始費用,保障成本也要扣費,每年的保費不忍直視,但是收益卻不抵銀行理財,年齡越大扣費越多。

世上沒有什麼保險是萬能的,想在保險裡追求投資收益更是萬萬不能的。

像我媽60多歲的人被推銷了萬能險全都是虧本的,廣告做的再好也掩蓋不了性價比低下的事實。

3、返還型意外險


保險律師關於保險避坑分類指南


  • 返還型的意外險一般只有身故和全殘情況才能拿到賠償,並且還是限定一些情況的。

“全殘”可以叫“高殘”。是指下列情形之一:
(一)雙目永久完全失明;
(二)兩上肢腕關節以上或兩下肢踝關節以上缺失;
(三)一上肢腕關節以上及一下肢踝關節以上缺失;
(四)一目永久完全失明及一上肢腕關節以上缺失;
(五)一目永久完全失明及一下肢踝關節以上缺失;
(六)四肢關節機能永久完全喪失;
(七)咀嚼,吞嚥機能永久完全喪失;
(八)中樞神經系統機能或胸,腹部臟器機能極度障礙,終身不能從事任何工作,為維持生命必要的日常生活活動,全需他人扶助的

  • 除特定情況下的身故和全殘則只能賠到很低保額,那麼拿同樣的錢買返還型的意外險,不如去買消費型意外險,費用更低,保障更夠,有點買車險的感覺,只是今年不出險費用就不退,但算下來更划算啊。而且意外險是不需要健康告知的,所以買長險和短險都是一樣的。
  • 返還型意外險是一個閹割版的意外險,大部分的意外險責任都沒有。

但如果您真的想嘗試下這種將保障與全面都吹的很高的保險,那可以存個賬戶定期,直接拿定期利息購買就OK,一段時間可以比對分析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4、互聯網上的互助眾籌


保險律師關於保險避坑分類指南


突然在某互聯網網頁跳出買某某互助眾籌,來在我們大病危難時候給自己一份保障,當大病襲來,仔細看下能夠兌付給到自己的那點微薄的保額,真的根本起不到保障的作用。

5、家庭保險類別優化配置方法


保險律師關於保險避坑分類指南


三個原則——

1、首先保家庭經濟支柱,先保大人,再保孩子,大人沒了誰來管孩子?

2、優先買重疾險對沖不確定的疾病風險。

3、給孩子的重疾險多買一個投保人豁免保障,就是如果投保人去世,則保費責任由保險公司承擔,保單繼續有效。

如何規劃買保險的錢——

1、意外險,看預算,一般按照壽險的一到三倍計算OK,按照精算師計算這個數值比較充足。

2、重疾險的保額=發生重疾時的醫療費用預購+三年左右的年收入去平衡治療期間的家庭支出;

因為你要考慮重疾期間因為不能工作而產生的家庭經濟壓力開銷。

3、住院醫療

(2)是否保證續保;

(3)保險額度,報銷額度,按年或者按次,建議有條件的每人按年計算到50萬,按照次建議到10萬;

4、壽險,對於中產階級首推定期壽險(即消費型),如果預算充足也可以買終身壽險;

5、孩子的保障問題:建議先保健康,再思考未來教育。

重疾險必須買,住院醫療可優先買,不用購買教育金,但如果預算特別充足建議購買性價比高的產品。

最後,我親身經歷過認真審閱了自己的保單,發現虧了很多年的保險問題,有的甚至已經交完保費年限,但虧損卻一去不復返。

這些虧本的保險投資,都是沉沒成本覆水難收,但我不能就此對保險避而遠之,我更加慎重的諮詢了眾多保險經紀人,看了很多保險計劃對比,向專業人士學習,為自己和家人購置了原有保單不足部分的配置,為了家庭未來的機會成本我選擇了更好的保障型保險,補足了重疾險,國內重疾和境外重疾搭配,配置補足部分的醫療險。但在此只是分享我的思考,不做任何保險產品的推薦。

保險和法律都是學習成本很高的專業領域,我不僅是一名專業律師,還是財富傳承管理師,希望把自己的學習和思考分享給大家,呼吸大家理智購買保險。


保險律師關於保險避坑分類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