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西最大的電力廠,曾經輝煌過,可惜已不存在了

“夜燒松明火,照室紅龍鸞。”這是蘇東坡在宋哲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六月獲大赦飲命後,從海南渡海返大陸,途經廉江縣松明村時燃燒松明賦詩的句子。可見,松明是當時照明用的燃料之一。


粵西最大的電力廠,曾經輝煌過,可惜已不存在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廉江居民用松木油、花生油、蠟燭、煤油照明,少數鉅商富家才有汽燈(德國燈)照明。抗日戰爭時期,由於日機狂轟濫炸,交通阻塞,煤油奇缺,廉江不少居民利用樟木油照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廉江電力照明是個空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安鋪和廉城先後建立了發電廠,利用電力照明。


粵西最大的電力廠,曾經輝煌過,可惜已不存在了

1951年8月成立地方國營廉江縣電力廠,廠址設在廉城西街廣州會館(舊縣糧食局處)。經過2個多月的籌備工作,11月1日利用汽車舊發動機(燒木炭的)帶動15千瓦發電機組發電,供廉城鎮各單位照明用。主要用戶有中國人民解放軍駐軍部隊、縣人民政府、廣播站、公安局、稅務局和土地改革委員會等單位。電壓等級220伏,有用杉木杆架設的低壓線路0.3公里,用電照明僅100餘戶。


粵西最大的電力廠,曾經輝煌過,可惜已不存在了

廉江電力廠初成立時與糧食加工廠合為一個單位,負責人是糧食加工廠的賴鴻振。電力廠有工作人員9人,設有電工組、機工組和辦公室。1952年7月電力廠發電機組增加到2臺,容量3 5千瓦。翌年初電力廠與糧食加工廠分開。年底陳鐵山首任電力廠廠長。


粵西最大的電力廠,曾經輝煌過,可惜已不存在了

1954年全廠職工工人數增至13人,其中機工組4人,電工組5人,辦公室4人。1955年電力廠發電機組增加到8臺,容量55千瓦,8臺發電機組輪流發電。低壓線路增加到0.8公里,用電照明戶增至210戶。當時電價收費分為包燈電價和電度電價兩種。包燈電價:按燈泡容量大小收費,10瓦每月收費1元,15瓦每月收費1.25元,25瓦每月收費1.5元,40瓦每月收費2元;電度電價:照明用每度收費0.35元,工業用電每度收費0.25元。


粵西最大的電力廠,曾經輝煌過,可惜已不存在了

1956年11月,電力廠增加煤汽發電機組1臺,容量80千瓦(原來8臺燒木炭的汽車頭髮電機組停用)。電壓等級220伏至380伏,低壓線路1公里。由於發電機容量增大,電壓等級提高,電廠在白天上班時間和晚上12點鐘前向用戶供電。這時廉城鎮的照明用電戶增多了,工業用電戶有印刷廠、農機修配廠、鐵木社等單位。1957年後用電照明戶一度增至2310戶,為粵西最大的電力廠之一。後來由於各種原因,廉江電力廠也不存在了。


粵西最大的電力廠,曾經輝煌過,可惜已不存在了

此後,廉江電力工業迅速發展。至1988年,全縣供電量達15624萬度;通電村民委員會335 個,佔全縣村委會數的98.8 9%;通電自然村8927條,佔全縣自然村總數的96.4%;用電戶達198000多戶,佔全縣總戶數的92.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