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朝清供:蒔花弄草,是中國式雅緻生活中的必不可少

隨著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我們進入了高度發達的工商社會。副作用便是,人心開始變得浮躁功利,比如最近的開奔馳進故宮撒歡事件。

這種炫耀是低級的,無非就是內心不充實;而自然流露的教養,才是高級的體現。心靈蒼白,或者是因為忙得心力交瘁,或者是因為閒得精神萎靡。

歲朝清供:蒔花弄草,是中國式雅緻生活中的必不可少

歲末之際,不如推掉相互攀比的聚會,讓心靈真正地徜徉在閒適又充盈的天地。

“暮冬歲首百花凋,歲朝清供淡香飄”。古人們為了慶祝新年,會將鮮花、佛手、柿子等供奉於堂上,以 迎接歲朝的到來。

春節來臨之際,現代很多人也會在案頭擺上清供,以供觀賞,烘托年味,增加風雅情趣。

歲朝清供,除了盤裡的瓜果,還少不了案上的蒔花。

歲朝清供:蒔花弄草,是中國式雅緻生活中的必不可少

蘇州盆景名家周瘦鵑先生作有《歲朝清供》一文,述說即使在抗日戰爭避居山村過春節時,也會插制松柏、南天竹、梅花歲寒三友,滿庭清芬,甚是雅緻。

汪曾祺先生在散文中也談到,自己曾見一幅舊畫:一間茅屋,一個老者手捧一個瓦罐,內插梅花一枝,正要放到案上。畫中題寫道:“山家除夕無他事,插了梅花便過年。”

說到梅花,也來提提臘梅。其實,蠟梅不是梅花,跟熊貓不是貓一樣。

歲朝清供:蒔花弄草,是中國式雅緻生活中的必不可少

蠟梅不是梅,卻有梅花香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蠟梅,釋名黃梅花,此物非梅類,因其與梅同時,香又相近,色似蜜蠟,故得此名。

《蒔花志》中有一篇周瘦鵑先生寫臘梅的文章,叫做《歲寒獨秀臘梅花》,文中說到:“我家愛蓮堂外廊下的那株雙幹老臘梅,樹頂雖於去年被颱風吹斷,而下方枝條四張,仍然花茂美。去年除夕那天,我欣然摘了兩枝,配上紅天竹插瓶,作為歲朝的清供”。

歲朝清供:蒔花弄草,是中國式雅緻生活中的必不可少

蠟梅,古譽為寒客。臘梅,入冬初放,冬盡而凋,所以又稱冬梅。

若有雅興,也可學文人雅士踏雪尋梅。倘苦苦尋梅梅未開,也可去花店捧幾隻回家,擺在案頭,以清水供養。等待它慢慢綻放,清香盈室,平添年味。

除了梅花,水仙也是過年期間,案頭上必不可少的賓上客。

水仙水仙,遇水成仙

水仙花正好在春節前後開花,所以又稱作“年花”,象徵著來年好運。

歲朝清供:蒔花弄草,是中國式雅緻生活中的必不可少

“凌波仙子生塵襪,水上輕盈步微月”,北宋詩人黃庭堅把那自戀的仙子刻畫得惟妙惟肖。

周瘦鵑先生在文章《得水能仙天與奇》中說到:“六朝人稱水仙為雅蒜。我前年從古董鋪中買到一個不等邊形的漢磚所琢成的水仙盆,上刻雅蒜二字。歲首供崇明水仙十餘株,伴有荊州紅石子,饒有畫意。”

雅盆配雅蒜,足見周先生養花的講究,以及對雅蒜仙子的喜愛。

歲朝清供:蒔花弄草,是中國式雅緻生活中的必不可少

記得小時候,姥姥經常在快過年時買水仙,把水仙蒜頭放在專門的水仙白瓷盆中。每天換上清水,葉子便悄悄地竄高,這時姥姥就會用紅色絹繩在葉子上繫個蝴蝶結。這樣既防止了葉片倒歪,也增加了美觀、喜慶的氣息。

每當水仙花鑽出頭,吐露芬芳的時候,年的腳步也就近了。

此外,山茶花也是過年時綻放的鮮花,有“新春”之意。

山茶花開春未歸,春歸正值花盛時

山茶,一稱玉茗,又名曼陀羅,據說山茶樹壽可達三四百年之久。

歲朝清供:蒔花弄草,是中國式雅緻生活中的必不可少

《蒔花志》中,周瘦鵑先生也對山茶花有很多描寫。“舊時山茶品種既繁,明色亦多,作淺紅色的有真珠茶、串珠茶、正宮粉、賽宮粉、楊妃茶諸品,深紅色的有照殿紅、一捻紅、千葉紅諸品,純白色的有茉莉茶、千葉白諸品。”

楊妃山茶,以花比人,色作淡紅,如楊妃醉後。

山茶花,我尤愛淡粉色花的風姿,猶如婀娜嬌羞的少女,楚楚動人。


歲朝清供:蒔花弄草,是中國式雅緻生活中的必不可少

大寒節氣已至,過了大寒就是年。芬芳清供,化歲寒。

歲朝清供,是正月裡的一場宜時雅事,是抱朴守真的心靈迴歸,也是蘊含祝福與感恩的美好意趣。

“暮冬歲首百花凋,歲朝清供淡香飄”。

歲朝,一歲之始。願我們,歲歲永遠不辜負,朝朝做個快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