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於猛獁象共享領地的冰河巨獸,還是於11000年前滅絕了

能夠於猛獁象共享領地的冰河巨獸,還是於11000年前滅絕了

披毛犀,又名長毛犀牛,是一種已滅絕的犀牛,屬於腔齒犀屬,體長3.5-4米,肩高約2米左右,與今天白犀大小近似。生存於更新世,並在冰河時期存活了下來。披毛犀生活在歐亞大陸北部,與其同屬真犀科的巨型犀牛板齒犀生存在一起。披毛犀有一隻扁平的角,可以推開雪來吃草。它亦有一層厚厚的毛皮及脂肪,用來在寒冷的環境保持溫暖。

能夠於猛獁象共享領地的冰河巨獸,還是於11000年前滅絕了

更新世時期,地球上存在兩類著名古犀,板齒犀和披毛犀。由於皆身披長毛而難以辨別,在我國,連一些大型媒體都鬧過區分不清的笑話。實際上,板齒犀和披毛犀差別非常之大,體型上板齒犀比披毛犀要大出幾乎整整一倍,體重達8噸與非洲象近似,披毛犀體型則僅與白犀牛類似。板齒犀僅額頭長出一隻巨大的獨角,而披毛犀生有雙角。板齒犀頭部圓鈍,披毛犀頭部則類似於今天犀牛。這兩類犀牛在進化關係上並沒有密切的關係,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動物。

能夠於猛獁象共享領地的冰河巨獸,還是於11000年前滅絕了

披毛犀被早期人類的獵殺,可能是其滅絕的成因。在未發現波蘭的完整標本前,它的體形只有從石洞壁畫中得知。波蘭的標本是一頭雌性披毛犀,現正存放在克拉科夫的博物館內展覽。披毛犀一般生活在歐洲北部和亞洲北部,並在英格蘭及北海的寒冷及乾燥沙漠中很普遍。

披毛犀與真猛獁生活在同一時代。披毛犀的遠親蘇門答臘犀牛仍然在東南亞存活,但卻是極危物種,已幾近滅絕。

隨著美國動畫片《冰河世紀》的公映,主角長毛象(猛獁象)——曼尼的形象已經家喻戶曉。其實在第四紀晚期的冰原上還生活著一種巨獸,那就是身披長毛的最後的披毛犀。它與猛獁象、野牛等構成了北方的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

能夠於猛獁象共享領地的冰河巨獸,還是於11000年前滅絕了

披毛犀的頭型較大,頭部和頸部向下低垂,額上和鼻上各長有一個犀角,鼻角尤其長大,向前傾斜伸出。頭骨鼻中隔完全骨化。無門齒,臼齒齒冠很高。頰齒釉質層厚,表面褶皺發育,白堊質豐富,齒凹內充填了緻密的白堊,適合於咀嚼乾燥地面上的草本植物。耐冷,適應於草原生活。

披毛犀在1萬年前的更新世末消失。通常認為這是冰期結束後溫暖氣候造成的結果,但原始人類的狩獵活動也是影響因素。人類利用手中的“先進”武器,並採用“協同作戰”的方式對披毛犀等行動緩慢的動物進行群體性圍獵。大肆捕殺的結果導致它們的種群數量急劇下降,並最終走向滅絕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