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現在,展望未來。

1979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花了一個圈。

試想中國海岸線如此長,為什麼就畫到了深呢?因為這裡距離港和澳兩個繁華的地區近。

深崛起能使港澳的的長期繁榮,港澳繁榮使深有更多資本的注入。相互之間彼此互利。短短几十年,深圳飛速崛起,輻射周邊惠州,廣州,東莞,佛山……,幾乎涵蓋整個廣東。加之與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的互相帶動,竟然形成了粵港澳大灣區。

放眼現在,展望未來。

當今世界上有四個最為厲害的經濟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東京大灣區,舊金山大灣區,紐約大灣區。

這些大灣區養活了無數人,為無數人提供了生計,其中一個是粵港澳大灣區。

1997年香港迴歸,1999年澳門迴歸,這為粵港大灣區的形成打造了堅實的背景基礎。加上深圳特區的優厚的地理條件,粵港澳大灣區的形成是必然的。

臺迴歸,必然要借鑑港澳,臺迴歸之後定然要與中國經濟的發展接軌。而大陸與之毗鄰的便是福建省。

鄧公先定了四個經濟特區,深圳,汕頭,珠海,廈門。

深圳,汕頭,珠海都在廣東省,而廈門在福建省。。

或者說,下一個有可能崛起的地方就是海峽地區,有著廈門經濟特區的便利,臺迴歸必然會使海峽地區成為包括臺灣省福建省在內經濟活躍的區域。

而這一切的謀劃都離不開那位老人的高瞻遠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