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執八寶錘,身騎“抓地虎”,曾擊敗天寶將軍,最後卻死於烈火。


大家好,真珍接著和大家聊一聊隋唐時期的英雄,今天我們聊一聊一位手執八綾梅花亮銀錘的小將——裴元慶。

手執八寶錘,身騎“抓地虎”,曾擊敗天寶將軍,最後卻死於烈火。


此人出生於一個武將世家,是家中的第三子,在他之上還有兩個哥哥,使用的武器是一對銀錘,這對銀錘重量足有三百斤,單看這武器就知道他的力氣有多大了,他可以輕鬆使起這三百斤的重錘,而且在小說中是為哪吒轉世臨凡,年少成名被人們成為隋唐第三條好漢。

手執八寶錘,身騎“抓地虎”,曾擊敗天寶將軍,最後卻死於烈火。


當時正值隋朝末年,全國各地都爆發了起義,當時屬李密的瓦崗寨勢力最大,朝廷幾次派人前去圍剿平定叛亂,可是每次都是鎩羽而歸,因為當時的瓦崗寨當中有很多英雄都在其中,朝廷自然不容忍他們的存在。

手執八寶錘,身騎“抓地虎”,曾擊敗天寶將軍,最後卻死於烈火。


這一次,隋煬帝正在選拔下一個平亂的將領,當時的權臣宇文化及提議,應當任命山馬關總兵裴仁基前去,一是因為此人用兵有方,而是因為他的三個兒子也都不是等閒之輩,尤其是他的第三子更是勇猛無敵,雖然只有十幾歲,但是手持的武器重達三百斤,若派他們父子前去,平定瓦崗只是分分鐘的事,當即隋煬帝便下令那父子幾人前去平叛,當瓦崗眾人聽說是裴元慶前來都是非常的震驚,而且大家都知道此人雖然年紀尚小,但是千萬不能輕視,就是老楊林在他面前都算不上大敵,由此也可以看出此人有多麼的勇猛。

手執八寶錘,身騎“抓地虎”,曾擊敗天寶將軍,最後卻死於烈火。


首先攻打的便是金堤關,雖說當時人們都知道裴元慶厲害,但當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子前來叫陣,如果沒人前去應戰也是很尷尬的一件事情,而且瓦崗寨當中還有很多英雄好漢,如果不出戰的話足以讓人笑掉大牙,守關的將領為二人,知道前來叫陣的這個小孩不簡單,二人便一起上前與其交戰,可不料一招便擊敗了二人,心裡暗說果真厲害,隨後都駕馬像關內逃去,但此時的裴元慶在後面緊追不捨,關中士兵因害怕誤傷自己的將領也不敢放箭,也正因如此裴元慶也直接入了關內,並且佔領了金堤關,隨後便前往瓦崗寨並且前去叫陣,當時的單雄信聽聞一個小孩子竟然這麼猖狂,便前去迎戰,並且還對裴元慶是很輕視的態度,待到交戰的時候方才知道這個小孩子有多厲害,在馬上不是他的對手,隨後二人下馬交戰,此時更是發現完全不是他的對手,被打倒之後緊忙逃向城中,隨後秦瓊前去迎戰,不料一個回合就把他也給擊敗了,程咬金又前去迎戰,結果也是落得個戰敗的下場,眾瓦崗的將領竟沒有一個人是這個小孩子的對手,簡直是太勇猛了。

手執八寶錘,身騎“抓地虎”,曾擊敗天寶將軍,最後卻死於烈火。


眼看沒有人能夠是其對手,這個時候徐茂公站了出來,而且動用了自己的計謀收服了裴元慶父子幾人,這樣才使得瓦崗寨無事,不然的話可能真如宇文化及所說,平定瓦崗寨真的是分分鐘的事,轉眼之間這個父子幾人成為了這些人其中的一員,繼續開始對抗隋軍。


後來期間遇上了另一個大名鼎鼎的人物,此人正是李元霸,當時在隋煬帝的身邊護駕,當與隋軍對陣中所有人更知道這個李元霸是有多麼的厲害,根本就不是他的對手,可是因為秦瓊以前救過他,很聽秦瓊的話,並且二人商議好插有黃旗的人不可傷,但是裴元慶年紀尚小也是心高氣傲,便沒有插上黃旗想要比試一下,李元霸眼看有人前來迎戰隨即便連打三錘,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都被裴元慶接了下來,當即驚呆了眾人,而李元霸也是一驚,並且告訴他全天下都沒有人能夠接我半錘,而你卻能接我三錘,這也大出李元霸意料之外。


話說這李元霸是隋唐時期無敵大將,據說是天上大鵬鳥轉世,形如病夫,但力氣超大,有四象不過之力。曾在晉陽宮和第二條好漢宇文成都比試力氣,宇文成都雙手力舉單隻金獅上殿,而李元霸則雙手力舉雙獅上殿,乖乖,比宇文成都多舉了重量的一倍。楊廣當場加封他為“西府霸王”。


李元霸沒想到眼前的裴元慶能扛過他的三錘,要知道,當初秦瓊和他交手,大錘剛碰到他的虎頭槍秦瓊就攥不住脫手而飛,宇文成都接了兩錘震的口吐鮮血而逃。羅成能和李元霸走上幾個回合也是仗著他的羅家槍招數變化快,否則……。


說實話,裴元慶也是豁出命上的。接了三錘後心中明白,自己不是李元霸的對手,見好就收吧,於是撥馬就逃,李元霸沒有騎馬追趕,否則的話裴元慶會被砸死的,李元霸此時產生了英雄惜英雄的心理,也許是難逢敵手的李元霸有了慢慢和裴元慶“玩”的心理吧!總之李元霸放過了裴元慶。


當時的李元霸雖然放了他離去,可是楊林並沒有善罷甘休,緊忙上前去攔截,此時的裴元慶正好心中憋著怒火,眼看有人上前來,正好有地方發火了,只用了一個招式便把楊林打敗了,這才把心中的怒火發洩出來,後來又打敗身有重傷的宇文成都,然後又在一次戰鬥中打敗了新文禮。


裴元慶能接李元霸三錘,而宇文成都只接了李元霸兩錘,這一比較發現裴元慶的力氣大於宇文成都,不過論作戰經驗和技巧,宇文成都遠勝裴元慶。我認為二者的武功在伯仲之間,不相上下。但是《說唐演義》中裴元慶兩次打敗了宇文成都。


第一次宇文成都護送楊廣南巡時,在四明山遇到了埋伏,宇文成都獨自一人迎戰伍雲昭、伍天錫、熊闊海三人,這三人都是一頂一的高手,三打一都不能取勝,三人落荒而逃。


本來宇文成都想乘勝追擊,但因消耗體力太大而作罷,這時裴元慶出現了,這和三國演義中的三英戰呂布差不多,再厲害的人也禁不起車輪戰,裴元慶一錘把宇文成都打得吐血,宇文成都只好保著楊廣逃了。


第二次是十八路反王的將士群毆宇文成都,他好漢難敵四手,和裴元慶對戰自然再次落敗。


從以上兩次對決看來,都是在宇文成都精疲力竭的時候裴元慶出現,裴元慶勝之不武。這就是喝酒中的“拿乏”策略,別人喝了半醉不醉時,你上來和人家較量,酒量再大也會喝倒。


講真的真珍我覺得裴元慶這個人能耐確實真不錯,但是要說完勝宇文成都我看也未必。否則他也不會年紀輕輕就死了。裴元慶怎麼死的呢?目前有三個版本。


第一種說法,在《說唐》中被隋朝虹霓關總兵新文禮設計害死了。新文禮率兵攻打瓦崗寨,裴元慶出戰迎敵,新文後出戰前就想到自己不是裴元慶的對手,論力氣不能打敗裴三公子,“武的不行我就來陰的”。新文禮想出了一個計謀,在慶墜山提前埋好火油等物,然後故意去挑戰裴元慶。

手執八寶錘,身騎“抓地虎”,曾擊敗天寶將軍,最後卻死於烈火。


新文禮敗退,裴元慶年輕氣盛就追,結果把裴元慶引進了事先設計的地點,最後裴元慶被新文禮的火雷陣活活燒死了。卒年15歲。


第二種說法。死於聶世雄的飛刀。兩將對陣。聶世雄說一聲:“休走看刀。”挺刀來戰。 裴元慶只顧提防聶世雄大刀,不料聶世雄說的是飛刀。第一刀剁在了裴元慶頂門,第二刀剁在了裴元慶哽嗓。

手執八寶錘,身騎“抓地虎”,曾擊敗天寶將軍,最後卻死於烈火。


第三種說法:《興唐後傳》中說裴元慶在平梁時,被梁國大將猩猩膽的回馬刀斬殺。

從以上三種死法我們可以看出,裴元慶沒有死於力氣上的對決,都是被玩陰的給害死的,敵手知道論力氣比不過他,只好用計謀了。決定勝利的不單單取決於力氣,往往計謀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手執八寶錘,身騎“抓地虎”,曾擊敗天寶將軍,最後卻死於烈火。


說到這裡,小編也覺得不忍心,畢竟當時他才有十五歲,但是那樣一群小人為了勝利又有什麼是不可以做呢?最後小編其實想說的是,對於一個十多歲的少年來說,天生神力並不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反倒是有可能給他帶來滅頂之災。

話說起來,論力氣李世民比不上任何將領,論力氣劉邦和蕭何比不上韓信。但是笑到最後的都是有謀略,有領導能力的人。裴元慶也不過是一隻只會咬人的獵狗,永遠做不了獵人。講真的,真珍覺得裴元慶吃虧就吃虧在只有蠻力上。

手執八寶錘,身騎“抓地虎”,曾擊敗天寶將軍,最後卻死於烈火。


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所有內容了,感謝你能看完真珍的這篇文章,你還知道更多關於裴元慶的故事嗎?歡迎大家在下方給真珍留言評論。您的關注、轉載、分享、收藏是“真珍談歷史”創作的力量,您的評論、交流和指正是“真珍談歷史”進步的推力。注:轉載時請註明出處,謝謝。

手執八寶錘,身騎“抓地虎”,曾擊敗天寶將軍,最後卻死於烈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