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生活——這回吃雞吃明白了

接著說雞的故事,上篇文章說了雞屁股、雞翅尖、雞脖子的故事,今天說一說其他部位的故事。

第一個出場的是雞頭,有一種觀念是,那可是頭誒,什麼亂七八糟的都有,看著就可怕,一定不能吃。呃。。。這個,除了剁椒魚頭和魚頭泡餅,所有的頭剁下來都覺得可怕(魚os:我又做錯了什麼)。

但是還是那句話,雞不是小龍蝦,完整的肝腎系統幫助排毒,頭只是看著可怕,吃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再說哪裡亂七八糟了,就算雞家生前想了亂七八糟的事,生理構造還是一樣的吖。

生態生活——這回吃雞吃明白了

還有雞打激素的問題,之前爆出了抗生素雞,但抗生素不是激素,所謂的速成雞也沒必要,一般肉雞6-8周就可以出欄了,也就是說可以賣了,打激素沒有必要。

但是抗生素吧,這個介意的人肯定介意了,從理論上講呢,抗生素在很多隻雞擠在一塊的養雞場環境是不可或缺的。

拿住宿舍作例子吧,住過群體宿舍的人都知道,宿舍裡一個人感冒了很容易傳染同宿舍的人。養雞場也一樣,很多隻雞擠在一起,一隻雞生病了就會傳染好多隻雞,為了避免這種傳染,給雞注射也好,投餵也好,抗生素都是必不可缺的。

生態生活——這回吃雞吃明白了

瞭解了雞肉哪能吃哪不能吃,雞肉吃哪也是有講究的。別看一隻雞這麼小,脂肪含量也各不相同。健身的人士喜歡吃雞胸,其實也不是喜歡,沒人喜歡雞胸,因為雞胸脂肪含量少,沒有油水就不好吃,特別柴,正因為沒有油水,也成為了健康食品。

雞腿好吃,啃雞腿特別香,相對於雞胸來說,雞腿算不上健康食品,脂肪含量太多。泡椒鳳爪是看劇必備,但別看沒什麼肉,脂肪也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