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白斑是什麼?白斑是癌前病變嗎?

口腔白斑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疾病,是指發生於口腔黏膜上不能擦去的,以白色斑塊為主的損害,也不能以臨床和組織病理學的方法診斷為其他可定義的損害。口腔白斑屬於癌前病變或潛在惡性疾患範疇,不包括吸菸等局部刺激因素與去除後可以消退的單純性過角化病。

口腔白斑是什麼?白斑是癌前病變嗎?

(口腔白斑)

口腔白斑的病因有哪些?

口腔白斑的病因尚不明確,有研究表明其與口腔中長期機械刺激、物理化學刺激、口腔中不良修復體有一定關係。可增加口腔白斑患病風險的日常因素一般有吸菸、嗜酒、經常食用酸辣的食物、過燙的熱食熱飲、經常咀嚼檳榔,以及白色念珠菌感染等有關。

其中,吸菸與白斑的發病有密切的關係。有研究表示,白斑的發生率與吸菸史的長短以及吸菸量呈正比關係,也即吸菸時間越長,吸菸量越多,發生白斑的危險度就越大。

口腔白斑是什麼?白斑是癌前病變嗎?

如何預防白斑?

口腔白斑多見於中老年男性,其中以40歲以上為高發人群,而且其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口腔白斑的發病部位常發生於頰黏膜,舌部次之,此外,也可發生於唇、顎、齦以及口底。其主要病理變化一般包括上皮增生伴過度角化、棘層增厚、固有層和黏膜下層中炎症細胞浸潤。

口腔白斑的預防重在去除刺激因素,如戒菸戒酒,少吃酸辣、過燙的食物,去除口腔內殘根、殘冠、不良修復體等刺激因素。此外,補牙建議使用質量有保證的材料以及避免上下牙使用不同材質,以免異種金屬修復體產生的電流刺激,導致口腔白斑的發生。

口腔白斑的臨床症狀一般有:

根據臨床表現的不同,白斑可以分為均質型和非均質型兩大類。前者主要有斑塊狀和皺紙狀。而後者則主要包括疣狀型、潰瘍型和顆粒型。

(1)均質型:

如口腔黏膜上出現白色或灰白色均質型較硬的斑塊,質地緊密,輕度隆起或高低不平。又例如出現表面呈皺紙狀,病損高低起伏,表面粗糙,如皺紙的白斑。患者一般無自覺症狀,或有粗澀感。

(2)非均質型:

疣狀型:損害隆起,表面高低不平,粗糙,伴有乳頭狀或毛刺狀突起,觸診質稍硬。該類多發生於牙槽嵴、唇、顎以及口底等部位。

潰瘍型:在增厚的白色斑塊上,有糜爛或潰瘍,可有或無局部刺激因素。此外,患者通常因潰瘍形成而發生疼痛,或有反覆發作史。

顆粒型:亦稱顆粒結節狀白斑,好發於頰黏膜口角區。白色損害呈顆粒狀突起,表面不平,病損間黏膜充血,似有小片狀或點狀糜爛,患者可有刺激痛。該類型的白斑多數可查到白色念珠菌感染。

以上是口腔白斑的常見症狀。在口腔白斑確診前,必須要排除可以引起粘膜發白的其他因素,而且必須經過病理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是確診白斑的金標準。臨床上對口腔白斑的診斷可以分為臨時性診斷和肯定性診斷。在發現白色的黏膜斑塊,又不能診斷為其他疾病時,可下臨時性診斷(可能包括白色角化病的一部分病例)。在去除某些局部因素後,如果經過1~3個月的觀察,損害仍然持續存在,則可下肯定性診斷。當然,進一步的確診則需要根據組織病理結果。

口腔白斑屬於癌前病變,在口腔白斑的患者中約有3%~5%可發生癌變。所以,發現口腔白斑者,最好儘早就醫檢查,積極治療。在口腔白斑中,上皮異常增生是癌前病變性白斑的指徵,其程度越嚴重就越容易發生惡變,所以這是需要高度警惕的。

(1)對口腔白斑的治療,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方法。但首先應去除可能的致病因素,如戒菸、戒酒、去除殘根、殘冠或不良修復體等。對於小面積的病損可予以手術切除、激光、冷凍等方法去除,不過術後一定要定期復發。

(2)保守治療:主要是口服維生素A,其中常見的不良反應有口唇乾燥、脫髮等,對於冠心病、肝腎功能異常與高血脂者應忌用。

(3)對伴有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病損可配合抗真菌治療。

(4)如果白斑區發現潰瘍的質地變硬、表面增厚顯著時,或者已證明其具有癌前改變的損害,應及時手術切除。對潰瘍性、疣狀型、顆粒型白斑應手術切除後進行病理活檢。我在臨床上也屢見口腔白斑惡變的患者,因而,發現口腔白斑應積極就醫。

口腔白斑是什麼?白斑是癌前病變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