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疫情對我國外貿外資的潛在衝擊與應對策略

張明 | 肺炎疫情對我國外貿外資的潛在衝擊與應對策略

注:本文基於筆者參加一個在線會議的發言提綱寫成,尚未發表,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次肺炎疫情從2020年年初爆發至今,持續已有一月有餘。目前來看,肺炎疫情的持續長度還有不確定性,對中國經濟究竟會產生多大的負面衝擊,還有待觀察。本文將梳理肺炎疫情對我國外貿外資可能造成的負面衝擊,並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

一、疫情持續期間對我國外貿的衝擊

我們從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兩個層面來展開分析。在上述兩個層面,均分析出口、進口與貿易差額。

在疫情持續期間,我國貨物貿易出口增速不容樂觀。一方面,隨著肺炎疫情的持續,勞動力流動速度下降、很多製造業企業開工不足的現象,截至目前仍在持續。粗略估計,出口行業企業全面開工,可能要到2020年2月底。這就意味著,與沒有肺炎疫情相比,出口行業企業基本上停工了一個月;另一方面,世衛組織將本次肺炎疫情定義為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後,某些國家過度反應,開始限制來自中國的人口入境。那麼有些國家會不會短期內對中國特定行業(例如食品、玩具、服裝)的產品實施進口限制,也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

與此同時,我國貨物貿易進口增速也會顯著下降。導致進口增速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肺炎疫情衝擊導致我國內需增速下降,從而降低了進口增速;二是加工貿易行業的出口增速下降自然也會導致相應的進口增速下降。雖然在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國從國外的醫療設備、醫療物資進口將會顯著上升,但總體而言,進口增速下行是沒有疑議的。

既然在疫情持續期間,我國貨物貿易出口與進口增速均會下降,那麼貿易差額是會上升還是會下降呢,我們認為二者皆有可能。換言之,在疫情持續期間,中國貨物貿易順差的變動方向並不確定

肺炎疫情的爆發會同時衝擊中國服務貿易的進口與出口。一方面,中國人到國外進行旅遊、購物、商務旅行與學習的人數均會顯著下降,但另一方面,外國人短期來中國進行上述服務業消費的人數也會顯著下降。但考慮到中國一直以來存在持續的服務貿易逆差,因此,短期內中國服務貿易的進出口增速均會顯著下降,但同時服務貿易逆差可能有所下降

二、2020年全年對我國外貿的衝擊

在肺炎疫情結束之後,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增速均有望顯著反彈,但進口增速反彈可能超過出口增速,從而導致2020年全年中國貨物貿易順差下降

我們認為,2020年美國經濟增速有望溫和回落,歐元區經濟增速可能略微好於2019年,部分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有望反彈,這意味著全球外需表現將會不錯。此外,在肺炎疫情結束之後,很多出口企業可能出現“補出口”的現象。上述因素意味著,一旦肺炎疫情結束,中國出口增速有望顯著反彈。

但另一方面,進口增速的反彈幅度可能更大。其一,受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GDP增速可能低於5%,為了確保全年經濟增速,中國政府將會實施更大力度的逆週期宏觀經濟政策,從而導致後三個季度GDP增速顯著反彈,這自然意味著進口增速的反彈;其二,雖然第一階段中美經貿協議中有“不可抗力”的條款,但考慮到今年是美國大選之年,特朗普政府要再度贏得大選,可能會對中國更加強勢,因此允許中國推遲執行進口承諾的概率不高,這就意味著,在肺炎疫情結束之後,我們不得不顯著增加對美國的商品進口。

如果肺炎疫情結束之後,中國進口增速反彈顯著高於出口增速,這就意味著中國貨物貿易順差可能顯著下降,進而可能導致中國在特定季度出現經常賬戶逆差。而一旦出現經常賬戶逆差,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就可能面臨下行壓力。然而,考慮到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中包含了不允許匯率出現競爭性貶值的條款,因此,一旦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顯著貶值,那麼就可能面臨來自美方的壓力。這就意味著,通過人民幣匯率貶值來緩解出口行業壓力的空間是非常有限的。

三、疫情持續期間對我國外資的衝擊

在肺炎疫情持續期間,外商來華投資(FDI)的流量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而且FDI流量下降的持續時間可能要比肺炎疫情持續的時間更長。因為很多FDI投資的合同簽署與資金撥付要晚於實地調研與合同談判。

然而另一方面,隨著中國金融市場的加速開放,以及目前中國A股市場的估值較為合理,近期證券投資項下的外資流入規模明顯上升。從一定程度上而言,證券投資項下的外資流入可以對沖FDI的流量下降。

中國面臨的總體外資流動可能不降反增。但不容忽視的是,直接投資流入下降、證券投資流入上升的結構變化,也意味著未來外資流動的波動性將會顯著上升

四、應對策略

中國政府可以採取如下措施來緩解肺炎疫情對中國外貿外資的不利衝擊

第一,中國政府應該通過擴張性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來為外貿行業的中小企業減負,例如富有針對性的減稅降費、轉移支付與信用支持等,但應注意的是,這些支持政策要符合WTO相關規則,避免這些救助措施未來再度成為美國政府抨擊我們的口實;

第二,在肺炎疫情的最新發展情況、中國政府的防範治理措施等層面,中國政府應加大與外國政府、國際組織、外國商會等的溝通力度與頻率,提高溝通的主動性與透明度;

第三,中國政府應及時與美國政府溝通協調,指出肺炎疫情的爆發使得中國要在短期內履行進口承諾面臨很大困難,希望雙方能夠達成一致,讓中國政府推遲履行進口計劃,或者至少能夠調整進口商品的結構;

第四,中國政府應更加積極主動地推進雙邊與多邊貿易協定談判進程。例如,中國政府應該更加積極地推動中日韓自由貿易區談判。又如,中國政府可以考慮主動申請加入CPT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