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和巴黎圣母院:毁坏文明的动力,是对文明的仇视和冷漠

巴黎圣母院失火被焚,全世界人民为之揪心、痛惜,毕竟,这是我们这一代人亲眼看到人世间传承千年的文明象征,以一种非常令人痛惜的姿态毁灭在我们面前,悲伤、叹息的心情自然可以理解。

圆明园和巴黎圣母院:毁坏文明的动力,是对文明的仇视和冷漠

但是,在现如今环绕在我们周围颇为魔幻的民众语境里面,巴黎圣母院着火在一定程度上被解读为是当年法国入侵清政府,烧毁圆明园的报应。只能说这是大众的一厢情愿,在主观上臆造了一个似乎全知全能的道德法则,对于世界一切的不公正都会有冥冥之中的报应在其中。

圆明园和巴黎圣母院:毁坏文明的动力,是对文明的仇视和冷漠

不过,颇为值得注意的是,民众语境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不管是将其与历史罪行牵扯到一起,还是站在前者的对立面,对于讽刺着的批评,情绪化和历史语境复杂化是这次讨论中不容忽视的地方,而且我们就此让然可以非常惊讶的发现,百年前倡导思想启蒙、追求五四启蒙的先贤,他们笔下口诛笔伐的历史,再一次上演了。

1921年12月,鲁迅在北京《晨报副刊》刊载、后被选入他的小说集《呐喊》中的名篇《阿Q正传》,塑造了一位精神麻木、愚昧平庸的阿Q形象,他所擅长的,无非是精神胜利法。鲁迅笔下的他,充分显示了那一代集权制度下权力对人的压抑和异化。

圆明园和巴黎圣母院:毁坏文明的动力,是对文明的仇视和冷漠

而所谓的精神胜利法,其实质无非就是以想当然的方式为自己鼓劲、打气和劝慰。当年鲁迅再写这部小说的时候,自然可以想见,它是将这一心态放置于被批判的语境下,小说主人公阿Q也是鲁迅着力批判、讽刺的对象,正如鲁迅所言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将文艺创作和文学视为对社会推动作用的利器,他早年的弃医从文的经历也被解读为从思想上医治国民。既然是“医治”和“改造”,那么这种国民性、思想性自然有他不可取的地方。

圆明园和巴黎圣母院:毁坏文明的动力,是对文明的仇视和冷漠

然而对于当时偌大的中国来说无数底层民众要做到怎么样才能不成为鲁迅讽刺挖苦的对象呢?在极权统治时期,民众基本生存都难以得到基本的保障,受到教育和文化熏染的机会自然也是少得可怜,仅从识字来说,恐怕鲁迅笔下被讽刺的那些人物,他们大多数都是一字不识的,或者说即便他们识得几个字,也难以跳脱出当时就有的思想格局。

圆明园和巴黎圣母院:毁坏文明的动力,是对文明的仇视和冷漠

所以,对于有着良好家庭经济背景、出国留学背景的鲁迅来说,这些从思想上对于同胞思想的批判很容易做到,但是对于民众而言,这些似乎带有启蒙性质的文字却天然的将他们和启蒙者隔开了,他们无法与鲁迅在同样一个层面上进行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和思想碰撞,鲁迅小说的影响力,在底层民众那里,是缺乏必要的存在土壤的。

圆明园和巴黎圣母院:毁坏文明的动力,是对文明的仇视和冷漠

而且现在鲁迅在当代语文教学中不断被削弱,更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割裂性。鲁迅当年在阿Q身上寄予的批判性并没有很好的传达到民众那里。而这次巴黎圣母院着火,一部分人的心态其实和阿Q精神胜利法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在主观上塑造了一个完美的世界,有过错的一方会受到惩罚,没有过错的一方终于看到这种惩罚的发生。

但是这种报应说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客观存在的依据,只是能从精神上获得安慰,仅此而已。

圆明园和巴黎圣母院:毁坏文明的动力,是对文明的仇视和冷漠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追问,到底为什么在巴黎熊熊的烈火招致部分国人异样心态,会让很多人感到不合理,甚至批判?

这其中,我想蕴含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逻辑悖论。加入我们对于当年入侵圆明园的盗匪和烧毁圆明园的人物口诛笔伐的话,那么我们在天然上就顺从了这样一个逻辑,他们是不尊重人类文明的强盗。至少从他们的心态上来讲,当年到中国打砸抢烧的英法联军在一定程度上显然将一个文明应该有的姿态和对另外一个文明的尊重抛之于脑后了。

圆明园和巴黎圣母院:毁坏文明的动力,是对文明的仇视和冷漠

但如今,远在大洋对岸、臆想着“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的普通民众,在某种程度上,不也是对人类文明漠视和不尊重的人么?

看似处在正义一方的人们,通过对于另一件坏事的拍手称赞,终于变成了我们当年要批判和反对的人。

当年破坏者怀着不尊重过往和历史的心态烧毁了圆明园,而现在互联网上的键盘侠又在自己的头脑世界中完成了对于盗贼的模仿和再现。

圆明园和巴黎圣母院:毁坏文明的动力,是对文明的仇视和冷漠

正如当年在法国讨论死刑废除之时,一位律师所说的那样:

当一个母亲的眼泪汇入了另外一个母亲的眼泪的时候,你们觉得正义就实现了么?

同样的,这样的逻辑也适用于当下对于巴黎圣母院和圆明园的讨论:

当一个古老文明的成果悲催之时,难道我们要通过对于另外一个文明的毁灭,才会感到些许的安慰么?

我认为不是这样的,也不应该这样。

圆明园和巴黎圣母院:毁坏文明的动力,是对文明的仇视和冷漠

实际上,如果真正的拿当时民众对于圆明园的态度以及和巴黎圣母院来对比的话,我想情况未必如我们想象中那样。

有好事之人提出当年法国轰炸叙利亚,提出难道他们的文明就比叙利亚要高尚么?我认为不是这样的。

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人类文明的浩劫?是什么造成了那些被毁坏和摧毁文明的劫难?

我认为这一切可以归结于人类对于文明的重视程度,也就是说,真正毁灭一个文明的,不是他自身力量的强大和弱小,而是来自于那些对于文明和艺术轻浮的态度和思想,对于文明和艺术漠视、冷淡的想法。

圆明园和巴黎圣母院:毁坏文明的动力,是对文明的仇视和冷漠

当然这次巴黎圣母院着火事故,其原因还不能归结于是对文物重视程度的缺失所导致的。但是纵观人类其他文明的浩劫,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4月4日,《南方周末》官方媒体平台刊登了一篇名为《聊城、大同、洛阳等被通报,谁将首次告别“历史文化名城”?》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国,着重探讨了当下社会各地在发展过程中,文物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关系,文物保护在各地的实际工作中以一种复杂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

“拆旧建新”是很多文物遭到破坏的原因之一,但是这其中恐怕既有对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也和当地有关部门的对于文物保护的漠视有关。韩城文化古建群中“古城与寨堡双重军事防御体系”这一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孤例在“拆旧建新”中消失不见了。

圆明园和巴黎圣母院:毁坏文明的动力,是对文明的仇视和冷漠

如果“拆旧建新”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为了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实力,那么我们一开始归结文物被毁坏的逻辑就出了问题。

提到屈辱历史,我们总会想起一句话:

落后就要挨打。

所以,前进和发展被视为是理所当然。但如今,那些打着前进和发展旗号的保护行为,到底真正保护和发展文物了么?为什么在现代一个强国体制下,仍然做不到对于文物的保护和杜绝破坏呢?

圆明园和巴黎圣母院:毁坏文明的动力,是对文明的仇视和冷漠

强盛的实力固然有资本去保护文物,但是从观念上、思想上对文物的冷漠、对文化艺术的不看重,才是导致这些文物被毁坏的原因。

历史不容遗忘,但是历史也需要发展看待,在一个缺乏珍重文艺态度的国家和社会里,即便是最璀璨的人类明珠,也终将敌不过被毁灭的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