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四大法寶”助香港安全抵禦超強颱風“山竹”

中新社香港9月17日電 (記者 殷田靜子 韓星童)被稱為“風王”的超強颱風“山竹”16日襲港,10號颶風信號高懸10個小時,導致全港多區遭受到破壞。然而,香港擁有的“四大法寶”將颱風損害降至最低,平安度過了驚魂的10個小時。

综述:“四大法宝”助香港安全抵御超强台风“山竹”

9月17日上午,在強颱風山竹吹襲期間水浸嚴重的杏花邨,附近行人通道及設施受損嚴重。中新社記者 麥尚旻 攝

有效的預警機制

防患於未然,是香港面對災情來臨時極為重要的事情。早在“山竹”尚距離香港超過2000公里,香港天文臺已警示“山竹”破壞力大過以往颱風,呼籲特區政府及市民儘早防範。

隨後,特區政府分別在12日和14日舉行跨部門會議,涉及約30個政策局和部門,在防備、應變和善後三方面作好準備。

15日,天文臺發出“3號風球”時,特區政府已啟動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持中心和48個臨時庇護中心,並首次安排大巴疏散大澳居民。民眾安全服務隊也派員至低窪地區,逐家逐戶通知並協助居民做好防風準備,以確保人身安全。

與此同時,香港各公共場所包括地鐵、商場、住宅小區、醫院等,都會懸掛標準化的天氣預警。公司也會根據天文臺的預告提前讓員工下班,確保他們能在臺風來臨前順利到家。

盡責職守的前線人員

“山竹”肆虐之時,香港仍有1萬名前線救援人員堅守工作崗位,確保公共安全。有些村屋屋頂已被吹起,牆壁倒塌,警方在狂風暴雨下救人,更有警員被強風吹倒,右膝撞地而受傷。

停留了10個小時的“10號風球”於當晚7時40分撤下,並改發8號東南烈風或暴風信號。記者在港島東區靠近海邊的街道見到,不少樹木已被吹斷呈90度角彎曲,更有樹木的樹幹倒塌並橫躺在馬路上。然而,清理樹木的工作人員、警方巡邏車以及救護車的身影也活躍在街道上。

完善的基礎設施

除了為市民提供救援及其他緊急服務、應對突發事故,以及維持必須公共服務的人員外,完善的基礎設施也是令香港平安度過的一大保障,使各地區保持通訊、供電、供水的穩定,港鐵也可繼續提供有限度的服務。

以水浸的情況為例,強大的排水蓄洪系統使得香港只在局部地區發生此情況。

特區政府渠務署自成立以來一直不斷升級防洪系統。例如於2017年10月完工的跑馬地地下蓄洪計劃,就提供一個容量達6萬立方米,相當於24個標準游泳池的蓄洪池,可幫助周邊區域抵禦50年一遇的暴雨。

根據渠務署數據顯示,香港“水浸黑點”——即易遭水浸地區,由1995年的90個降至2018年的6個。而這6個黑點也已陸續啟動排水改善工程。

市民的井然有序

風暴前後,香港全城處於高度警備的狀態。超強颱風來臨前夕,不少市民選擇去超市“囤貨”,但卻未見到“瘋搶”的場面。商鋪和住宅也在天文臺發出的指示下,做好防範措施,如堆沙包、在門窗玻璃上用膠布貼“米”字等。

17日凌晨5時20分,天文臺改發3號強風信號,這意味著大部分公司都恢復正常上班。由於“山竹”威力驚人,令公交系統不能完全恢復正常,其中作為新界東的主要交通工具東鐵線服務嚴重受阻。然而市民在等車期間依然井然有序地排隊,完全沒有出現混亂的情況。

以上的“四大法寶”讓香港平安度過“山竹”的肆虐,也獲得不少人為香港此次的應對能力“點贊”。

港區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新界社團聯會理事長陳勇對中新社記者表示,這次特區政府在預判及準備方面都較為完善。經過事後檢驗可見政府並非小題大做,前期的緊張是一種負責任且十分恰當的態度。

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肯定政府各部門的高效運作,尤其是高鐵香港段及西九龍站,承受巨大風力也沒有損失,反映香港的基礎設施建造具備一定水平。(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