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心理學巨匠威廉·詹姆斯有一段對習慣的經典註釋:“種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行為;種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種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種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習慣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習慣是一種長期形成的思維方式、處世態度,習慣是由一再重複的思想行為形成的,習慣具有很強的慣性,象轉動的車輪一樣。人們往往會不由自主地啟用自己的習慣,不論是好習慣還是不好的習慣,都是如此。可見習慣的力量——不經意會影響人的一生。

一般來說,習慣可以在有目的、有計劃的訓練中形成,也可以在無意識狀態中形成。而良好的習慣必然在有意識的訓練中形成,不允許也不可能在無意識中自發的形成,這是好習慣與不良習慣的根本區別。相對於其他習慣而言,不良習慣形成以後,要改變它是十分困難的,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從根本上說,任何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都不會是輕而易舉的。

有一位教授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將一隻跳蚤放進一個容器裡,容器的高度剛好為跳蚤能夠達到的位置。為了防止跳蚤從容器裡跳出,教授特地在上面放了一塊玻璃隔著。第一天,跳蚤表現得十分活躍,它一次又一次地撞擊著玻璃,大有不達目的不罷休之勢。可是,它的力量實在太單薄了,無論怎麼努力,始終無法衝破玻璃的阻隔。儘管如此,跳蚤還是沒有放棄,每隔一段時間,它又會發起一陣猛烈的攻擊。

習慣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過了幾天,教授再去觀察,發現跳蚤上跳的頻率明顯減少了,它沒了先前的衝勁和銳氣,變得有些懶惰和絕望了。又過了幾天,教授再去觀察,發現跳蚤幾乎喪失了鬥志,只是在容器底部跳來跳去……就這樣,過了幾個月,教授驚奇地發現跳蚤已不再作任何努力,它終日得過且過地呆在容器底部。隨後,教授將容器上方的玻璃抽掉了,他滿以為跳蚤會一下子蹦出來。但出乎意料的是,跳蚤絲毫沒有這樣的舉動,它已經完全習慣了現在的生活。

緊接著,教授又將另一隻跳蚤放進一個容器裡,容器的高度略微超過跳蚤上跳的極限,上面沒有再加蓋子。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教授發現,跳蚤每天都會習慣性地往上跳,雖然每次它都無法超越容器的高度,但它仍然樂此不彼,把這當作每天的必修課。半年後的一天,奇蹟發生了,跳蚤逃離了容器,重新獲得了自由。見此,教授不禁發出一聲感嘆:“習慣的力量是多麼的可怕呀!”

一個人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身上總會養成這樣或那樣的習慣,有的習慣是好的,比如,勤奮、守時、認真、勇敢、謙虛等;有的習慣是不好的,比如,懶惰、拖拉、抱怨、傲慢、吸菸等。但無論是什麼樣的習慣,都具有強大的力量,都足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只是一個好的習慣能夠成就一個人,而一個壞的習慣則會毀掉一個人。

習慣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張飛和趙雲同屬於三國時期的名將,而兩個人的命運卻大相庭徑,就其原因,習慣所致。大家都知道張飛的習慣很不好,不僅喜歡酗酒,並且愛發脾氣,動不動就罵人,用鞭子抽打下屬,結果在一次醉酒後,張飛被手下的兩個小嘍羅範疆和張達所殺,致使壯志為酬身先死。而趙雲則不同,他身上幾乎沒有什麼不良的習慣,為人低調謙恭,待人友善和藹,有什麼好處總是先想到別人,結果他受到了上級和下級的一致認可,功成名就,光耀青史。

據說,一個人一天的行為中,大約有5%是屬於非習慣性的,大約有95%屬於習慣性的。同一個動作,如果重複三週,就會變成習慣性動作,如果重複三個月,就會形成穩定的習慣。而對於個人的不良習慣,我們往往渾然不覺,或習以為常,很難意識到其危害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