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 在城市女婿心理 农村老丈人有多NO1吗

爸妈已经年过古稀,我知道,掐指头算,他们能活到百岁,我和他们相聚的日子也不过20多年,再去掉我一年12个月也仅有几天回老家的份,在一起的时间不过半年。

爸妈慢慢变老,母亲体弱,我又要忙于生计,家庭琐事,仿佛有忙不完的活。忽略了爸妈,不是存心,却也是有意。明知道他们年迈,从不想着尽孝道。身为女儿,是何道理?

女儿去年突然生病,那一个月,我生不如死,感叹为人父母的心酸。日夜相伴,女儿总算康复了,我心荡然了。

我儿时,家里条件一塌糊涂,我爸靠给人盖民房维持我太,我奶,我大哥二哥大姐二姐还有我的一切开销,我妈负责这些吃闲饭的家庭成员的吃喝拉撒睡。

你可知道 在城市女婿心理 农村老丈人有多NO1吗

我妈做饭很少放油,每次去邻居大叔家家回来,我就闹着让我妈给我烙饼。我问我妈,大叔家天天吃白面,为啥我家天天吃大饼子?

  记得有一次,我早晨起来,发现妈妈又做的苞米面大饼子,我没好气地跟我妈说:不吃了,也不带饭盒了。

  我妈拉着即将走出家门的我:三儿,咱家不比大婶家,你大叔是工人,挣的多,咱家人多,有大饼子吃就不错了!

  我说,同学都带白饼,就我带黄饼子,中午热完,一股子酸不溜的味道,同学都笑话我!

  甩开我妈的手,就朝大门走。大姐一把拽住我:就你知道吃好的,咱家不是穷吗,有吃的就不错了,你看看二姑家天天上学带棒子面粥。

  大姐拽我时,我偷偷瞄见我妈眼角里充满泪水,我知道,我伤了我妈的心了。哪个孩子不是爹娘的心头肉啊?他们也不想让孩子受苦,可是,那个年代,那么多孩子,也是没办法啊!

  我接过大姐给我装好的饭盒,拿一个大饼子,边吃边走。也就是那天,我发誓一辈子不过农村那种穷日子,一辈子不再农村生活。

  上高中时,大哥结婚了,大姐出嫁了,二哥大学毕业了,二姐的儿子也出生了,太和奶奶都去世了。我也再也不用吃大饼子了,但是,家里依然穷,穷到什么程度?每个月我妈给我十块钱蒸饭盒钱,每两周回家取一次咸菜,蒸饭是小米饭,家里还是以小米为主,以面食为辅。很少吃大米。

  小米饭用饭盒整出来后是甜甜的,比起用大锅捞饭更扎嗓子。即使这样,也得吃,不然,一天就是饿啊。高中三年,我一直保持班级最苗条身材,从没超过75斤。干瘦又有胃病,偶尔还喘不上气来。

你可知道 在城市女婿心理 农村老丈人有多NO1吗

  每次放假回家,看到母亲切酸菜,都会觉得是人间美味,吃的特别香。

  我不解,那时候家里已经不像以前那么穷了,妈妈为啥还是那么抠门,我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还穿着我二哥扔在家里的半截袖。好多同学都嘲笑我说那是男人的衣服,我穿又肥又大。

  没办法,人穷志短!

  大学毕业了,大学这几年,我的梦想就是,快点毕业,快点挣钱,快点吃好吃的,穿漂亮衣服。

  直到真正毕业,我才知道,为啥妈妈一直不敢松口,哪怕多放一勺油,她都斤斤计较。因为日子难熬啊!

  好日子都是幻想的,可以吃上白米饭,我觉得就是最幸福的事儿了。大学那几年,每个月一百块钱的生活费,不敢上食堂吃。只好吃方便面。

  毕业后,一顿两碗大米饭,吓坏了同事,问我不怕胖吗?

  瞅一眼我干瘪的身材,心想,有什么可怕的呢?

  结婚生子后,一切又要从头开始,人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我害怕受穷,害怕过儿时的日子。婚后,因为都是白手起家,根本没有底,贫穷再次席卷。

  又是三年,带着孩子,感受三年的贫穷。这三年,我彻底明白妈妈为啥那么抠了,她怕有一天连饭都没得吃,大饼子?一勺油?关键时刻可以顶一家人的口粮。

  苦日子熬过来了,我爸妈也老了,毕竟他们快四十岁生的我。

  看着爸爸的驼背,妈妈满鬓的白发,我知道,再不孝顺就晚了。

  和先生比,我没有他考虑的周全,毕竟,每次都是他提出回老家看看父母的,每次,都是他说带爸妈去旅游的。我知道,先生是懂得感恩的人,那些年,他的工资不高。我一个人扛起了家里的所有开销,包括买车买房。他知道我要强,心理念及父母,又觉得时间宝贵,回一次老家,就意味着几天的营收放弃了。

  他说,你爸妈现在身体不错,不趁健康时带他们玩玩,还等什么?吃不动走不动时吗?

  我恍然,是啊,我爸妈相对其他老人还是健康的,现在不带他们看看风景,难道等老了吗?

  很遗憾,女儿还没有女婿想的周全。其实,人都是将心比心的,婆婆肺癌晚期时,都是我在照顾,那时,事业才刚起步,正是焦头烂额的时候,孩子又小,婆婆又病重,别提有多难了。

  先生虽说想事情长远,可是让他天天守着病人,甚至连顿及时饭都吃不上,更何况,婆婆那时候吃饭特别挑剔。今天想吃面包,下顿哪怕一周内,她都不再想了。每天要不重样的做。

  人心换人心,婆婆走时,公公说葬到农村,便宜。婆婆活着时跟我说过,万一有一天走了,希望到她母亲的公墓。

你可知道 在城市女婿心理 农村老丈人有多NO1吗

  人都有老的时候,那时候,我们连5000块钱都拿不出来,亲戚们劝说,要不就到农村吧。也有人说寄存吧,丧葬费下来时再安葬。

  我小时候总听父亲讲老人过世,要入土为安。当即给否决了,先生那时伤心难过,公公又不愿拿钱,我就擅做主张借钱也要圆了婆婆的心愿。

  人心都是肉长的,最穷的时候相依为命的夫妻,只要别往歪门邪道上想,都会长久的,而且也都错不了。

  如果说,之前我们吵架,先生还不依不饶,从那件事开始,先生什么事都让着我。但只有一样“不到关键时刻,绝不做饭。”一个字,“太懒”!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我尊重他,凡事替他着想,反过来,我考虑不周到的地方,他同样帮我弥补。

  先生和我爸特别投缘,暑假他主张接老两口过来住,带我爸吃他从来没吃过的美味,说实在的,我继承了我妈的抠门,有时候,我都觉得那钱啊,不该那么花。可他总说,老人能花几个钱?你少给你女儿买一套衣服都有了。

  爸妈依然种着家里的十几亩地,劝过几次,叫他们不要种了,不听。他们说,能动就不麻烦你们。种点就收成点,你们回来还能吃点。

  说实话,小时候最不爱吃的大饼子,现在倒成了我的最爱。每次回家,都要我妈做一锅,那味道,是城市小吃做不出来的。

  女儿一边吃还一边说,妈妈小时候真幸福,姥姥天天给你做大饼子吃!

  我是哭笑不得啊,吃大饼子吃到想吐的日子不堪回首。

  再有俩月,又要过暑假了,女儿学习越来越重,恐怕,今年暑假回去后,要中考后才能回了,想见父母,只有接他们过来。

  年龄大了,不爱离开那个家,我爸总说,七十不留宿,儿女家也不能去,万一出点事呢?

  我爸每次打电话都叮嘱,说他百年后如何如何,每次都被我打断。不是我不敢面对现实,是我不想那么早他们就离开我。我还想着,等女儿上大学了,我带着他们四处玩耍呢。再不济,我回老家,每天陪他们种种地,养养花。安度晚年也好。

  孝敬父母不能等,又有多少人错失了孝顺的机会?或工作太忙,或琐事太多,或经济不许。多少年后,回想父母在时,连一顿囫囵饭都没给他们做过,纵使坟头前哭的再伤心,又有何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